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文化遗产是什么? 四大文化遗产是什么

四大文化遗产是什么

《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

【四大文化遗产】指《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
1.明清档案

明清档案分为内阁大库档案、军机处档案、内务府档案、宗人府档案、国史馆档案、清宫中各处档案和清各部院衙门档案等。其中,除大部分为汉文外,还有满文老档以及英、法、德等文字的外交档案。
  民国年间,这批有着重大历史价值的档案,历尽了各种磨难。解放前夕,国民党政府将部分明清档案约40万件运到了台湾。在那儿,档案受到了良好保护,并有专人整理研究。解放后,新中国政府将故宫博物院文献馆改为档案馆,直接归属档案局管理。五十年代,档案馆将遗存各地的明清档案全部接收回北京。
目前,我国现存明清各种档案约计1000万件。
2.殷墟甲骨

中国殷商王朝後期 (公元前14世纪晚期至前11世纪中期)都城遗址──河南安阳小屯殷墟出土的王室占卜记事用的龟甲兽骨﹐包括经过整治﹑钻凿﹑烧灼﹑刻辞的龟腹甲﹑背甲和肩胛骨等。因文字契刻於甲骨之上﹐故称甲骨文。殷墟甲骨文是现今所见中国最早的具有完备体系的文字﹐殷墟甲骨刻辞是现今所见中国最早的时王记实文辞﹐因而成为语言文字学﹑历史学﹑民族学﹑天文学﹑气象学﹑农学﹑医学﹑历史地理学﹑考古学等多种学科的重要原始资料。殷墟甲骨的发现是近代学术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3.居延汉简

20世纪,中外学者在我国西北居延等地区发现大量汉代简牍,即“居延汉简”。对研究汉朝的文书档案制度、政治制度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史誉其为20世纪中国档案界的“四大发现”之一。“居延汉简”乃因这批汉简在我国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的居延地区和甘肃省嘉峪关以东的金塔县破城子被发现而得名。若了解居延汉简的各方面状况,必须首先了解汉代长城居延要塞的情况。“居延”古称“流沙泽”,《尚书·禹贡》“西”、“余波入于流沙”之句,说明曾有河流名“弱水”,王国维、罗玉合著研究居延汉简的名著《流沙坠简》,即由此得名。
4.敦煌经卷

敦煌经卷亦称敦煌文书、敦煌遗书、敦煌卷子,是指在中国甘肃省敦煌县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出土的4—11世纪多种文字的古写本。由于敦煌在4—10世纪间曾为中国西北文化中心,政治、经济十分发达,佛教也很兴盛。自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乐僔开凿第一窟以后,写经造像活动代代相沿。北宋仁宗时,西夏进攻敦煌,僧众为避兵火,将大批文书藏于洞窟之复室中,然后砌一泥墙于外,并于其上绘画,以此作为伪装。此后,这些文书便被封存于该私室中达900多年,成为名闻中外的敦煌遗书。

中国四大文化遗产是指《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

1、明清档案分为内阁大库档案、军机处档案、内务府档案、宗人府档案、国史馆档案、清宫中各处档案和清各部院衙门档案等。其中,除大部分为汉文外,还有满文老档以及英、法、德等文字的外交档案。

2、殷墟甲骨文是现今所见中国最早的具有完备体系的文字﹐殷墟甲骨刻辞是现今所见中国最早的时王记实文辞﹐因而成为语言文字学﹑历史学﹑民族学﹑天文学﹑气象学﹑农学﹑医学﹑历史地理学﹑考古学等多种学科的重要原始资料。殷墟甲骨的发现是近代学术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3、“居延汉简”乃因这批汉简在我国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的居延地区和甘肃省嘉峪关以东的金塔县破城子被发现而得名。若了解居延汉简的各方面状况,必须首先了解汉代长城居延要塞的情况。

“居延”古称“流沙泽”,《尚书·禹贡》“西”、“余波入于流沙”之句,说明曾有河流名“弱水”,王国维、罗振玉合著研究居延汉简的名著《流沙坠简》,即由此得名。

4、敦煌经卷亦称敦煌文书、敦煌遗书、敦煌卷子,是指在中国甘肃省敦煌县莫高窟出土的4—11世纪多种文字的古写本。自从前秦建元二年僧人乐僔开凿第一窟以后,写经造像活动代代相沿。

北宋仁宗时,西夏进攻敦煌,僧众为避兵火,将大批文书藏于洞窟之复室中,然后砌一泥墙于外,并于其上绘画,以此作为伪装。此后,这些文书便被封存于该私室中达900多年,成为名闻中外的敦煌遗书。

扩展资料:

文化遗产,中文在概念上分为“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有形文化遗产”即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上文所说的四大文化遗产均为有形文化遗产。

有形文化遗产即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

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

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大文化遗产



四大文化遗产是指《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文化遗产在概念上分为“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有形文化遗产”即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

明清档案分为内阁大库档案、军机处档案、内务府档案、宗人府档案、国史馆档案、清宫中各处档案和清各部院衙门档案等。其中,除大部分为汉文外,还有满文老档以及英、法、德等文字的外交档案。

扩展资料:

殷墟甲骨简介:

中国殷商王朝後期 (公元前14世纪晚期至前11世纪中期)都城遗址──河南安阳小屯殷墟出土的王室占卜记事用的龟甲兽骨,包括经过整治、钻凿、烧灼、刻辞的龟腹甲、背甲和肩胛骨等。因文字契刻於甲骨之上,故称甲骨文。

殷墟甲骨文是现今所见中国最早的具有完备体系的文字,殷墟甲骨刻辞是现今所见中国最早的时王记实文辞,因而成为语言文字学、历史学、民族学、天文学、气象学、农学、医学、历史地理学、考古学等多种学科的重要原始资料。殷墟甲骨的发现是近代学术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中国古代四大文化遗产是《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

1、《明清档案》分为内阁大库档案、军机处档案、内务府档案、宗人府档案、国史馆档案、清宫中各处档案和清各部院衙门档案等。其中,除大部分为汉文外,还有满文老档以及英、法、德等文字的外交档案。


2、《殷墟甲骨》包括经过整治﹑钻凿﹑烧灼﹑刻辞的龟腹甲﹑背甲和肩胛骨等。因文字契刻於甲骨之上﹐故称甲骨文。殷墟甲骨文是现今所见中国最早的具有完备体系的文字﹐殷墟甲骨刻辞是现今所见中国最早的时王记实文辞。



3、《居延汉简》中外学者在我国西北居延等地区发现大量汉代简牍,即“居延汉简”。对研究汉朝的文书档案制度、政治制度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史誉其为20世纪中国档案界的“四大发现”之一。“居延汉简”乃因这批汉简在我国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的居延地区和甘肃省嘉峪关以东的金塔县破城子被发现而得名。


5、《敦煌经卷》敦煌经卷亦称敦煌文书、敦煌遗书、敦煌卷子,是指在中国甘肃省敦煌县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出土的4—11世纪多种文字的古写本。自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乐僔开凿第一窟以后,写经造像活动代代相沿。



中国古代四大文化遗产是《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

《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资料与图片
清朝历史、满族和中国北方其他部族的文化的历史见证 3、莫高窟 入选时间:1987年 地址:甘肃敦煌 雕像和壁画,展示了延续千年的佛教艺术 4、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入选时间:1987年 地址:陕西西安 第一位统一中国的皇帝秦始皇陵墓,和成千上万件陶俑 5、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入选时间:1987年 地址:北京...

中国四大文化遗产
中国四大文化遗产包括《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和《敦煌经卷》,它们代表了中国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1. 《明清档案》是这四大文化遗产之一,主要包括内阁大库档案、军机处档案、内务府档案、宗人府档案、国史馆档案等。这些档案大多以汉文书写,同时也包含了满文老档以及英、法、德等...

中国四大文化遗产是什么?
中国四大文化遗产是指《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1、明清档案分为内阁大库档案、军机处档案、内务府档案、宗人府档案、国史馆档案、清宫中各处档案和清各部院衙门档案等。其中,除大部分为汉文外,还有满文老档以及英、法、德等文字的外交档案。2、殷墟甲骨文是现今...

四大文化遗产
四大文化遗产指《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

四大文化遗产是哪四个
四大文化遗产是指《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1、《明清档案》分为内阁大库档案、军机处档案、内务府档案、宗人府档案、国史馆档案、清宫中各处档案和清各部院衙门档案等。其中,除大部分为汉文外,还有满文老档以及英、法、德等文字的外交档案。2、《殷墟甲骨》是...

四大文化遗产是哪四个
《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四大文化遗产是《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明清档案和甲骨文、敦煌藏经洞遗书、居延汉简被称为近代古文献的四大发现。该档案收录了明清时期的各个部门的内部档案和满清的外交档案。敦煌写经是一些中国古文献...

联合国认定的"人类文化遗产",中国有哪四个?
“千年沧桑守遗产,一朝功成传天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7月1日决定将中国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已达30个 文化遗产:高句丽古迹 (2004-07-02 10:51:03)· 文化遗产:明清皇宫[北京故宫、沈阳故宫] (2003-07-06 15:...

中国的文化遗产
4、黄山:黄山是中国最著名的山脉之一,是世界自然遗产,也被称为“天下第一奇山”。黄山以其壮观的山峰、美丽的风景、奇妙的云海和千年古松等风格独特的景色而闻名。5、四大发明:指中国古代造纸、指南针、火药和活字印刷这四项杰出的创造。这些“中国的四大发明”不仅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

文化遗产有哪些?中国的
3、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陵镇,成立于1975年,是以秦始皇兵马俑为基础,在兵马俑坑原址上建立的遗址类博物馆,是中国较大的古代军事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文化遗产,兵马俑的发现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共有一、...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至少10个?
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3、故宫又称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为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它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历时14年才完工,共...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链接

星空游玩网特别说明:本站文章来自互联网交流,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本站对其准确性和真实性作任何担保
© 星空游玩网 联系邮箱: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