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常考的文言文翻译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常考的翻译句子是哪些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常考的翻译句子是哪些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归去来兮辞》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2.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3.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4.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5.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6.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7.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滕王阁序》1、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2、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3、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4、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5、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6、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7、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04年天津、全国卷Ⅳ、05年江西高考考题)8、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9、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逍遥游》1.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2.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3.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5.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6.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7.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8.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9.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陈情表》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2、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3、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4、臣无祖母,无至以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5、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常考的翻译句子是哪些

容易误解的文言实词100例

1.官人疑策爱也,秘之。

误:喜欢 正:吝啬
(过路的官人怀疑陈策舍不得骡子,便把它藏了起来。)
2.有功故出反囚,罪当诛,请按之。

误:按照 正:审理
(徐有功特意开脱谋反的人,论罪应当处死,请审理他。)
3.高祖遣使就拜东南道尚书令,封吴王。

误:拜见 正:授予官职
(高祖派来使者授予(杜伏威)东南道尚书令的官,封他为吴王。)
4.府省为奏,敕报许之。

误:报告 正:回复
(有关部门为此上奏,(后主)下诏回复同意了这件事。)
5.齐孝公伐我北鄙。

误:轻视 正:边境
(齐孝公进攻我国北部边境。)
6.大败李信,入两壁,杀七都尉。

误:城墙 正:军营
(大败李信的军队,攻下两座军营,杀死七名都尉。)
7.尧民之病水者,上而为巢,是为避害之巢。

误:生病 正:担心,忧虑
(尧的百姓担心水患,因而在水上筑巢,这就是避免灾害的巢。)
8.焕初除市令,过谢乡人吏部侍郎石琚。

误:免除 正:(被)授职
(刘焕刚被授职市令,拜访同乡吏部侍郎石琚。)
9.师进,次于陉。

误:依次 正:临时驻扎
(诸侯的军队前进,驻扎在陉地。)
10.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

误:完毕 正:通“猝”,突然
天下真正有大勇的人,灾难突然降临也不会惊恐。
11.王趣见,未至,使者四三往。

误:高兴 正:通“促”,赶快
楚王赶快接见(尊卢沙),(尊卢沙)没有到,(楚王派)使者多次前去(邀请)。
12.存诸故人,请谢宾客。

误:安置 正:问候
问候那些老朋友,邀请拜谢宾朋。
13.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

误:借给 正:宽恕
如果再不赡养母亲,我就不宽恕你了。
(成语:严惩不贷)
14.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

误:捉拿 正:及,达到
楚庄王谋划事情很得当,群臣没有人能比得上。
(成语:力有未逮)
15.使裕胜也,必德我假道之惠。

误:恩德 正:感激
假如刘裕取胜,一定会感激我们借道给他的好处。
16.陛下登杀之,非臣所及。

误:上去 正:当即
陛下(如果)当即杀掉他,(就)不是我的职权管得了的。

(钟离)牧遣使慰譬,登皆首服 (三国志)
17.凡再典贡部,多柬拔寒俊。

误:典籍 正:主管
贾黄中先后共两次主管贡部,多次选拔出身寒微而又才能杰出的人。
18.衡揽笔而作,文不加点。

误:标点 正:删改
弥衡挥笔就写,一气呵成,一个字没有删改。
19.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应。

误:许多 正:称赞
许多人都称赞他的品行,接连几次征召他,他都没有答应。
20.太祖知其心,许而不夺。

误:夺取 正:强行改变
太祖了解他的志向,允许他而没有加以强行改变。
21.阿有罪,废国法,不可。

误:阿附 正:偏袒
偏袒有罪之人,废弃国法,是不能容许的。
22.弁(biàn)性好矜伐,自许膏腴。

误:讨伐 正:夸耀
宋弁生性喜好自我夸耀,自认为门第高贵。
23.声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已。

误:富裕 正:众多
音乐和女色的繁多,妻室子女的众多,都不过是供自己一个人享受罢了。
24.所犯无状,干暴贤者。

误:干涉 正:冒犯、冲犯
我们所做的太无理,侵扰了贤良。
25.致知在格物。

误:标准 正:推究
丰富知识的方式就在于推究事物的道理和规律。
26.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

误:改换 正:经过
汉朝想派使者去联络月氏,但通往月氏的道路必定经过匈奴统治区。
27.瓒闻之大怒,购求获畴。

误:购买 正:重赏征求
公孙瓒听说这件事非常愤怒,重赏捉拿田畴,最后将他捕获。
28.齐将马仙埤连营稍进,规解城围。

误:规劝 正:谋划
齐将马仙埤让各座营寨相连逐步向前推进,谋划解除对义阳城的围困。
29.舅李常过其家,取架上书问之,无不通。

误:经过 正:造访、探望
他舅舅李常造访他家,取出架上的书问他,他没有不知道的。
30.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

误:遗憾 正:怨恨
我们的国君在上能宽大化民,不用刑法;我们的人民在下生活富裕,没有怨恨。
31.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去不早耳。

误:怨恨 正:遗憾
不离去,项羽必定会杀掉范增,只是遗憾他没有及早离开罢了。
32.命下,遂缚以出,不羁晷刻。

误:羁押 正:停留
命令一下去,就(把死罪案犯)绑上押出来,片刻也不停留。
33.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误:憎恨 正:妒忌
孙膑来到魏国,庞涓担心他才能超过自己,妒忌他。
34.曾预市米吴中,以备岁俭。

误:节省 正:年成不好
吴遵路曾经预先在吴地买米,用来防备年成不好。
35.其简开解年少,欲遣就师。

误:简略 正:选拔
你可以选拔聪明有知识的年轻人,想派他们去从师学习。
36.时杨素恃才矜贵,轻侮朝臣。

误:怜悯 正:夸耀
当时杨素依恃夸耀自己的才能和地位,轻视侮辱朝廷大臣。
37.遂铭石刻誓,令民知常禁。

误:禁止 正:禁令
王景于是让人在石碑上刻下诫辞,使百姓知晓法典禁令。
38.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

误:捐助 正:撤除
(吴起便)申明法度,赏罚分明,撤除冗余官员,废除疏远的王族的爵禄。
39.告俭与同郡二十四人为党,于是刊章讨捕。

误:刊登 正:删除
(朱并)控告张俭和同郡二十四人结为朋党,朝廷于是下诏(删除告发人姓名的捕人文书)搜捕张俭等人。
40.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误:战胜 正:能够
好好开始的的确很多,能够坚持到最后的实在很少。
41.时虽老,暇日犹课诸儿以学。

误:讲课 正:督促
当时虽然年事已高,但闲暇的时候还督促孩子们学习。
42.上令朝臣厘改旧法,为一代通典。

误:逐步 正:订正,改正
皇上命令朝臣整理改正旧的法令,作为一朝通用的典章制度。
43.然百姓离秦之酷后,(曹)参与休息无为。

误:离开 正:通“罹”,遭遇
但是百姓遭遇秦国的残暴统治后,曹参给了他们休养生息的机会,无为而治。
44.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

误:命令 正:美好
(魏国)公,是相州人,世代有美好品德,都是当时有名的大官。
45.民不胜掠,自诬服。

误:掠夺 正:拷打
那个州民经受不住拷打,自己捏造事实伏罪了。
46.未及劳问,逆曰:“子国有颜子,宁识之乎?”

误:违背 正:迎着
没有问候(袁闳),迎着便说:“你们地方有位颜子,你认识吗?”
47.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敝。

误:停止 正:通“疲”,疲乏
汉军到几千里以外去争夺利益,就会人马疲乏,敌人就会凭借全面的优势对付我们的弱点。
48.桓帝爱其才貌,诏妻以公主。

误:妻子 正:以女嫁人
桓帝喜欢他的才貌,下诏要把公主嫁给他。
49.属与贼期,义不可欺。

误:期限 正:约定
我刚才已经跟贼人约定好了,根据道义不能欺骗他们。



  更始时,天下乱,(刘)平弟仲为贼所杀。其后贼复忽然而至,平扶侍其母,奔走逃难。仲遗腹女始一岁,平抱仲女而弃其子。母欲还取之,平不听,曰:“力不能两活,仲不可以绝类。”遂去不顾,与母俱匿野泽中。平朝出求食,逢恶贼,将亨之,平叩头曰:“今旦为老母求菜,老母待旷为命,愿得先归,食母毕,还就死。”因涕泣。贼见其至诚,哀而遣之。平还,既食母迄,因白曰:“属与贼期,义不可欺。”遂还诣贼。众皆大惊,相谓曰:“常闻烈士,乃今见之,子去矣,吾不忍食子。”于是得全。


50.亲不以为子,昆弟不收,宾客弃我

误:亲人 正:父母
父母不认为我是好孩子,兄弟不接纳我,宾客抛弃我。
51.出水处犹未可耕,奏寝前议。

误:睡觉 正:息,止
已经退水的田地还不能耕种,上奏要求停止先前的奏议。
52.以予之穷于世,贞甫独相信。

误:贫穷 正:困厄,不得志
因为我当时处境困厄,只有贞甫相信我。
53.十年,举进士第一,授右拾遗,权翰林修撰。

误:权利 正:暂代官职
(天会)十年,考中状元,被授官右拾遗,暂时代理翰林修撰。
54.勉顺时政,劝督农桑。

误:劝说 正:勉励
劝勉顺应时代变化,勉励督促从事农桑。
55.议者皆然固奏

误:这样 正:认为……对
议事的人都认为窦固的上奏是对的。
56.至朝时,惠帝让参曰。

误:谦让 正:责备
到了上朝的时候,惠帝便责备曹参说。
57.彦章武人不知书。

误:文书 正:文字
王彦章是一个军人,不识字。
58.上曰:“君勿言,吾私之。”

误:私自 正:偏爱
文帝说:“你不要说了,我偏爱他。”
59.是之不恤,而蓄聚不厌,其速怨于民多矣。

误:迅速 正:招致
(子常)对这些都不去救济,却聚敛不已,他招致百姓怨恨的事情太多了。
60.受欺于张仪,王必惋之。

误:惋惜 正:悔恨
受到张仪的欺骗,大王一定会悔恨的。
61.绛侯望袁盎曰:“吾与而兄善,今尔廷毁我!”

误:期望 正:埋怨、责怪
绛侯埋怨袁盎说:“我与你兄长友好,如今你却在朝廷上毁谤我!”
62.众皆夷踞相对,容独危坐愈恭。

误:危险 正:端正
那些人都很随便地蹲坐互相面对,茅容独自端正地坐着更加恭谨。
63.见周昌,为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

误:轻微 正:如果没有
吕后看见周昌,向他下跪道歉说:“如果没有你,太子差点就被废掉了。”
64.未尝见其喜愠之色,乃知古人为不诬耳。

误:陷害 正:欺骗
从没有看见他把喜怒哀乐挂在脸上,才知道古人是不欺骗(我们)的。
65.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

误:遗留 正:赠送
如果我真能到那里,返归汉朝后,汉王赠送给大王的财物,会多得无法说尽。
66.性刚嫉恶,与物多忤。

误:事物 正:别人
生性刚烈,嫉恶如仇,与别人多有抵触。
67.由是民得安其居业,户口蕃息。

误:休息 正:增长
因此百姓能够安心地居住下来并从事他们的职业,住户和人口得以繁殖增长。
68.大业中,伦见虞世基幸于炀帝而不闲吏务。

误:清闲 正:通“娴”,熟习
大业年间,封伦见虞世基被炀帝宠幸却不熟习为官的政务。
69.彧据案而立,立素于庭,辨诘事状。素由是衔之。

误:接受 正:怀恨
柳彧手按几案站立,让杨素站在庭院中,审问杨素的犯罪事实,杨素从此怀恨在心。
70.季文子相鲁,妾不衣帛。以约失之者鲜矣。

误:新鲜 正:少
季文子辅佐鲁国,妾不穿丝绸衣服。因节俭而犯错的人少啊。
71.皆顿首谢,及期无敢违。

误:感谢 正:谢罪
大家都叩头谢罪,到期没有敢违约的。
72.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

误:书信 正:信使
王家子弟都很好,但是听到信使到来,都显得拘谨。
73.乾宁三年,充武宁军留后,行颍州刺史。

误:巡行 正:代理
乾宁三年,充任武宁军留后,代理颍州刺史。
74.变不形于方言,真台辅之器也。

误:形势 正:表现
内心变化不表现在言语上,真有做高官的气量。
75.阶疾病,帝自临省。

误:察看 正:探视、问候
桓阶患病,曹丕亲自前往问候。
76.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

误:曲从 正:示众
已经派人前去报告景公,还没来得及回来,穰苴就斩了庄贾来向三军示众。
77.寻给鼓吹一部,入直殿省。

误:找寻 正:不久
不久赐给他一支鼓吹乐队,并宣召他入宫值班。
78.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

误:儒雅 正:平素、向来
文长既然向来不与时风调和。
79.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语数日不厌。

误:厌恶 正:满足
秦孝公与他交谈,不知不觉地将双腿移到席前。两人长谈几天还不满足。
80.方遣孟宗政、扈再兴以百骑邀之,杀千余人。

误:邀请 正:半路拦截
赵方派遣孟宗政、扈再兴率领一百骑兵去半路拦截敌军,杀敌一千多人。
81.一时富贵翕吓(翕(xī)吓:显赫),众所观骇,而贞甫不予易也。

误:改变 正:轻视
我一时间失去了富贵,众人看了惊骇不已,但贞甫却不因此而轻视我。



自予初识贞甫时,贞甫年甚少,读书马鞍山浮屠之偏。及予娶王氏,与贞甫之妻为兄弟,时时过内家相从也。予尝入邓尉山中,贞甫来共居,日游虎山、西崦,上下诸山,观太湖七十二峰之胜。嘉靖二十年,予卜居安亭。安亭在吴淞江上,界昆山、嘉定之壤,沈氏世居于此。贞甫是以益亲善,以文字往来无虚日。以予之穷于世,贞甫独相信,虽一字之疑,必过予考订,而卒以予之言为然。


82.性至孝,居父忧过礼,由是少知名。

误:担忧 正:父母的丧事
他的品性最讲孝道,在家为父亲守丧超过了常理,因此年轻时就有了名声。
83.叔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

误:游览 正:交往
田叔为人苛刻廉洁,并以此自得,喜欢和德高望重的人交往。
84.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

误:尤其 正:指责
看的人见到情况这样,就来指责那个地方,那也太不通晓事理了。
85.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

误:角落 正:边疆
(文正公的)忠义誉满朝廷,事业布满边疆。
86.国家无虞,利及后世。

误:欺骗 正:忧患
国家没有忧患,利益延及后世。
87.数决疑狱,庭中称平。 误:牢狱 正:案件
多次判决疑难案件,在朝廷中以公平著称。
88.城谦恭简素,遇人长幼如一。

误:遇到 正:对待
阳城性情谦虚敬肃简约朴素,无论年长年幼,都一样对待。
89.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

误:给予 正:结交
轮扁,是斫车轮的人啊,可是读书人结交他。
90.时始诏民垦荒,阅三年乃税。

误:察看 正:经历
当初皇帝下令百姓开垦荒地,经历三年才收税。
91.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

误:赞美 正:辅佐
公琰志向忠诚儒雅,应当是能与我一起辅佐君王成就帝业的人。
92.我则天而行,有何不可!

误:准则 正:效法
我效法上天做事,有什么不可以!
93.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

误:盗贼 正:毁害
你既然不种田,却轻慢毁害别人的稻谷!
94.高祖举兵将入洛,留暹佐琛知后事。

误:了解 正:主持
高祖起兵将入洛阳,把崔暹留下来辅佐高琛主持后方的政务。
95.每读书至治乱得失。

误:整治 正:太平
每次读书读到有关国家太平、祸乱、成功、失败的经验教训。
96.鲁侯闻之大惊,使上卿厚礼而致之。

误:给予 正:招引,引来
鲁侯听到这事,大为惊奇,派上卿带上厚礼去招引他。
97.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

误:属于 正:写作
贾谊十八岁时,就因能诵诗作文在郡中闻名。
98.催科不扰,是催科中抚字。

误:文字 正:养育
催租不骚扰,这是催租中的抚恤(爱护养育)。


催科不扰,是催科中抚字;邢罚无差,是刑罚中教化

99.往年春,汉族淮阴。
误:家族 正:灭族
去年春天,汉王将淮阴侯灭了族。
100.上闻而谴之,竟坐免。

误:坐着 正:获罪
皇上听到歌谣就责备梁彦光,最终获罪被免官。

兰亭集序
(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这地方有崇山峻岭环抱,林木繁茂,竹高茂密。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罗带一般)映衬在四周 修:高高的
(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仰首可以观览浩大的宇宙,俯身可以考察众多的物类
重点:(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所以知道把死和生混为一谈是虚诞的,把长寿与夭亡等量齐观是荒谬的(一,数量词作动词,等同,把……看作一样。“齐”字形容词作动词,把……看作相等)
(4)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即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原因,也是几乎一样的

阿房宫赋
(1)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五步一座高楼,十步一座亭阁;长廊如带,迂回曲折,屋檐高挑,象鸟喙一样在半空飞啄。这些亭台楼阁啊,各自凭借不同的地势,参差环抱,回廊环绕象钩心,飞檐高耸象斗角 重点考察:钩心斗角
(2)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那长桥卧在水面上(像蛟龙),(可是)没有一点云彩,怎么会有蛟龙飞腾?那楼阁之间的复道架在半空(像彩虹),(可是)并非雨过天晴,怎么会有虹霓产生?
(3)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人们在台上唱歌,歌乐声响起来,好像充满着暖意,如同春光那样暖和;人们在殿中舞蹈,舞袖飘拂,好像带来寒气,如同风雨交加那样凄凉。就在同一天内,同一座宫里,而气氛冷暖却截然不同。
(4)明星荧荧......杳不知其所之也:(清晨)只见星光闪烁,(原来是她们)打开了梳妆的明镜;又见乌云纷纷扰扰,(原来是她们)一早在梳理发鬓;渭水泛起一层油腻,(是她们)泼下的脂粉水呀;轻烟缭绕,香雾弥漫,是她们焚烧的椒兰异香。忽然雷霆般的响声震天,(原来是)宫车从这里驰过;辘辘的车轮声渐听渐远,不知它驶向何方。
重点:(5)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宝鼎(看作)铁锅,宝玉(看作)石头,黄金(当成)土块,珍珠(当作)砂砾
(6)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秦国的统治者来不及为自己的灭亡而哀叹,却使后代人为它哀叹;如果后代人哀叹它而不引以为鉴,那么又要让更后的人来哀叹他们了。

呼 累死了,楼主要给我分哦~

一、文字
文字之前结绳记事,图画记事,都不是文字。
1、造字法
六书: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转注字——假借字(后两种是用字法)
独体为文,合体为字。
独体字:一个偏旁组成的文字,即象形和指事,而指事字只有二十几个(也有版本是36个),其余都是象形字。
合体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偏旁组成的文字,即会意和形声,80%以上的汉字是形声字,少数是会意字。
※指事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廿、卅、上、中、下、本、末、亡、元、旦、刃、丹、引、寸、兮、凶、朱、亦、勺、血、玉、牟、
2、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钟鼎文——篆书——隶书——行书——草书。
口诀:殷商甲骨西周钟(钟鼎文、金文),秦朝前后篆不同(大-小)
秦至汉朝手写隶(失去图画意),东汉楷书因毛笔。
      隶书草写为章草,演变之后今、狂草,草、楷之间普及行。
3、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
中学课本把这三种字都叫做通假字,“同”为古今字,“通”为通假字。
二、词汇
1、词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
扩大的,例如:江(长江)、河(黄河)、菜(蔬菜)、鸣(鸟叫)
缩小的,例如:谷(粮食的总称)、丈夫(男子)、臭(气味)
转移的,例如:股(大腿)、涕(眼泪)、烈士(壮烈的勇士)、穷(政治上失意)
2、词的本义、基本义、比喻义、引申义
本义:是汉字的最初意义。
基本义:就是词的常用义,一般来讲,古代汉语字典上的第一个义项是词的本义,现代汉语词典上的第一个义项是词的基本义。
比喻义:是通过修辞的比喻用法逐渐形成的。
词的比喻义是固定的,修辞上的比喻是临时打比方。
引申义:是在本义的基础上通过引申的方法而产生的词义。
3、偏义复词(偏义词):由两个单音词组成,一个有实际意义,另一个陪衬。
例如:昼夜勤作息、今晚没动静
4、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例如:卑鄙、明哲保身、复辟、爪牙、衣冠禽兽、乖、谤、祥等。
5、名称说法改变:目——眼睛,日——太阳。
6、单音词变为复音词:例如:前——前面,敌——敌人。
三、词法
1、名词
名词活用为动词:
翻译时①译为状语+动词。例如:驴不胜怒,蹄之(用蹄子踢)。
②译作一个相应的动词。例如:徐庶见先主,先主器(器重)之。
③相当于一个动宾短语。例如:许子冠(戴帽子)乎?
名词作状语:现代汉语名词不修饰动词和形容词,即不作状语,文言文作状语其实是译

作一个介词短语(介词+名词)。例如:丁壮号哭,老人儿啼。
2、动词
使动用法:一般句子是主语发出动作,使动句是主语使(让)宾语而发出动作。
①动词的使动:一般是不及物动词。例如: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②形容词的使动:主语使宾语具有形容词的状态。例如: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③名词的使动:谓语是名词。主语使宾语成为名词(谓语)例如:尔欲王我乎?
意动用法:
①形容词的意动: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谓语的性质、状态。例如:渔人甚异之。
②名词的意动:主语主观上把宾语当作谓语。 例如:粪土当年万户侯。
为动用法:翻译格式——主语给宾语发出动作。 例如:文赢请三帅。
主语为宾语发出动作。 例如:等死,死国可乎?
主语对宾语发出动作。 例如:泣之三日。(“之”代病梅)
动词作状语:
区别:①状动:第二个动作进行时第一个动作还在进行。例如:立而饮之。
②连动:第二个动作进行时第一个动作早已结束。例如:切而啖之。
3、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根据上下文翻译作适当的动词。例如:安敢轻吾射?
4、数词
①活用作动词:译作一个相应的动词。例如: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②先秦文学没有量词。例如: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③表示动作行为发生两次用“再”,不用“二”。
例如: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
④“三”“九”和它们的倍数是表示虚指的多数。例如:虽九死其犹未悔。
⑤数的表示方法:两个相邻的数表约数。例如: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两个数相连表相乘。例如: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分子和分母相连,中间有时加“之”,有时不加。例如:死者十六七。
中间用“有”“又”连接两个数表示相加。例如: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5、代词
①人称代词:
常见第一人称代词——吾 余 予 我 朕(先秦时是一个大众性的,秦始皇据为己有)
第二人称代词——女 汝 尔 而 若 乃
第三人称代词——之 其 彼(古汉的“他”是旁指代词,如“他日”“此无他”)
②指示代词:近指代词:常见的有——此 是 兹 斯 然 尔
远指代词:常见的有——彼 夫 其
③疑问代词:常见的有——谁 何 曷 安 焉 奚 恶 胡 孰
6、副词:(加粗的是现代汉语常用词)
程度副词:常见的——最 极 甚 殊 至 尤 良 大 颇 很 非常 特别 十分(程度很深)
愈 益 弥 更加 越发(表示更进一层)

略 少 稍 稍微 略微(表示程度浅)
范围副词:常见的——悉 皆 尽 咸 毕 备 俱 举 全 都(范围大)
但 徒 止 直 特 唯 独 只 仅(范围小)
时间副词:常见的——尝 既 既已 已 已经(已经, ……后)——过去时
方 适 会 正在(正在,正碰上)——现在时
将 且 行将 欲 将来(将要,将近)——将来时
敬谦副词:常见的——请 谨 敬 幸 敢 窃——没有实词意义。
语气副词:常见的——表肯定——必 诚 信 固 果(一定 实在 果真)
表否定——弗 勿 毋 无 莫 未 非 不 否 靡 亡 未尝(不 没有)
表反问——“岂 宁 独 庸 其”,它们后边有“乎 邪 哉”搭配
表推测——其 殆 盖 庶 或 其 得无 无乃 庶几
7、介词:
放在名、代、形容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原因、目的、方向、对象等。
常见的有——于 以 为 与
8、连词: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词组、句子的词。
常见的有——而 以 则 且 虽然 与 及
结构、逻辑关系有:并列、递进、选择、承接、转折、因果目的、假设、修饰。
9、助词: ①结构助词——之 者 所
②语气助词——陈述语气——也 矣 焉 耳
疑问语气——乎 与(欤) 邪(耶)
感叹语气——哉 夫 矣
句首语气——唯 夫 盖
10、兼词:①诸(之于,之乎) ②盍(何不) ③焉(于此,于之,于是)
11、叹词:常见的有——嗟乎 呜呼哀哉 呜呼 嘻 唉
12、特殊副词“相”“见”:
相:①互相。例如:四人相视而笑。
②递相,只能一对一、上对下、大对小等。
例如: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传,此汉之约也。
③起指代作用,在某种程度等于一个代词。
相当于第一人称。例如:本是同根生,相煎(煎我)何太急。
相当于第二人称。例如:不久当归还,誓天不相负(负你)。
相当于第三人称。例如:即不幸有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救济他们)?
见:①相当于第一人称。例如:府吏见叮咛(叮咛我),结誓不别离。
有何见教(有什么教导我的吗?)
13、特别指示代词“者”“所”(一般语法认为是助词):
者:不能单独使用。“者字短语”属于名词性短语。
①放在动词、形容词之后组成的“者字短语”表示“……的人”“……的事”
“……的情况” 例如: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②放在数词后组成“者字短语”。 例如:此三者皆人杰也。
③“似……者”“如……者”“若……者”: 译作“象……样子”
例如: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鈇(fú)者。
④放在判断句中主语之后的“者”:除了表示判断以外,还表示因果或停顿。
例如: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所:不能单独使用。“所+动词(形容词)=所字短语”属于名词性短语。
所:指示或指代动作行为的对象。后面有宾语就是指示,无宾语就是代替。
①所+及物动词+宾语:所字短语+宾语=定语+中心词。例如:取武阳所持图。(指示)
②所+及物动词+者:例如:所言者,国之大事。(指示)
③所+及物动词:例如:可汗问所欲。(指代,代替)
④所+形容词:例如: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⑤所+介词:介词也不能单独使用,其实是“所+介词(名词、代词不出现)+动词”
例如: 是吾剑之所从坠。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所+以:A、译作“用(来)……”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工具。
例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译作“……原因”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
例如:强秦所以不敢加于兵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⑥无(有)+所+及物动词=动词+名词短语=动宾短语。例如: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⑦何+所+及物动词=疑问句宾语前置。 例如: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说明:《考纲》规定了“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等18个文言虚词作为高考的考查范围。这里不一一列举。
四、句法
1、判断句:分为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
古汉语里判断句多数都不用“是”,特点是名词或名词短语作谓语。
①“……者,……也”表示判断: 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君者,舟也(比喻性判断)。
它的变形“……,……也”“……者,……”“……,……”也表示判断:
例如:a、南阳刘子冀,高尚士也。b、天下者,高祖天下。c、刘备,天下枭雄。
②用动词“为”表示判断。例如: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③用副词“乃、亦、即、皆、必、非、则、”等帮助判断:副词不能修饰名词,但这里的名词作谓语了。这些副词本身不当“是”讲,只是帮助判断。
例如: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环村皆猎户。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孙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也?
注意:1、代词“是”作主语时,不应和判断句混淆。例如:是(这)吾剑之所从坠。
2、用“是”作判断动词,文言文中也有,但出现较晚。例如:问今是何世?
2、被动句:相对于主动句而言。主语是动作的发出者,宾语是受事者,叫主动句。
主语是受事者,宾语是动作的发出者,叫被动句。
①动词前加“被”“见”“为”“受”:
例如——(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②动词后加“于”:例如——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③“见……于……”:例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④“为……所……”:例如——为仲卿母所遣。
⑤“为所”:例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⑥施(主动)受(被动)同辞:和主动句的形式相同。例如——帝感其诚。 屈原放逐。
3、倒装句:
A、宾语前置:
①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动词的宾语,一般要前置。 例如:客何为者?
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一般要前置。 例如:乃入见,问:“何以战?”
②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这个宾语一般要前置。 例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③用“是”、“之”、“唯(惟)……是……”、“唯(惟)……之……”、“唯(惟)……
之为……”作前置标志。
例如:将虢guó是灭,何爱于虞?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惟余马首是瞻。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唯奕秋之为听。
④一般叙述句宾语前置:例如:夜以继日。 一言以蔽之。 余是以记之。
⑤方位词作宾语前置:例如: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B、定语后置:
①中心词﹢之﹢定语: 例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②中心词﹢定语﹢者(助词):例如——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而送之。
③中心词﹢之﹢定语﹢者: 例如——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马之千里者。
④中心词﹢而﹢定语﹢者: 例如——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C、介词结构(介宾短语、状语)后置:
例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赵氏求救于齐。
②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于)东西,隳突乎(于)南北。
③何不试之以足。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D、主谓倒装:例如: ①谁与(欤),哭者? ②孟子曰:“不仁哉,梁惠王也!”
③甚矣,汝之不惠(慧)!
4、省略句:(括号里的词是省略的)
A、主语的省略:
①对话省:例如——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事)甚急!”
②承前省:例如——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
③蒙后省:例如——(项王)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以得楚乎?”
B、谓语的省略:较少
①承前省:例如——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思)斯可矣。”
②蒙后省:例如——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追之),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③共喻省略:即根据上下文一看便知。
例如——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更不可除)。
七八个星(在)天外,两三点雨(在)山前。
C、宾语的省略:
①动词的宾语省略:例如——交戟之士欲止(哙),不内(哙)。
②介词的宾语省略:例如——竖子不足与(之)谋。
             衣食所安,不敢专也,必以(之)分人。
D、兼语的省略:例如——①公为我呼(他)入,我得兄事之。
(使 令 让 请) ②以相如功大,拜(他)为上卿。
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扶苏)外将兵。
E、介词的省略:
①省略“于”: 例如——沛公军(于)霸上。 舍相如(于)广成传舍。

《陈情表》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臣子因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孤孤单单地自己生活,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
3.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但是只因为祖母刘氏已是西山落日的样子,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朝不保夕。
4.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馀年。
臣下我如果没有祖母,是活不到今天的;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
5.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我活着当以牺牲生命,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

1、人不知而不愠(怨恨)《论语十则》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迷惑)(疑惑)(同上)
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导)(同上)
4、择其善者而从之(长处;优点)(同上)
5、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渐渐地)《扁鹊见蔡桓公》
6、醒侯故使人问之(特意)(同上)
7、使人索扁鹊(寻找)(同上)
8、桓侯遂死(于是就)(同上)
9、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胁迫,攻击)《狼》
10、顾野有麦场(回头看,看见)《同上》
11、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放松,这里指卸下)(同上)
12、蜀之鄙有二僧(边境)《为学》
13、吾欲之南海,何如(往,到)(同上)
14、富者曰:“子何持而往?”(凭借,依靠)(同上)
15、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得(还,尚且)(同上)
16、西蜀之去南海(距离)(同上)
17、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难道)(同上)
18、旦辞爷娘去(早晨)《木兰诗》
19、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只)(水流的声音)(同上)
20、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桃花源记》
21、阡陌交通(交错相通)(同上)
2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同上)
23、后遂无问津者(探访)(同上)
24、芳草鲜美(鲜嫩美丽)(同上)
25、不足为外人道也(不值得)(同上)
26、会宾客大宴(适逢)《口技》
27、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但)(同上)
28、妇抚儿乳(喂奶)(同上)
29、一时齐发(同一时候)(同上)
30、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同上)
31、宾客意少舒(稍稍)(同上)
32、虽人有百手(即使)(同上)
33、方七百里(面积)(愚公移山)
34、年且九十(将近)(同上)
35、杂然相许(赞成)(同上)
36、寒暑易节(交换)(同上)
37、虽我之死(即使)(同上)
38、惧其不已也(停止)(同上)
39、斯是陋室(这)《短文两篇.陋室铭》
40、惟吾德馨(指品德高尚)
41、可爱者甚蕃(多)《短文篇.爱莲说》
42、亭亭净植(树立)(同上)
43、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当)(同上)
4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跑)《短文两篇.三峡》
45、良多趣味(真、实在)(同上)
46、林寒涧肃(寂静)(同上)
47、遂至承天寺(于是)《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
48、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明察秋毫:形容视力好。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闲 情记趣》
49、夏蚊成雷,私拟作群舞空(自己把它比作)(同上)
50、果如鹤唳去端,怡然称快(愉悦)(同上)
51、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祸害)(更加厉害)《周处》
52、而年已蹉跎(过时)(同上)
53、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体会书上的意旨)《五柳先生传》
54、造饮辄尽,期在必醉(就)(同上)
55、环指萧然,不蔽风日(冷清的样子)(同上)
56、简箪飘屡空,晏如也(安然自若的样子)(同上)
57、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忧愁的样子)(心情急切的样子)(同上)
58、水尤清洌(清凉)《小潭石记》
59、怡然不动(愣往的样子)(同上)
60、叔尔远逝(忽然)(同上)
61、往来翕忽(轻快敏捷)(同上)
62、犬牙差互(互相交错)(同上)
63、悄怆幽遂(深)(同上)
64、不可久居(停留)(同上)
65、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当……时)《观潮》
66、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去、往)(同上)
67、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急隐忽现)(同上)
68、起于齐(出发,动身)《公输》
69、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坚持合宜的道德,情理)(明白事理) (同上)
70、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虽是这样)(同上)
71、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入侵)(同上)
72、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无不,都)《核舟记》
73、其两膝相比者(挨着)(同上)
74、神情与苏,黄不属(相类似)(同上)
75、细若蚊足,钩画了了(清清楚楚)(同上)
76、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日(道歉)《唐睢不辱使命》
77、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
(忙碌的样子)(有时)《短文两篇.山市》
78、又间令足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去,往)《陈涉世家》
79、陈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同上)
80、虽有千里之能(即使)《马说》
8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驱策,用马鞭子打)(依据,按照,顺着)
(规律,此处指马的习性、特征)
82、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未曾)《始得西山宴游记》
83、攒蹙累积(重叠)(同上)
84、游于是乎始(从此)(同上)
85、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靠近)《醉翁亭记》
86、云归而岩穴暝(昏暗)(同上)
87、至于负者歌于途(背着东西)(同上)
88、杂然而前陈者(摆列)(同上)
89、若脱笼之鹄(天鹅)《满井游记》
90、麦田浅 寸许(曾颈上的长毛,这里形容不高的麦苗)(同上)
91、委而去之(放弃)(离开)《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92、或民不民封疆之界(界限,这里意思是限制)(同上)
93、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被起用)(被举用)(同上)
9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征验)(了解)(同上)
95、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于是)(规模)《岳阳楼记》
9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同上)
97、是进亦忧,退亦忧
(在朝廷上做官)(不在朝廷上做官)(同上)
文言文(一词多义)

(按音序排列)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 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 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 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
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 2、 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
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 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8. 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 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 3、将要。(今当远离) 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 6、抵挡。(“锐不可当”)
19. 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 2、道义。(伐无道,诛暴秦) 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0. 得: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 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 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1. 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22. 敌: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 2、 敌人(盖以诱敌《狼》)
23. 吊:1、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 2、慰问(人皆吊之)
24. 度:1、dúo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 2、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
25. 端:1、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 2、正、端正(其人视端容寂)
26. 恶:1、怎么(恶能无纪) 2、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27. 发:1、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 2、发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3、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 4、征发(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 5、开放(野芳发而幽香 ) 6、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7、fā,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8. 凡:1、凡是(则凡数州之土壤) 2、总共(凡三往)
29. 方:1、见方(方七百里)2、长方形(方以长)3、当……时候(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
30. 分:fēn 1、划分,分开。(今天下三分《出师表》) 2、分配,分给。(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3、长度单位。(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4、fèn,职分,本分。(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31. 奉:1、通“俸”侍奉(为妻妾之奉) 2、接受、奉行(奉命于危难之间) 3、供养(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2. 否:1、同“不”没有(尊君在否) 2、恶、坏(陟罚臧否)
33. 夫:1、那(予观夫巴陵胜状) 2、fú,句首发语词(夫环而攻之/且夫人之学) 3、丈夫(夫齁声起/罗敷自有夫) 4、成年男子的通称,人(荷担者三夫)
34. 扶:1、沿,顺着(便扶向路《桃花源记》) 2、搀扶(出郭向扶将《木兰词》)
35. 拂1、违背、阻碍(行拂乱其所为) 2、同“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 3、轻轻擦过(以手拂之)
36. 福:1、赐福、保佑(神弗福也) 2、好事、有福之事(此何遽不为福乎)
37. 富:1、富丽(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2、富有、充足,有许多(家富良马)
38. 更:1、重新(即更刮目相待) 2、进而(醉则更相枕以卧) 3、互相(更相庆) 4、再、又(更上一层楼) 5、更加(举杯销愁愁更愁)
39. 苟:1、如果(苟富贵/苟慕义强仁) 2、苟且(故不为苟得/苟全性命于乱世) 3、且、或许,表希望(苟无饥渴)
40. 固:1、本来(固众人《伤仲永》) 2、 顽固、固执(汝心之固《愚公移山》)3、一定、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4、巩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5、安守,固守(君子固穷……)
41. 故:1、旧的,原来的(温故而知新/两狼之并驱如故) 2、特意(桓侯谷使人问之/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3、原因,缘故(公问其故) 4、所以,因此(故余虽愚)
42. 顾:1、回头看(顾野有麦场《狼》元方入门而不顾《世说新语》) 2、难道(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3、看望,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43. 观:1、看(予观夫巴陵胜状) 2、景色,景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
44. 冠:1、居第一位(以才略居第一位)2、帽子(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3、男子成人礼(既加冠)
45. 光:1、发扬光大(以光先帝遗德) 2、光线(仿佛若有光)
46. 归:1、归依(微斯人,吾谁与归) 2、回家(太守归而游人从)
47. 过:1、经过(过秦汉之故都《上枢密韩太尉书》) 2、到(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 3、犯过失(人恒过) 4、超过,胜过(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48. 好:1、美(秦氏有好女/好鸟相鸣) 2、喜欢(好为梁父吟/好读书,不求甚解) 3、以便、能够(好收吾骨瘴江边)
49. 号:háo 1、大叫,呼啸。(阴风怒号《岳阳楼记》) 2、hào,别号。(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亭记》) 3、hào,国号。(号为张楚《陈涉世家》) 4、hào,号召。(号令召三老……)
50. 还:1、回家(还以与妻《乐羊子妻》) 2、xuán, 同“旋”,回转、掉转(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51. 患:1、担忧、忧虑(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且人患志之不立) 2、忧患(无冻馁之患) 3、当作祸害、认为……是祸害(为乡人所患)
52. 惠:1、恩惠(大王加惠) 2、同“慧”,聪明(汝之不惠)
53. 或:1、有时(一食或尽粟一石/或王命急宣) 2、有的人(或说处杀蛟/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3、或许(或异二者之为)
54. 极:1、尽头、穷尽(此乐何极) 2、尽、到(南极潇湘) 3、穷尽,动词(尝极东方)4、非常、最(初极狭)
55. 寂:1、平静(视端容寂) 2、寂静(寂寥无人)
56. 加:1、更加(而山不加增)2、好处(万钟于我何加焉)3、虚夸,以少报多(弗敢加也)
57. 间:1、夹杂(中间如拉崩倒之声) 2、一会儿(立有间) 3、 参与(又何间焉)4、中间(傅说举于版筑之间)5、期间(奉命于危难之间)6、量词(宫阙万间都做了土)7、间隔,隔开(遂与外人间隔)8、暗暗地(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
58. 见:1、同“现”(路转溪头忽见) 2、引见(胡不见我于王) 3、召见,接见(于是见公输盘/曹刿请见) 4、拜见(子墨子见王/乃入见) 5、知道(见往事耳) 6、看见(贵人过而见之)
59. 将:1、将领,名词(则命一上将) 2、率领(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 3、将要(公将战) 4、搀扶(出郭相扶将) 5、无实义(宫使驱将惜不得)
60. 角:1、吹奏的乐器(鸣角振铃) 2、吹号角(且角且走)
61. 借:1、借(每假借于人) 2、依靠(愿借子杀之) 3、即使(借第令毋斩)
62. 尽:1、没有了(担中肉尽/林尽水源) 2、全部取得(利尽南海) 3、尽量,尽可能(进尽忠言)
63. 就:1、接近、趋向(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颓然就醉)2、完成,达到 3、即使
64. 居:1、过了(居十日) 2、停留(不可久居)
65. 举:1、传扬(死即举大名耳) 2、发动(举大计亦死) 3、被举用(管夷吾举于市)4、参加(董生举进士) 5、全(举国欢庆/举世无双)
66. 具:1、同“俱”,全、都(具答之) 2、具有(各具情态)
67. 决:1、判断(孔子不能决也) 2、 分别(意难决舍) 3、断然(故决然舍去)
68. 绝:1、隔绝 2、极点(以为妙绝《口技》) 3、停止,消失(群响毕绝《口技》)4、极高的,陡峭的
69. 开:1、散开(日出而林霏开) 2、放晴(连月不开) 3、打开(旁开小窗)
70. 可:1、大约(高可二黍许/潭中鱼可百许头) 2、可以(珠可历历数也)
71. 苦:1、苦于(苦秦久矣) 2、使……苦(苦其心志) 3、愁(何苦而不平)
72. 乐:1、以……为乐(太守之乐其乐) 2、使……快乐(钟鼓乐之) 3、乐趣(而不知人之乐) 4、欢乐、快乐(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73. 类:1、类似(绝类弥勒) 2、同类(不与培塿为类/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
74. 利:1、有利的(天时不如地利) 2、锐利(兵革非不坚利/怀抱利器) 3、认为……有利可图(父利其然) 4、物资(利尽南海)

cao 2

高中语文文言文大全译文
译文: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萧颖士考中进士。自恃才华,傲慢无比。 经常携着一壶酒到野外去喝。偶然在一处休息,自己喝酒吟诗。 正赶上暴雨狂风。有一位穿紫衣的老人领着一个小孩在同一处避雨。 萧颖士见老人散漫的样子,口出不逊。很快雨停,云去天开。 马上来了车马,老人上了马,侍卫在后面吆喝着走了。萧颖士...

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
1、讽诵之声,朗然闻于远近,其笃学如此。——背诵的声音琅琅,远近都能听见,他(欧阳修)的好学就像这样。2、再适常山朱氏。——(范仲淹的母亲)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3、慨然有志于天下。——(后来范仲淹)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4、而涉猎书传。——而且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5、家贫,常...

高中文言文直译
【翻译】明天犒劳士兵,替我去打垮沛公的部队.为:替.2.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翻译】楚军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一向跟留侯张良要好.善:交好.3.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翻译】沛公奉上一杯酒祝项伯安康,又跟他约定结为儿女亲家.婚姻:儿女亲家.4.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

高考文言文单句翻译
4.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常考的翻译句子是哪些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归去来兮辞》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2.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3.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4.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5.或命巾车,或棹...

高中人教版文言文翻译
1. 求人教版文言文译文 girl、来顶了你。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谁知道高一语文必修一二的文言文重点翻译句子 急急急!
吾其还也。【翻译】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代替整齐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因:依靠,凭借;敝,损害;与:结交,亲附;知:通“智”;其:表商量语气,还是。《荆轲刺秦王》1.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翻译】即使...

高中文言文重点篇目必背词语解释和句子翻译
《滕王阁序〉〉重点句翻译: 1、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译文:雄伟的州城,象雾一样涌起,英俊的人才,象繁星一样的飞驰。 2、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译文:文词宗主(文坛领袖)孟学士,文章 的(辞采)气势像蛟龙腾空,凤了凰起舞;紫电和青霜这样的宝剑,出自王将军的武库里。 3、屈贾谊于...

高中教材文言文翻译
2. 找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 永和九年,岁在癸(guǐ)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kuài jī)山阴之兰亭,修禊(xì)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tuān),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shāng)曲( qū)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shang)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

高中常背文言文及翻译精选
高中常背文言文及翻译精选【篇一】 《阿房宫赋》 唐代:杜牧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

高二语文文言文翻译句子
4. 急需高中全部语文背诵重点句子和古文翻译句子 蜀道难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始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链接

星空游玩网特别说明:本站文章来自互联网交流,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本站对其准确性和真实性作任何担保
© 星空游玩网 联系邮箱: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