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风流八角楼,江山留与后人愁。关于李清照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名扬四海的“千古风流八咏楼”

八咏楼,在浙江省金华市城南婺江北岸。始建于南朝齐隆昌元年(公元494年),由东阳太守、著名文学家沈约所建。历为名人学者所瞩目,并留下许多名诗题刻,因而千古传扬,驰名中外,成为我国著名的琼楼。

八咏楼,原名玄畅楼。据《郡国志》载:“金华县因山为石城,南临溪水,高阜上有楼,名曰玄畅楼。”沈约赋《登玄畅楼八咏》诗有:“登楼望秋月,会圃临春风。岁暮愍衰草,霜来悲落桐。夕行闻夜鹤,晨征听晓鸿。解佩去朝市,被褐守山东。”后又以此诗每句为题长歌一篇,名《八咏诗》。唐代诗人、校书省校书郎严维,也曾到此观赏,写有“明月双溪水,清风八咏楼”的佳句。到了北宋便将“玄畅楼”更名为“八咏楼”。更为甚者是南宋著名爱国女词人李清照,因避难曾居金华,作有《题八咏楼》诗:“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她以满腔的爱国主义激情,留下了意境深邃,气势纵横的名篇,使八咏楼更加扬名于世。明代朱元璋大将胡大海,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曾在八咏楼检过兵马,使这座名扬四海的八咏楼增添了历史的色彩。

八咏楼位处武义江和义乌江汇合处,环境优美,景色秀丽,建筑峻雅,气势非凡。现存建筑为清代重建。是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江山留与后人愁”这句话出自宋朝李清照的《题八咏楼》
《题八咏楼》
【作者】李清照 【朝代】宋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白话翻译:
登上八咏楼远望逸情,放下对国事的忧愁,把它留给后人。
这里水道密集可以深入江南三千多里,战略地位足以影响江南十四州的存亡。

扩展资料
诗的首句“千古风流八咏楼”,可谓写尽斯楼之风流倜傥,笔调轻灵潇洒,比摹真写实更为生动传神。次句“江山留与后人愁”紧承前句,意谓像八咏楼这样千古风流的东南名胜,留给后人的不但不再是逸兴壮采,甚至也不只是沈约似的个人忧愁,而是为大好河山可能落入敌手生发出来的家国之愁。
对于这种“愁”,李清照在其诗文中曾多次抒发过。事实证明,她的这种“江山之愁”不是多余的,因为“金人连年以深秋弓劲马肥人寇,薄暑乃归。远至湖、湘、二浙,兵戎扰攘,所在未尝有乐土也”(《鸡肋编》卷中)。
具体说来,继汴京沦陷、北宋灭亡之后,南宋朝廷的驻跸之地建康、杭州也先后一度失守。曾几何时,金兵直逼四明,高宗只得从海路逃遁。眼下作为行在的临安,又一次受到金、齐合兵进犯的严重威胁。
即使敌人撤回原地,如果不对其采取断然措施,打过淮河去,收复北方失地,而是一味用土地、玉帛、金钱奴颜婢膝地去讨好敌人,那么性如虎狼的“夷虏”永远不会善罢甘休,南宋的大好河山就没有安全保障。这当是诗人赋予“江山留与后人愁”的深层意蕴,也是一种既宛转又深邃的爱国情怀。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李 在流亡时期 途经金华登八咏楼时所做诗句

FGG

八永楼 谢谢

你具体想问什么?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的作者是谁
南宋著名爱国女词人李清照避难金华时,登八咏楼写下的《题八咏楼》诗云:“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李清照《题八咏楼》讲解、赏析
哈喽,大家好!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是《题八咏楼》;【作者】宋·李清照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李清照在诗中极大的抒发了她心忧国事,对收复失地的渴望,哀叹宋室之不振,其中【江山留与后人愁】,这一句是千古流传的名句,先来看一下...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注释】:八咏楼:在宋婺州(今浙江金华),原名元畅楼,宋太宗至道年间更名八咏楼,与双溪楼、极目亭同为婺州临观胜地。南国:泛指中国南方。十四州:宋两浙路计辖二府十二州(平江、镇江府,杭、越、湖、婺、明、常、温、台、...

谜语: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围三千里,气压林成十四...
乌龟。千年的王八万年的鳖,千古风流应该是乌龟;乌龟有壳,不随肉体消失,江山留与后人愁。乌龟是灵兽,早期是玄武的代称,是水神,也是北方之神,统管北方各州。

李清照是如何评价赵构的,写下了什么样的词句?
近来,笔者在研究“千古才女”李清照,正好李清照有一首诗表达了他对时事的态度,以及她对赵构的观点。那么,作为同时代的人,李清照是怎样看待自己的皇帝的呢?我们来看李清照晚年的一首诗,名字叫《题八咏楼》:“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什么意思呢?李清照...

李清照巾帼不让须眉的整首诗
深深的爱国之情喷涌出来,震撼人心。最后两句,诗人通过歌颂项羽的悲壮之举来讽刺南宋当权者不思进取、苟且偷生的无耻行径。题八咏楼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绍兴四年(1134年)九月,李清照避难金华,投奔当时在婺州任太守的赵明诚之妹婿李擢,在金华期间,李清照...

李清照诗词风格
题八咏楼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这是她寓居金华的一首写景诗,写景大气开阔,气吞山河,悲江山难守,留予后人去忧愁。这种江山之愁,世事之忧,并非粉饰,而是李清照本人的性格底色。所以从诗作方面来讲,李清照的男性气质表露无遗,但为何词作却“凄凄惨惨...

《题八咏楼》诗词鉴赏
《题八咏楼》是一首富有深意的诗词,通过描绘八咏楼的景色和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首先,从诗词的艺术手法来看,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意象和象征,将八咏楼的景色与个人的情感融为一体。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八咏楼的宏伟气势和壮丽景色,如“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

54乡土诗,词,对联
54乡土诗、词、对联 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登八咏楼赋词:“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易安居士的慷慨之歌堪称八咏楼之绝唱。1996年12月,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费孝通登八咏楼欣然赋诗:“婺水悠悠江上楼,易安飘泊不胜愁,万里江水今胜昔,八咏声韵倾神州。”唐代...

关于描写金华的诗句
《题八咏楼》 宋 李清照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八咏楼:在宋婺州(今浙江金华),原名元畅楼,宋太宗至道年间更名八咏楼,与双溪楼、极目亭同为婺州临观胜地。 宝婺观望金华山 (明·陈逢春) 中天楼阁倚金汤,北望芙蓉瑶草长. 云暗赤松犹住鹤,山馀白石已亡羊. 五...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链接

星空游玩网特别说明:本站文章来自互联网交流,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本站对其准确性和真实性作任何担保
© 星空游玩网 联系邮箱: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