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应县木塔的历史、周围环境、特色、故事 历史题:山西应县木塔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迹,下列表述有误的...

历史题:山西应县木塔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迹,下列表述有误的是:

选C。
因为这木塔是辽朝(契丹)建造的,不是北宋建统治者造的。

B。天生玩家酷选的答案是对的,只是没说到要点上。
本人观点:契丹民族建立大辽国,本来就是个封建国家了,非得用建木塔来体现契丹民族封建化的过程吗?根据资料: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难道建于那个年号就是那个国家建立的吗?那么金明昌六年增修完毕,就是大金国建立的木塔了,金国建木塔是为了体现了契丹民族封建化的过程,说不过去吧!~
木塔就算是是契丹大辽建立的,那也证明了:C、体现了北宋统治者对佛教的重视 ,大辽为了笼络北宋人心。别忘了那个时候是多个政权存在:北宋、西夏、突厥、大辽,难道只有北宋建立才能说明北宋统治者对佛教的重视吗?
另类资料:北宋的统治者为了避免武将专权的局面,采用了重文轻武的国策,道德上提倡忠孝,思想上以儒为主、释道并重。一方面,利用科举考试大量选拔文人,充实国家的管理;另一方面,一反后周毁佛政策,对佛教加以保护和利用。在统治者的大力倡导下,北宋建国不久,文化的发展,尤其是佛教文化的发展呈现出繁荣的强劲势头。
由于朝廷的扶植,宋代佛教寺院经济力量相当雄厚。寺院不但占有大量土地,而且拥有大量房产,据《宋史》卷一七七《食货上五?役法上》记载,寺院月收房租一万五千,季收粮食百石以上者,方才缴纳助役钱。黄州齐安的永兴寺,一次重修即耗费470万;扩修峨眉山普贤像耗资黄金3000两,东京建开宝寺塔“所费亿万计,前后愈八年”。
以上资料都能证明:C、体现了北宋统治者对佛教的重视 。(楼主可自己分析、琢磨下)

历史:

它建于公元1056年,并且在2016年的时候获得了世界吉尼斯记录——世界现存最高的木塔。应县木塔应县木塔全名为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县城内西北角的佛宫寺院内,是佛宫寺的主体建筑。

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它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是我国古建筑中的瑰宝,世界木结构建筑的典范。

释迦塔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全塔耗材红松木料3000立方米,2600多吨,纯木结构、无钉无铆。塔内供奉着两颗释迦牟尼佛牙舍利。

周围环境:

木塔位于寺南北中轴线上的山门与大殿之间,属于“前塔后殿”的布局。塔建造在四米高的台基上,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第一层立面重檐,以上各层均为单檐,共五层六檐,各层间夹设暗层,实为九层。因底层为重檐并有回廊,故塔的外观为六层屋檐。

各层均用内、外两圈木柱支撑,每层外有24根柱子,内有八根,木柱之间使用了许多斜撑、梁、枋和短柱,组成不同方向的复梁式木架。有人计算,整个木塔共用红松木料3000立方,约2600多吨重,整体比例适当,建筑宏伟,艺术精巧,外形稳重庄严。

山西应县木塔的特色:

木塔自建成后,历代名人挂匾题联,寓意深刻,笔力遒劲,为木塔增色不少。其中: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率军北伐,驻宿应州,登城玩赏时亲题"峻极神功";明武宗朱厚照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督大军在阳和(山西阳高县)、应州一带击败入塞的鞑靼小王子。

登木塔宴请有功将官时,题"天下奇观"。塔内现存明、清及民国匾、联 54 块。对联也有上乘之作,如"拔地擎天四面云山拱一柱,乘风步月万家烟火接云霄";"点检透云霞西望雁门丹岫小,玲珑侵碧汉南瞻龙首翠峰低"。

此外,与木塔齐名的是塔内发现了一批极为珍贵的辽代文物,尤其是辽刻彩印,填补了我国印刷史上的空白。文物中以经卷为数较多,有手抄本,有辽代木版印刷本,有的经卷长达30多米,实属国内罕见,为研究我国辽代政治、经济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山西应县木塔的故事:

著名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和他的妻子林徽因的故事。“沧州狮子应州塔,正定菩萨赵州桥”,就因为这一句谚语,梁思成就跑遍了整个北平的图书馆。但是没有找到一张图片。

他也不认识这儿的朋友,所以他做了个决定,写了一封地址不明确信投石问路。他把这封信寄到了“应县最高等的照相馆”,他想要有人帮他拍下木塔,并把照片寄给他。梁思成收到了照片以后十分的激动,便一个人跑来了应县去研究这个木塔了,从此应县木塔就走上了被保护的道路。

扩展资料:

山西应县木塔的传说:

折叠水火不侵

应县民间流传中,玉皇大帝为了保护鲁班的劳动成果,使木塔与岁月并存,便派火神爷和龙王爷分别送来了避火珠和避水珠。自此,木塔便可自行防火、防水。

洪水到了塔前便会绕过木塔向四面八方流去。有了避火珠,木塔从没遭过雷击,即使在战争年代,炮弹打在塔身上燃起大火也会在瞬间熄灭。

折叠灵芝草

木塔第六层的莲花顶周围长着一圈灵芝草,而且一年四季葱郁旺盛。传说慧能大师应梦把灵芝草采回宝宫禅寺,栽在木塔第六层顶的莲花座上。从此,这灵芝草年年旺盛,四季常青。

应州大地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们为了纪念慧能大师的这一功德,由名画家给他绘了一张图。 这图叫"采药图",原来藏在第四层佛像腹内。现在保存在应县文物管理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释迦塔



应县木塔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应县木塔应县木塔全名为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县城内西北角的佛宫寺院内,是佛宫寺的主体建筑。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它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是我国古建筑中的瑰宝,世界木结构建筑的典范。

中文名: 应县木塔
地理位置: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县城内西北角
别名: 应州塔,释迦木塔,应县释迦塔
所属地区: 山西

目录

佛宫寺释迦塔
建筑概况
设计成就
文化积淀
佛牙舍利大般涅盘经
应县古称应州
疑惑一
疑惑二
应县木塔结构
应县木塔千年不倒之谜
木塔减震设计超过现代
现代理论
地质基础坚硬
应县木塔民间传说鲁班的传说
莲花台下八力士
麻燕
灵芝草
透玲碑
宝塔放光
民间传言
应县木塔交通
保护状况
塔乡习俗佛宫寺释迦塔
建筑概况
设计成就
文化积淀
佛牙舍利 大般涅盘经
应县古称应州
疑惑一
疑惑二
应县木塔结构
应县木塔千年不倒之谜
木塔减震设计超过现代
现代理论地质基础坚硬应县木塔民间传说
鲁班的传说 莲花台下八力士 麻燕 灵芝草 透玲碑 宝塔放光 民间传言应县木塔交通保护状况塔乡习俗展开编辑本段佛宫寺释迦塔
应县木塔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俗称和简称:应县木塔,应州塔,释迦木塔,应县释迦塔 应县木塔
位置: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东北角。它与意大利比萨斜塔,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
编辑本段建筑概况
  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内西北佛宫寺内,俗称应
应县木塔景观(9张)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也是唯一一座木结构楼阁式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木塔位于寺南北中轴线上的山门与大殿之间,属于“前塔后殿”的布局。塔建造在四米高的台基上,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第一层立面重檐,以上各层均为单檐,共五层六檐,各层间夹设暗层,实为九层。因底层为重檐并有回廊,故塔的外观为六层屋檐。   各层均用内、外两圈木柱支撑,每层外有24根柱子,内有八根,木柱之间使用了许多斜撑、梁、枋和短柱,组成不同方向的复梁式木架。有人计算,整个木塔共用红松木料3000立方,约2600多吨重,整体比例适当,建筑宏伟,艺术精巧,外形稳重庄严。
  该塔身底层南北各开一门,二层以上周设平座栏杆,每层装有木质楼梯,游人逐级攀登,可达顶端。二至五层每层有四门, 山西朔州应县木塔(全景)
均设木隔扇,光线充足,出门凭栏远眺,恒岳如屏,桑干似带,尽收眼底,心旷神怡。塔内各层均塑佛像。一层为释迦牟尼,高11米,面目端庄,神态怡然,顶部有精美华丽的藻井,内槽墙壁上画有六幅如来佛像,门洞两侧壁上也绘有金刚、天王、弟子等,壁画色泽鲜艳,人物栩栩如生。二层坛座方形,上塑一佛二菩萨和二胁侍。三层坛座八角形,上塑四方佛。四层塑佛和阿傩、迦叶、文殊、普贤像。五层塑毗卢舍那如来佛和人大菩萨。各佛像雕塑精细,各具情态,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塔顶作八角攒尖式,上立铁刹,制作精美,与塔协调,更使木塔宏伟壮观。塔每层檐下装有风铃,微风吹动,叮咚作响,十分悦耳。
编辑本段设计成就
  应县木塔的设计,大胆继承了汉、唐以来富有民族特点的重楼形式,充分利用传统建筑技巧,广泛采用斗拱结构,全塔共用 斗拱54种,每个斗拱都有一定的组合形式,有的将梁、坊、柱结成一个整体,每层都形成了一个八边形中空结构层。设计科学严密,构造完美,巧夺天工,是一座既有民族风格、民族特点,又符合宗教要求的建筑,在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中可以说达到了最高水平,即使现在也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山西朔州应县木塔(局部)
  该塔设计为平面八角,外观五层,底层扩出一圈外廊,称为“副阶周匝”,与底屋塔身的屋檐构成重檐,所以共有六重塔檐。每层之下都有一个暗层,所以结构实际上是九层。暗层外观是平座,沿各层平座设栏杆,可以凭栏远眺,身心也随之溶合在自然之中。全塔高67.3米,约当底层直径2.2倍,比例相当敦厚,虽高峻而不失凝重。各层塔檐基本平直,角翘十分平缓。平座以其水平方向与各层塔檐协调,与塔身对比;又以其材料、色彩和处理手法与塔檐对比,与塔身协调,是塔檐和塔身的必要过渡。平座、塔身、塔檐重叠而上,区隔分明,交代清晰,强调了节奏,丰富了轮廓线,也增加了横向线条。使高耸的大塔时时回顾大地,稳稳当当地坐落在大地上。底层的重檐处理更加强了全塔的稳定感。   由于塔建在4米高的两层石砌台基上,内外两槽立柱,构成双层套筒式结构,柱头间有栏额和普柏枋,柱脚间有地伏等水平构件,内外槽之间有梁枋相连接,使双层套筒紧密结合。暗层中用大量斜撑,结构上起圈梁作用,加强木塔结构的整体性。塔建成三百多年至元顺帝时,曾经历大地震七日,仍巍然不动。塔内明层都有塑像,头层释迦佛高大肃穆,顶部穹窿藻井给人以天高莫测的感觉。头层内槽壁面有六尊如来画像,比例适度,色彩鲜艳,六尊如来顶部两侧的飞天,更是活泼丰满,神采奕奕,是壁画中少见的佳作。二层由于八面来光,一主佛、两位菩萨和两位胁从排列,姿态生动。三层塑四方佛,面向四方。五层塑释迦坐像于中央、八大菩萨分坐八方。利用塔心无暗层的高大空间布置塑像,以增强佛像的庄严,是建筑结构与使用功能设计合理的典范。 世界三大奇塔
与巴黎埃菲尔铁塔和比萨斜塔并称为世界三大奇塔。
编辑本段文化积淀
  木塔自建成后,历代名人挂匾题联,寓意深刻,笔力遒劲,为木塔增色
应县木塔景观(二)(16张)不少。其中: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率军北伐,驻宿应州,登城玩赏时亲题“峻极神工”;明武宗朱厚燳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督大军在阳和(山西阳高县)、应州一带击败入侵的鞑靼小王子,登木塔宴请有功将官时,题“天下奇观”。塔内现存明、清及民国匾、联54块。对联也有上乘之作,如“拔地擎天四面云山拱一柱,乘风步月万家烟火接云霄”;“点检透云霞西望雁门丹岫小,玲珑侵碧汉南瞻龙首翠峰低”。此外,与木塔齐名的是塔内发现了一批极为珍贵的辽代文物,尤其是辽刻彩印,填补了中国印刷史上的空白。文物中以经卷为数较多,有手抄本,有辽代木版印刷本,有的经卷长达30多米,实属国内罕见,为研究中国辽代政治、经济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编辑本段佛牙舍利
  在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内,供奉着两颗为全世界佛教界尊宗的圣物佛牙舍利,它盛装在两座七宝供奉的银廓里,经考证确认为是释迦牟尼灵牙遗骨。 佛牙舍利
  公元前486年(对佛灭年代有公元前489、 487、486、484、483、482、478、477诸说),释迦牟尼涅盘,享年80岁,佛灭度后,共留下七颗佛牙舍利。   今日之佛教界,对释迦牟尼荼毗后究竟留下多少颗佛牙,看法不一。一说是佛灭度后留下四颗佛牙,另一说是佛灭度后留下七颗佛牙。   佛入灭后,究竟留下多少颗佛牙?而各方争论的依据又是什么呢?   研读过佛经的人都知道,有关佛牙的记载出自《大般涅 盘经》。而《大般涅盘经》共有三个版本。第一个版本为东晋法献所译《大般涅盘经》(三卷);第二个版本共有三个译本:第一个译本为北凉天竺三藏昙识译《大般涅盘经》(四十卷),第二个译本为宋代沙门慧严等依泥洹经加之《大般涅盘经》(三十六卷),第三个译本为东晋平阳沙门法献译《佛说大般泥盘经》(六卷);第三个版本为《大唐南海波凌国沙门若那跋陀罗译《大般涅盘经》(后分卷上下)。   上述三个版本都称为《大般涅盘经》,都是记载释迦牟尼如何涅盘的经典,前二个版本并未提及佛灭度后留下佛牙,只有在第三个版本即南本《大般涅盘经》(后分卷上下)的卷下的《圣躯廓润品第四》记载有释迦牟尼荼毗后留有佛牙:
大般涅盘经
  尔时帝释,持七宝瓶及供养具至荼毗所,其大火一时自然灭尽。帝释即开如来宝棺欲请佛牙,楼逗即问:“汝何为耶?”答言“欲请佛牙还天供养”。楼逗言:“莫辄自取,可待大众尔乃共分。”释言“佛先与我一牙舍利,是以我来火即自灭。”帝释说是语已即开宝棺,于佛口中右畔上颌取牙舍利,即还天上起塔供养。尔时有二捷疾罗刹,隐身随释,众皆不见。盗取一双佛牙舍利。尔时城内一切士女大众,即一时来欲争舍利。楼逗告言:“大众当知待且安详,如佛所说,应当如法共分供养。”尔时城内士女一切大众,不闻楼逗所言。乃各执持矛槊弓箭刀剑、槊一切战具,各自庄严欲取舍利。尔时城内大众即开佛棺,兜罗白 颤毛宛然不烧。大众见已复大号哭,流泪盈目,各将所持悲哀供养,深心礼拜流泪长跪,同说偈赞。   尔时世尊大悲力故,碎金刚体成末舍利。惟留四牙不可沮坏。尔时大众既见舍利不复重悲哀,以其所持流泪供养。   通过上述版本引文,我们知道,佛灭度后,共留下七颗佛牙舍利。即佛火化前,留给世界三颗佛牙,一颗为帝释天请走,两颗为捷疾罗刹盗走;佛火化后,在金刚体碎为末舍利后又留下四颗佛牙。这就是说天上地下一共有七颗佛牙舍利。   翻遍浩如烟海的佛教典籍,称一双佛牙者唯南本《大般涅盘经》一处,可见此一双佛牙有着不可分离的应缘。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发现的两颗佛牙舍利,应该就是南本《大般涅 经》中记载的捷疾罗刹所隐身盗取的一双佛牙。   从历史典籍中看,《佛祖统计》卷五十三、《宋高僧传》唐道宣律师传记等都有北天佛牙 记载此事的内容。“唐宣律师在西明寺行道,北天王太子以捷罗刹所授佛牙上于师”,道宣律师一直保存供奉着这一稀世珍宝佛牙舍利,并在他三十五岁那年参访游历山西时将一双佛牙赠予雁门关外军事重镇应州金城。民间文学典籍中哪咤之父托塔李天王手中所托宝塔被说成是应县宝塔,古老相传,也应缘示现出一双佛牙舍利与应县佛宫寺释迦佛塔的缘源关系。从此,这片“漠北之名区,要服之大藩”的“云中首郡”就变得深厚驳杂,风彩华章,为这片孕育出中华民族大融合的生命轨迹提示出梵天的真如之理。
应县古称应州
  古今应县文人都曾多方考据其地名的历史源缘。明田蕙曾解释说是雁门龙首两山呼应而得名,显然是穿凿附会。佛经上说佛陀圣物“上应天道,下应群萌,实为应地”。“天道、群萌”意为天上神祗、地上众生,佛陀遗骨灵牙示现之地,就是“应地”。应县古称“应州”的由来,当此无二。一双佛牙于“应地”应县重现人间,在此显示出殊胜之因缘,应县必然是世界之应县,释迦塔当然是佛陀瑞现世界的唯一道场。   如果你有机会观瞻过国内各寺院供奉的佛牙,会发现它的大小,形状都明显与现时人类的牙齿有所不同,人们为此难免会产生困惑,释迦牟尼佛不也是2500年前古印度迦比罗卫国的太子吗?怎么佛祖的牙齿会同我们的牙齿有这么大的差异呢?
疑惑一
  这真是佛陀的灵牙吗?佛陀的灵牙为什么会有这么大,而形状又同人牙有这么明显的不同?当然,所有带有疑问的人们也自然会想到,如果古人是用别的动物牙齿来代替,那么为什么不选择用垂手可得的人的牙齿来代替呢?   其实,佛经上对此有明确的记载:经书上讲,佛祖宝相庄严,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在“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中,有关于“佛牙”应有以下“三相”和“二好”。   其“三相”是:   1.二十二相:四十齿相   2.二十三相:诸齿齐密相   3.二十四相:牙呈油浸白黄相   “二好”是:   1.三十四好:齿方整鲜亮   2.三十五好:牙长光洁
疑惑二
  佛牙能有这么长吗?佛经上又说释迦牟尼佛是丈六之身,也就是说佛陀身高是现代人身高的4.5倍。释迦牟尼的“牙齿”比正常人多了八颗,上下颌各是二十颗。其牙相的特征应该是方形柱状端面平整,比例是1∶0.014。由此我们大此可以计算出佛牙的长度应该在6—8公分之间。   从“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记载来分析,有关佛牙的“一相”、“一好”是说佛的牙齿呈“黄白相,方形柱状,光耀晶莹”。   又因为佛陀有四十颗牙齿,上下各二十颗,其端面必然平整光滑,否则佛的嘴会合不扰而显怪相。   按佛教经典来理解,佛陀留下的灵牙,会在牙根牙槽、牙身上生长出细粒舍利子。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迦湿弥罗国》记载玄奘法师在西天印度曾朝拜过佛牙,其佛牙长三寸、油浸鲜亮、熠熠生辉。   依据佛教经典和历史记载,应县佛宫寺释迦塔珍藏的两颗佛牙,如法如律,其色泽、大小、形制完全同佛教经典记载相一致。正如台湾大德高僧,非洲佛教导师慧礼法师所说的那样:“建塔之前,必先有登地大菩萨应现于世,以种种方便,呼引众生,始能建塔”。   《诗经》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应县佛宫寺释迦塔的一双佛牙,千百年来在人们心目中如高山、如景行(大道),要瞻仰,要身体力行。临应地而生善意,瞻佛牙而生善心。对于每一个朝圣者来说,生命的意义不正在于此吗?
编辑本段应县木塔结构
  应县木塔是中国现今绝无仅有的最高、最古老的重楼式纯木结构塔,全塔高67.3米,比有名的北京白塔还要高16.4米。塔身共分五层六檐,如果加上内里四层暗层 山西朔州应县木塔(局部)
,也可以算是九层。此塔建于辽代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至今已历940多年,虽历经了狂风暴雨、强烈地震、炮弹轰击(塔身上弹痕累累,可以看见嵌进去的弹头),仍然屹立。它全靠斗拱、柱梁镶嵌穿插吻合,不用钉不用铆,以50多种斗拱的垫托接联砌建而成。古人解决建筑问题的技术之高,连现代人也觉得不可思议。如塔底层回廊外檐由24根木柱支撑,在静止时下层每根柱负荷120吨,可是柱下石础根本没有巢臼,木柱断面直接平立于石础之上。据说有好奇者,曾经用两手执一根细绳,把它从石础和木柱间横过。所以,民间就有24根木柱轮流间歇的传说。全塔装有木质楼梯,可逐级攀登至各层,每登上一层楼,都有不同的景观。在第三层的一副银槛联写得好:‘放眼欲穷千里目,抠衣试上六层来’;三层外槽东面西侧木联上书:‘俯瞩桑乾滚滚波涛萦似带,遥临恒岳苍苍岫嶂屹如屏’,道出了周围令人心旷神怡的山川林木景色。 最特别的是,这座塔内供奉的佛像非常大,造像技艺很高。第一层的释迦牟尼佛像,高达11公尺,在塔内仰望,更觉雄伟无比。周围是金刚、天王、弟子、供养人的壁画,笔法细腻传神,为辽代特有的绘画风格。 第二层由于八面来光,豁然开朗,一主佛、两位菩萨和两位协从排列,姿态生动。第三、四、五层也都供有佛像的菩萨像,层层的造像不同,构筑各异。这座佛塔在中国的无数宝塔中,无论建筑技术、内部装饰和造像技艺,都是出类拔萃的。
编辑本段应县木塔千年不倒之谜
  作为世界上最高、最古老的木结构佛塔,应县木塔高67.31米。据考证,在近千年的岁月中,应县木塔除经受日夜、四季变化、风霜雨雪侵蚀外,还遭受了多次强地震袭击,仅裂度在五度以上的地震就有十几次。   据史书记载,元大德九年四月,大同路发生6.5级强烈地震,有声如雷,波及木塔。元顺帝时,应州大地震七日,塔旁舍宇皆倒塌,唯木塔屹然不动。近代,邢台、唐山、大同、阳高一带的几次大地震,均波及应县,木塔大幅度摆动,风铃全部震响,持续一分多钟,过后木塔仍巍然屹立。无情的雷击、陈年累月的塞外狂风,都曾给木塔施加淫威,兵荒马乱,战火硝烟,也曾使木塔伤筋动骨。1926年军阀混战时,木塔曾中弹200余发,至今弹痕可见。然而木塔坚强不屈,仍傲然挺立、直刺云天。   建筑结构的奥妙、周边环境的特殊性,加上人为保护的因素,木塔千年不倒,存在着一定的合理性。   古代工匠们实践了千年后的现代建筑理论   从30年代开始,中国许多专家学者就对木塔千年不倒之谜进行了潜心研究和探索。
  传说,应县木塔夜间有放光现象。远古有过,近代也有过。可是塔内一没灯、二没火;木塔周围,也是一片漆黑,既没有灯光的照映,也没有火光的反射,可是人们总说塔内夜间放光。   又有人说,木塔夜间放光总是在修理木塔之后才有的现象。据说,明代和清代时斯塔内放光,就是木塔大修理之后的现象。清代中期,还为塔内放光挂了匾,匾名:“慈光远照”,清代晚期,也为塔内放光挂了匾,匾名:“奎光普照”。近年间,有的人在夜间看到塔内放光,也许是由于经常修理木塔的缘故吧。   人们都说,木塔夜间放光,是吉祥的预兆每次放光后,不是风调雨顺,就是由灾年变丰年,或者由兵荒马乱变国泰民安。人们便认为,这种好的报应是修理木塔后,佛祖给的恩赐。因此,人们有了灾难的时候,总想修修木塔,把希望寄托在佛祖的恩赐上。据说清代有一年旱象严重,快六月了,不见一点雨,种下的上不来,上来的也死了。于是人们提倡修塔。果然修塔之后,塔内夜间放了光。接着不大不小的雨下了几天,人们又求了个好年景。   木塔夜间放光,到底是怎么回事?据说,清代晚期,宝宫禅寺的慧能大师在塔内深夜放光通明之后,他整天在佛前念经。三天后的夜间,释迦牟尼托梦给他,说应州人信佛虔诚,经常上布施,修葺佛殿,应该给人们好的报应,同时在报应之前要让人们有所觉察,便在塔内放颗夜明珠。所以每当木塔修理完毕,宝塔就会放光。
民间传言
  应县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应县木塔有三颗宝珠:避火珠,避水珠,避尘珠。这三颗宝珠分别安放在释迦牟尼塑像最高贵的部位,从此,塔内一片佛光宝气,木塔可以自行防火、防水、防尘。   避火珠是说天空打雷,炮火袭击,木塔一概没有失过火,是有避火珠把火逼走了;避水珠是说原来应县城四个角都有水,可是到了塔底下就没有水,这座塔寺也不下沉,是避水珠起了作用;木塔上面一直没有尘土,就是说一有尘土,避尘珠就把尘避走了,所以塔上干净。   有了这三颗宝珠,木塔才安然无恙,屹立千年。   白云苍鹰,岁月悠悠。不管科学解释,还是民间传说,这座近千年屹立不倒的木塔在应县人民心中已经成了当地的保护神,他们以木塔为骄傲,以木塔为荣耀,更以木塔的文化艺术魅力为核心打造世界级经典旅游品牌。

山西应县木塔的历史、周围环境、特色、故事
历史:佛宫寺释迦塔,建于公元1056年,至2016年荣获世界吉尼斯记录,成为世界现存最高的木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西北角的佛宫寺院内,这座塔不仅是佛宫寺的主体建筑,也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被誉为我国古建筑的瑰宝,世界木结构建筑的典范。释迦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

应县木塔几层
应县木塔,是位于中国山西省朔州市应县的一座古建筑,也是世界最古老的木塔之一。木塔,是中国传统寺庙建筑的代表之一,以其优美的造型和独特的结构被誉为木构件建筑的“明珠”。2. 木塔的历史 木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当时的建筑师采用木材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设计出了一座木塔。经过数百年的传承...

应县木塔景区有哪些吸引你的地方?
自然景观:应县木塔周围环境优美,四季变化各有特色。春天花木繁茂,夏天绿树成荫,秋天层林尽染,冬天银装素裹,每个季节都能给人带来不同的视觉享受。人文氛围:应县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县城,保留了许多传统的民居和古街,游客在参观木塔的同时,还可以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品尝地道的山西小吃,感受淳朴的...

应县木塔景区有哪些吸引你的地方?
自然景观:应县木塔周围环境幽静,四季景色各异,尤其是春季花开时节,塔周围的樱花、桃花等竞相绽放,与古朴的木塔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秋天时,满树的黄叶与古塔相映成趣,别有一番风味。人文体验:应县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小城,除了木塔外,还有许多其他的文物古迹和传统手工艺品。游客在这里可以体验到...

应县木塔的特点及简介
应县木塔,又称佛宫寺释迦塔,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建筑结构和高度的世界纪录,成为世界建筑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以下是应县木塔的简介及其特点的详细介绍。1. 应县木塔简介 位于中国山西省应县的应县木塔,始建于辽代统和四年(公元1056年),竣工于金代大定二十三年(公元1195年)。这座木结构塔身高...

应县木塔的特点及介绍
应县木塔,又称佛宫寺释迦塔,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价值,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以下是应县木塔的几个主要特点和介绍:1. 历史背景:建于辽代公元1056年,竣工于金代公元1195年,应县木塔是中国现存最古老且最高的一座木结构塔,高67.31米,被誉为世界最高木塔。2. 建筑结构:佛宫寺释迦塔...

“应县木塔”的简介有哪些?
应县木塔一般指释迦塔,释迦塔全称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西北佛宫寺内,俗称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宋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南宋庆元一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景区。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

应县木塔的导游词范文
山西的应县木塔,俗称天柱,原名为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应县城佛宫寺内。 应县木塔浑厚、高大、粗犷,是享有盛名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相传,寺内木塔是辽代兴宗皇帝为他心爱的把子观赏美景而修建的,也有的说是兴宗皇帝为让他的王公大臣观战而修建的。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它...

应县木塔景区有哪些吸引你的地方?
艺术价值:木塔内部有精美的佛像和壁画,这些艺术品反映了当时的宗教信仰和审美风格,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自然景观:应县木塔所在的应县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周围有山川河流,四季分明,特别是春秋两季,风景如画,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优美的游览环境。文化体验:除了木塔本身,游客还可以参观...

中国最古老的木塔
应县木塔的推荐理由包括:1. 作为世界上现存最高、最古老的木构塔式建筑,它具有无与伦比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2. 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彰显了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技术的精湛。3. 塔内壁画和雕塑展现了古代佛教文化的丰富内涵。4. 周边的历史文化遗迹,如佛宫寺、辽代砖塔等,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历史探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链接

星空游玩网特别说明:本站文章来自互联网交流,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本站对其准确性和真实性作任何担保
© 星空游玩网 联系邮箱: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