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平叛乱亲人为国殉难,仆固怀恩最后为何被构陷?他死得冤不冤? 仆固怀恩是凌烟阁第一功臣,满门忠烈,家族46人为国殉难,为何...

仆固怀恩是凌烟阁第一功臣,满门忠烈,家族46人为国殉难,为何最终起兵叛唐?

仆固怀恩是凌烟阁第一功臣,满门忠烈,家族46人为国殉难,可是后来发生叛乱的举动,那么为何他会最终起兵叛唐呢?下面几点是原因:

一、唐朝内部斗争导致仆固怀恩有了谋反之心:
仆固怀恩十分忠实于大唐王朝,在很多次危机的时刻救助唐朝。特别是安史之乱开始,仆固怀恩更是身先士卒,为唐朝立下汗马功劳。可是随着逐渐叛乱平定下来,唐朝内部出现了一些问题,皇帝开始猜忌大臣,特别是带兵的大臣!仆固怀恩这时候被唐朝政府要求会京城,仆固怀恩自然不敢回去,因为前面已经有李光弼被夺权事情,后来还出现了来瑱被杀的先例,所以仆固怀恩很害怕自己落入陷阱,因此拒绝了朝廷!

二、郭子仪雷霆手段,导致仆固怀恩彻底被激怒:
仆固怀恩没有回到长安,这时候唐朝的皇帝开始有了疑心,此时郭子仪开始对仆固怀恩的部队下手,他的手段比较激进,先是不断的拉拢和收编仆固怀恩的部队和将领,之后有杀死了仆固怀恩的一个儿子。这样的情况下,仆固怀恩自然是心中大怒,他最终下定决心造反,其实就跟这些事情有直接的关系!

三、仆固怀恩起兵造反,不过半路猝死:
仆固怀恩起兵的时候,联合了吐蕃、回纥等地方势力,造反的军队达到了二十万人。仆固怀恩的母亲反对他造反,亲自提到要和仆固怀恩拼命!最终仆固怀恩在出征的道路上猝死,所以唐朝也没有怪罪他!

安史之乱成就了仆固怀恩,让他成为大唐帝国的保护神,功高而入凌烟阁。但是同样的,安史之乱也毁了仆固怀恩,造成君臣相疑,最终仆固怀恩惊惧造反,不久病死,唐代宗听说后很是遗憾,并说:“怀恩不反,为左右所误耳”,但这也只是仆固怀恩死后,唐代宗才说出这样的话,毕竟,在仆固怀恩活着的时候,唐代宗对这些将领并没有多少信任,要不也不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仆固怀恩来自于九姓铁勒之一的仆骨部,九姓铁勒在贞观末期投降大唐。仆固怀恩世袭金微都督。安史之乱开始后,任朔方左武锋使,跟随郭子仪攻打叛军。怀恩勇猛异常,每战常为先锋,立功颇多,但是怀恩心胸有些狭窄,他在最初是跟随郭子仪平叛的,郭子仪治军比较宽容,又看重怀恩,所以怀恩的部下即便做些不合法的事情,郭子仪也不会怪罪。
但是李光弼则不同,李光弼治军很严,如果部下有违法之事绝不姑息。郭子仪兵权被夺之后,怀恩就跟着李光弼平叛,矛盾自然就有了,在邙山之战中,怀恩就与鱼朝恩通气,不听从李光弼的命令,致使该战大败。但是,怀恩毕竟功高,唐肃宗也没有怎么惩罚他,怀恩不免恃功而骄。
还有一件事则能说明怀恩是眼中容不得沙子的人。在与同罗叛军的作战中,怀恩的儿子仆固玢兵败投降,但是之后仆固玢寻到机会逃了回来,怀恩见到儿子并没有高兴,反而破口大骂,并将仆固玢斩首示众,一时间士兵非常畏惧,当然作战也更加勇猛。这样的怀恩又怎么能承受得住别人诬陷他谋反呢?

况且,仆固家族在安史之乱中有46人为大唐殉难,而且为了向回纥借兵,怀恩将自己的两个女儿都嫁去了回纥,怀恩说服女婿帮助大唐对抗史朝义。是真正的满门忠烈。
但是同样的,怀恩也并不是不为自己打算的人,眼见郭子仪、李光弼一次次被宦官构陷,一次次失去兵权,并且来瑱也被宦官整死,他们都为平定安史之乱立下了汗马功劳,却又都被皇帝和宦官猜忌,无处申诉。所以怀恩长了一个心眼,在逼得史朝义自杀,史朝义的部下都归唐之后,怀恩上表请求让这些叛将继续担任原来的节度使职务,还是镇守一方,实际上就是继续威胁大唐,这样,怀恩这些武将就还有用武之地,就不会被排挤致死。
其实,这样看来,怀恩的私心是很重的,他自恃功高,在付出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反而被诬陷时,他选择举兵反叛,从一个平叛者变成了反叛者。

763年,安史之乱结束后,怀恩奉命送女婿登里可汗和女儿登里可敦回国,途经太原的时候,镇守太原的辛云京“闭关不报,不敢犒军”,这让怀恩非常生气,本来当初怀恩说服女婿帮助大唐对抗史朝义的时候,辛云京就是这个态度,当时怀恩并不怎么怪辛云京,但是现在回纥已经帮助大唐平定了叛乱,没想到辛云京还是这个态度,这让怀恩受不了。
更让他受不了的是,辛云京对宦官骆奉先说怀恩与回纥勾结意图谋反。骆奉先相信了辛云京,就向唐代宗报告了此事。而怀恩在送走了回纥兵之后,屯兵汾州,请求唐代宗诛杀辛云京和骆奉先。
唐代宗选择让他们和解,只是仇恨已经种下,又如何能和解?这一年的七月,唐代宗为了安抚怀恩,下令“赐铁券,以名藏太庙,画像于凌烟阁。"

一个月之后,怀恩还是觉得委屈,遂上书陈述自己的功过。唐代宗也害怕怀恩真的和回纥勾结反唐,就想推心置腹的对待怀恩,表示朝廷仍旧信任他。唐代宗派黄门侍郎裴遵庆去汾州慰问怀恩。当时怀恩见了裴遵庆激动得抱着他的脚大哭,裴遵庆传达了唐代宗的意思,并希望怀恩入朝。
怀恩本来答应入朝了,但是他的副将范志诚却劝说怀恩不可轻举妄动,因为朝廷已经开始猜忌怀恩,此去必是凶多吉少,于是怀恩不肯入朝,继续带着朔方军在汾阳驻守。不得已,唐代宗让郭子仪去收朔方旧部,朔方军纷纷归唐,这让怀恩惊惧不已,最终起兵反唐。

仆固怀恩,看这名字,少数民族的,他是铁勒仆固部人,铁勒九姓之一,突厥后裔,唐朝肃宗、代宗时期的中兴名将,唐肃宗时期绘像凌烟阁排名第一。

当年突厥分为东西两部分,仆固怀恩先祖们跟着唐军灭掉了东突厥,唐太宗在今天的内蒙古北边一片区域,设置了燕然都护府,下辖着六府七州,仆固部世代镇守金微都督府,仆固怀恩就是世袭的金微都督府都督。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很快攻占了洛阳,打得唐廷措手不及,当时正在家里丁忧的郭子仪被强制启用,率朔方军征讨叛军,仆固怀恩领着回纥兵担任左武锋使,这一打就打了8年。

仆固怀恩曾抗击安史高秀岩部,打败薛忠义部,大破史思明部,在收复长安城战斗中斩敌六万首级,又大破陕州叛军,收复东都洛阳等等。

《旧唐书》记载,在众多对叛军战斗中,怀恩功居多,所到之处,常为先逢,坚敌大阵,必经其战,勇冠三军,其间不惜嫁女儿到回纥借兵平叛,他们家族在为唐廷战争中有46人为国殉难,名副其实的满门忠烈。

所以唐廷给了仆固怀恩极高的政治待遇,只要是顶级的大官都给任上,节度使、大元帅、左仆射、中书令、太保等,只要是顶级的头衔都给封上,上柱国、开府仪同三司、丰国公、大宁郡王,能有的殊荣全给上,绘像凌烟阁第一,入太庙、赐庄、赐宅什么的,无所不尽其极。

就是这样一个忠臣、忠臣,竟然瞬间叛变了?

缘由,还是之前说的,嫁女儿到回纥借兵一事,当年安史之乱打得太难了,为了能合纵讨难,仆固怀恩前后嫁了3个女儿到回纥,《资治通鉴》记载,“远嫁外夷,为国和亲,荡平寇敌”。

仆固怀恩位高权重,握有军权,又联婚回纥,于是就引起了朝廷的猜忌,当时安史之乱已平定,但朝廷已变样,皇帝开始信任宦官,郭子仪、李光弼先后被夺了兵权,另一大将来瑱被宦官杀死。

朝廷中有人说仆固怀恩勾结回纥企图自立,仆固怀恩本想进京解释,但被众人拦住,因为另一大将来瑱去京城后,就被抓起来赐死,鲜明的例子,时任尚书右丞颜真卿出面调和,谁知越描越黑,仆固怀恩的儿子仆固锡还被杀了。

于是唐廷要接触仆固怀恩的兵权,被拒绝,于是唐廷派兵来攻打,仆固怀恩不想束手就擒,率部与回纥合兵一处,被逼造反,不久病死于鸣沙。

唐代宗后来也知道了,是自己误会了仆固怀恩,《资治通鉴》记载“怀恩不反,为左右所误耳”。这事儿挺滑稽的,那么相信的安史反了,打了8年,那么信任的一堆节度使也反了,泾原兵变打了6年,而被逼反的仆固怀恩,一仗未打。



平定安史之乱的名将有哪些?
仆固怀恩随郭子仪作战,任朔方左武锋使,骁勇果敢,屡立战功。又与回纥关系良好,曾出使回纥借兵,并嫁二女与回纥和亲。安史之乱中,仆固怀恩家族中有四十六人为国殉难,可谓满门忠烈。平乱之后,仆固怀恩率朔方兵屯汾州。后因被宦官骆奉先陷害,举兵叛唐,不久病死,唐代宗仍为他感到可惜。

参与平定安史之乱的四大胡人名将,他们是谁?
安史之乱中,仆固怀恩家族中有四十六人为国殉难,可谓满门忠烈。永泰元年(765年)九月,仆固怀恩遭到宦官骆奉先等人陷害,有了高仙芝,哥舒翰等人的前车之鉴,仆固怀恩举兵叛唐,引吐蕃、回纥等部总共数十万人来犯,郭子仪率兵抵御。九月八日,仆固怀恩暴死于鸣沙(今宁夏青铜峡)军中。后来吐蕃、回纥大军为 郭子仪所平定。

仆固怀恩为什么反叛
1、最后,仆固怀恩一直对大唐忠心耿耿,赴汤蹈火,但最终只换来猜忌和镇压,他的造反也是迫不得已,让人感到非常悲凉。2、仆固怀恩也许真的有各种委屈和不得不反的理由,但造反就是造反。仆固怀恩的母亲就无法接受自己的儿子成为叛逆,于是提着刀四处追杀仆固怀恩,要为国除害。3、只能谋反自保了。

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究竟都有谁,结局是怎样的?
从平定安史之乱时,唐廷对于仆固怀恩、李光弼、郭子仪三人的加封来看,唐廷对他们是十分厚待。而后,除仆固怀恩因被奸宦所害,再加上他本身性格有问题,起兵造反,致使一生对于唐朝的功劳都随之烟消云散,曾经全家有46人为国殉难,三个女儿牺牲幸福为国远嫁和亲,满门忠烈的仆固怀恩家族,因叛乱被列入...

朔方军为什么在平定安史之乱立下大功后迅速没落了?
唐肃宗李亨对于边将曾有疑问,他问谋臣李泌:“今郭子仪、李光弼已为宰相,若克两京,平四海,则无官以赏之,奈何?”换而言之,功高不赏,最为可怕。 仆固怀恩可谓满门忠烈,在安史之乱八年中,全家有四十六人为国殉难,但最终遭到宦官骆奉先陷害,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被逼反。 李光弼论战功被推为中兴第一,功高...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背后的故事是什么?
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春,当时乱事已告终。上元二年(761年)三月,叛军内讧,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内部离心,屡为唐军所败。宝应元年(762年)十月,唐代宗继位,启用唐将仆固怀恩为朔方节度使、河北副元帅,统兵进军洛阳。唐军从正面,唐军骑兵与回纥军从侧面,一起攻击数万叛军。叛军...

郭子仪功高震主却能得以善终这是为何?是如何做到的?
广德二年(764),与郭子仪同为平叛名将的仆固怀恩遭到宦官骆奉先的陷害而起兵反抗。本是子虚乌有之事,却因为猜忌而让仆固怀恩同郭子仪站到了对立面,为国尽忠的仆固怀恩只得选择叛乱,并声称唐代宗、郭子仪已死,引诱吐蕃、回纥、党项入侵唐朝,但都被郭子仪大败。唐代宗以郭子仪为尚书令,郭子仪恳辞不受,...

为何平定安史之乱立下大功的朔方军,会迅速没落?
唐肃宗李亨对于边将曾有疑问,他问谋臣李泌:“今郭子仪、李光弼已为宰相,若克两京,平四海,则无官以赏之,奈何?”换而言之,功高不赏,最为可怕。仆固怀恩可谓满门忠烈,在安史之乱八年中,全家有四十六人为国殉难,但最终遭到宦官骆奉先陷害,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被逼反。李...

杜甫 的 春运 的解释和 赏析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篇一开头描写了春望所见:山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也在战火中残破不堪了,乱草丛生,林木荒芜。诗人记忆中昔日长安的春天是何等的繁华,鸟语花香,飞絮弥漫,烟柳明媚,游人迤逦,可是那种景象今日已经荡然无存了。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注释和简介
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杜甫早就盼望能早日平定安史之乱。当这一天终于盼来时,他竟激动得喜极而泣。前四句由“忽传”到“初 闻”,再到“却看”“漫卷”,几个连续动作把作者惊喜的心情描绘得生龙活现。后 四句通过想象,尽力描写“喜欲狂”时的激动心情:他不但要高歌痛饮,而且...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链接

星空游玩网特别说明:本站文章来自互联网交流,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本站对其准确性和真实性作任何担保
© 星空游玩网 联系邮箱: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