五人墓碑记通假字,五人墓碑记通假字

  五人墓碑记通假字

  1.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有”同“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止” 同“只”,不过

  2.夫十有一月之中, “有”同“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

  3.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 “赀”同“资”,资财,钱财

  4.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曷”通“何”

  5. 独五人之 “ ”同“皎皎”,名声显赫

  文言文古今异义

  词(10处)

  1.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行为”古:两个词——品行+成为

  今: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活动

  2.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私人”古:自己人,此处可译为“党羽”、“爪牙”

  今:个人

  3.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按”古:考查、查究 今:压住、依靠

  4.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颜色”古:脸色 今:的各种现象(例如红色、棕色、桃红色、灰色、绿色、蓝色和白色等),或使人们得以区分在大小、形状或结构等方面完全相同的物体的视觉或知觉现象 5.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非常”古:异乎寻常 今:副词,十分,很

  6.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视”古:比 今:看

  7.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首领”古:头颅 今:借指某些集团的领导人

  8.吴之民方痛心焉

  “痛心”古:痛恨 今:极度伤心

  9.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

  “发愤” 古:发泄愤怒 今:决心努力

  10.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当道”古:当权者,文中指当地的行政长官 今:路中间

  文言文词类活用

  (17处)

  1.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 墓,名词活用为动词,修墓

  2.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 疾病,名词活用为动词,生病

  3.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先,形容词用为名词,先导、表率

  4.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声,名词用如动词,伸张

  5.缇骑按剑而前 前,方位名词作动词,上前

  6.众不能堪,而仆之。 仆,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倒下

  7.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抚,名词动用,出任……巡抚

  8.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函,名词动用,用盒子装

  9.激昂大义,蹈死不顾 激昂,形容词用如动词,激动振奋

  10.不敢复有株治 株,动词用如名词,株连治罪的事情

  11.不能容于远近 远近,形容词用如名词,远近的百姓

  12.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 荣,名词的使动用法,使……荣耀

  13.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 尽,副词用如动词,享尽

  14.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 隶,名词作状语,象奴隶一样的

  15.安能屈豪杰之流 自动词的使动用法,屈,使……屈身

  16.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记,名词动用,作记

  17.亦以明死生之大 明,形容词用如动词,表明

  四、变式句

  (一)宾语前置(2句)

  1.谁为哀者?

  疑问句,疑问代词“谁”作宾语,宾语前置。按“为谁哀者?”顺序译

  2.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之”是提宾标志,按“捕钩党于天下遍”顺序译

  (二)定语后置(2句)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应按“能不易其志之缙绅”顺序翻译

  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

  四海之大

  (三)介词结构后置(11句) (特别注明:只有介词作状语时,方可后置)

  1.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2.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3.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4.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5.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

  6.不能容于远近

  7.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

  8.赠谥美显,荣于身后

  9.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10.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11.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五、判断句(7句)

  1.公之逮所由使也

  2.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3.即今之然在墓者也

  4.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5.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非,否定判断

  6.斯固百世之遇也 固,副词表判断

  7.贤士大夫者,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

  六、被动句(5句)

  1.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2.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3.不能容于远近

  4.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

  5.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七、省略句(4句)

  1.谁为哀者

  2.断头置城上

  3.激昂大义

  4.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

文言文翻译

汉书原文及翻译

旧五代史·王审知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三国志·吴书·张昭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门山县吏隐堂记(王若虚)阅读答案附翻译

萧颖士风节(容斋随笔)阅读答案附翻译

戴高帽(俞樾)阅读答案附翻译

北齐书·卢文伟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北史·魏收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旧五代史·李愚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资治通鉴·唐纪九(选节)阅读答案附翻译

归氏二贤传(归有光)阅读答案附翻译

宋史·蒲宗盂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魏书·杨大眼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宋史·侯蒙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阅读答案附赏析

三国志·朱桓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宋史· 李显忠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南史·顾越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陈书·任忠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新唐书·魏知古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五人墓碑记通假字,五人墓碑记通假字
2.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3.不能容于远近

五人墓碑记
况且,当时假传的圣旨纷纷发出,株连同党的搜捕遍天下,终于因为我们苏州人民的发愤一击,阉党就不敢再有牵连治罪的事了;魏阉也迟疑不决,害怕正义,篡位的阴谋难于立刻发动,等到当今皇帝即位,就在路上上吊了,这不能说不是这五个人的功劳呀! 由此看来,那么,今天那班爵位显赫的官僚,一旦犯罪应受惩治,有的脱身逃跑,...

《五人墓碑记》 颜色不少变 读音
读shǎo 因为这个字只有第三声和第四声 第三声有稍微的意思 而第四声表示年轻解释不通,故不是第四声。如果是通假字的话课下会有注释 而书下无注释 综上 少 读第三声

文言文整理!《五人墓碑记》急求!!
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39),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40),安能屈豪杰之流(41),扼腕墓道(42),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43),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44)。 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45),太史文起文公(46),孟长姚公也(47)...

五人墓碑记 知识点
一、通假字古今字(4处)1.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有”同“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 2.夫十有一月之中, “有”同“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 3.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 “赀”同“资”,资财,钱财 4.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曷”通“何”二、古今异义词(7处)1....

古文中常用通假字
31.酤:通"沽",买酒 .于市。(《训俭示康》)示康》)谋 32.灌:通"盥",洗 .。(《送东阳马生序》)送东阳马生序》)礀 33.曷:通"何",什么 .故哉?(《五人墓碑记》)亦曷故哉?(《五人墓碑记》)_ 34.盖:通"盍",何不 .亦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盖亦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_...

常见文言文的通假字
通假字通假字,是指某个意项原本有特定写法的字,但古人在写作时没有使用这种写法,而是用了另外一个字代替.通假字在古书成文时都已存在.使用通假字通常选择音同或音近的字.例如,“早”字,古书中经常用“蚤”字代替,此即为通假.注意:严格的说,“通假字”仅指上述第三种情况,而前两种均不属于“通假字”....

师说的文言文虚词整理
一、通假字1、传道受业解惑 (“受”通“授”,传授)2、或不焉,或师焉 (“不”通“否”)二、古今异义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今)指有专门学问的人.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特殊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译为一用来……办法(方式、工具、依据等);二……的原因(或缘由...

跪求!!!谁能把人教版高中的语文文言文的所有通假字、实词的归类给我...
15.某所,而母立于兹 而,通“尔”,你,你的。 《五人墓碑记》 16.敛赀财以送其行 赀,通“资”,资财,钱财。 17,亦曷故哉 曷,通“何”,什么。 18,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缙,通“搢”,插。 《登泰山记》 19.须臾成五采 采,通“彩”,彩色。 20.石……多平方,少圜 圜,通“圆”,圆形的。 古今...

文言文通假字大全
“赀”同“资” 敛赀财以送其行 《五人墓碑记》 “曷”通“何” 亦曷故哉? 《五人墓碑记》 “采”同“彩” 须臾成五采 《登泰山记》 “圜”通“圆” 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登泰山记》 “匪”通“非” 匪来贸丝 《卫风·氓》 “于”通“吁”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卫风·氓》 “说”通...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链接

星空游玩网特别说明:本站文章来自互联网交流,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本站对其准确性和真实性作任何担保
© 星空游玩网 联系邮箱: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