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灵隐寺那三生石的传说?或者故事? 杭州市分几个区

杭州市分几个区

截至2018年,杭州下辖10个区、2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10个区分别是为拱墅、西湖区、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滨江区、萧山区、余杭区、临安区、富阳区。下属县市为淳安县、桐庐县、建德市。
1.上城区
上城区位于杭州市中部偏南,东临钱塘江,西贴西湖,南枕玉皇山。总面积26.06平方千米。是杭州中心城区之一,也是南宋皇城所在地,是杭州商贸旅游中心、文创中心。是浙江省面积最小、单位GDP最高的城区。上城区辖6个街道,共有54个社区,总人口35.13万人。
2.下城区
下城区地处杭州市城区中心,北依京杭古运河,南濒秀丽的西子湖,西靠省委、省政府驻地、北靠市委、市政府驻地,东临古城河贴沙河。总面积29.33平方千米[1] ,总人口52.61万人(2010年),辖八个街道,区政府驻文晖路1号。
3.江干区
江干区隶属于浙江省杭州市,是杭州最古老的城区之一,位于杭州大都市东部,面积200.00平方千米。
4.拱墅区
拱墅区,位于京杭大运河的最南端,是杭州中心城区之一,杭州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因旧时境内以最古老的拱桥拱宸桥和最繁华的湖墅地区而各取一字得区名。全区面积69.25平方千米。
5.西湖区
西湖区隶属于浙江省杭州市,位于杭州市区西部,是中共浙江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机关所在地。
6.滨江区
滨江区是浙江省杭州市下辖的一个区,位于钱塘江南岸,原属浙江省萧山市,1996年12月12日由原萧山市西兴镇、长河镇、浦沿镇三镇成立,滨江区东面与南面与萧山区相临。[1] 全区面积72.22平方千米。
7.萧山区
萧山区是浙江省杭州市市辖区,位于浙江省北部、杭州湾南岸、钱塘江南岸,地处中国县域经济最为活跃的长三角南翼,东邻绍兴市柯桥区,南接诸暨市,西连富阳区,西北临钱塘江,与杭州主城区一江之隔,北频杭州湾,与海宁市隔江相望,陆域总面积1417.83平方千米。
8.余杭区
余杭区地处杭州市区西、北部,位于杭嘉湖平原和京杭大运河的南端,是长江三角洲的圆心地,是“中华文明曙光”──良渚文化的发祥地,素称“鱼米之乡,丝绸之府,花果之地,文化之邦”。余杭区总面积1228.41平方千米,辖6个镇、14个街道,截止2016年末,全区户籍人口98.46万人。
9.富阳区
富阳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西南角,古称富春,杭州市辖区。与西湖区、萧山区、余杭区接壤,距武林广场32公里。富阳辖区总面积1821.03平方千米,辖5个街道、13个镇、6个乡,户籍人口67.16万(2016年年末),富春江横贯全境。2016年富阳区生产总值697.4亿元,2016年财政总收入97.2亿元。
10.临安区
临安区是杭州市辖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地处浙江省西北部天目山区,东邻余杭区,南连富阳区和桐庐县、淳安县,西接安徽省歙县,北接安吉县及安徽省绩溪县、宁国市。临安区境东西宽约100千米,南北长约50千米,总面积3118.77平方千米;辖5个街道13个乡镇298个行政村。区人民政府设在锦城街道。

扩展资料
50年代以后,杭州的区域范围经历了不断变化。先是将原有的八区改名为上城区、中城区、下城区、江干区、西湖区、艮山区、拱墅区、笕桥区;其后,艮山区并入下城区,笕桥区并入江干区,中城区大部分并入上城区,小部分并入下城区。
1958年4月杭县撤销作为杭州市郊区,1960年1月建立钱塘联社,1961年3月余杭县并入杭州钱塘联社,成立新的余杭县。
1990年初,半山区又与拱墅区合并,成立新的拱墅区。
1994年,杭州升格为副省级城市。
1996年12月12日,杭州市新设立滨江区。属县则有萧山、桐庐、余杭、临安、建德、富阳、淳安七个县(市)。
2001年3月12日,杭州市政府正式宣布,经国务院和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萧山市和余杭市,同时设立萧山区和余杭区,与杭州市原6个区一起构成一个新杭州,调整后的杭州新市区由原来的6个区增加到8个区。
2014年12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富阳市,设立杭州市富阳区。富阳区成为杭州市第九个市辖区。
2016年10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和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杭州市人民政府驻地由拱墅区环城北路318号迁至江干区解放东路18号。
2017年8月10日, 浙江省人民政府正式签发《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杭州市部分行政区划的通知》,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浙江省调整杭州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7〕102号)精神,撤销县级临安市,设立杭州市临安区,以原临安市的行政区域为临安区的行政区域,临安区人民政府驻锦城街道衣锦街398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杭州 (浙江省省会、副省级市)

1、唐代隐士李源,住在慧林寺,和住持圆观交好,互为知音。两人相约去四川峨眉山游玩,圆观想从道长安,从北部陆路入川。在李源的坚持下,两人从从长江水路入川,在路上河边遇到一个怀孕三年的孕妇。

圆观看到这个孕妇就哭了,说他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不愿意走水路,因为他注定要做这个妇人的儿子,遇到了就躲不开了,他和李源相约在13年后杭州三生石初相见。当晚圆观圆寂,孕妇也顺利产子。

十三年后,李源如约来到三生石,见到一个牧童唱到“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莫要论;惭愧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李源与之相认,牧童说他就是圆泽,但是尘缘未了,不能久留,然后就离去了。

2、相传女娲在补天之后,开始用泥造人,每造一人,取一粒沙作计,终而成一硕石,女娲将其立于西天灵河畔。此石因其始于天地初开,受日月精华,灵性渐通。不知过了几载春秋,只听天际一声巨响,一石直插云霄,顶于天洞,似有破天而出之意。

女娲放眼望去,大惊失色,只见此石吸收日月精华以后,头重脚轻,直立不倒,大可顶天,长相奇幻,竟生出两条神纹,将石隔成三段,纵有吞噬天、地、人三界之意。女娲急施魄灵符,将石封住,心想自造人后,独缺姻缘轮回神位,便封它为三生石,赐它法力三生诀,将其三段命名为前世、今生、来世,并在其身添上一笔姻缘线,从今生一直延续到来世。

为了更好的约束其魔性,女娲思虑再三,最终将其放于鬼门关忘川河边,掌管三世姻缘轮回。当此石直立后,神力大照天下,跪求姻缘轮回者更是络绎不绝。



扩展资料

三生石位于杭州三天竺法镜寺后之莲花峰东麓,是清初古吴墨浪子《西湖佳话》中所言“西湖十六遗迹”之一。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爱情——宝黛的爱情就是从三生石畔的前生开始的。

该石高约10米,宽2米多,峭拔玲珑。石上刻有“三生石”三个碗口大小的篆书及《唐圆泽和尚 三生石迹》的碑文,记述“三生石”之由来。

石上多唐、宋时的题词石刻,大多已不可辨认,只有元至正元年(1341年)秋九月太史杨瑀、翰林张翥等人的题词仍清晰可见。

三生石是一种泥质石灰岩,呈褐红、朱红、玄黄、土黄等色。三生石产于孔子故里曲阜城北的九仙山上,其质地柔软、文理精腻,山体前面的三生石为褐红色,称为三生石阳石,经打磨抛光之后可现类似于木纹的图案或黑点点缀,所以又有石中紫檀的美誉。

而山背面的石头多呈玄黄色或土黄色,被称为三生石阴石,阴石亦有黑色天然画面装点,大块儿石头经打磨后可构成高山流瀑、古木枯枝、飞禽走兽、风流人物等图案,清晰逼真,各得其妙,有水墨画的清高淡雅。三生石中含有朱砂、石英、方解石、辉锑矿、地开石、高岭石等成分。

“三生”源于佛教的因果轮回学说,而三生石又产于儒家思想创始人孔子故里的九仙山上,传说中的缘池仙翁又为道家的代表。中国的宗教文化经过长期的演变之后,儒、道、 释三家已经互相渗透、互相同化,某种程度上已经“三教一体”了,所以,三生石更是一种灵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生石



在杭州灵隐飞来峰和莲花峰脚下,三天竺法镜寺后的密林深处静静耸立着几块不起眼的大石头,这就是佛教传说中的“三生石”。三生是佛教用语,指的是人的前生,今生和来生。其中一块刻有:唐圆泽和尚
三生石迹
的碑文。碑文讲述了一段生死之交,感人至深的故事。
故事最早见于《太平广记》:唐朝名士李源与洛阳惠林寺的圆泽和尚是知音,一次两人同游峨眉山,途中圆泽辞世,死前与李源约定十三年后的中秋之夜相见于杭州的天竺寺外。十三年后李源信守诺言,专程赴杭州践约,见一牧童骑牛而至,口唱竹枝词:“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临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然后牧童消失在茫茫月夜。
后来“三生石”发展成为恋人们“缘订三生”的必到之地。
三生石地址在:过了三天竺法镜寺有一石桥,过桥一百米有岔路,往左走五十米,再往左走二十米爬上一个土坡,往右走到山脚下就是的,现在三生石前面正在施工造房子。要去的朋友抓紧时间去啊。

三生石上旧精魂
文 / 甸甸

编者按:缘定三生的一块石,多少人梦寐以求。前生今世的因果,或许没人说得清。三生石上旧精魂,倒是人格的魅力大些。

此石当襟尚可扪,石旁斜插竹千根。
清风不改疑圆泽,素质难雕信李源。
驱入烟中身是幻,歌从川上语无痕。
两言入妙勤修道,竹院云深性自存。

上面这首《三生石》诗系明代的袁宏道所写,写的是杭州灵隐与下天竺法镜寺之间那块"三生石"的故事。这则故事古老而伤感:话说唐时洛阳名士李源,字子澄,是一位学富五车的饱学之士。其父名李橙。唐玄宗末年,发生安禄山之乱,李橙死于乱军之手。李源见父亲已死,悲痛万分,复见世事纷扰,遂绝意仕途,发愿为父守孝,至死一不为官二不娶妻。就到惠林寺隐居起来,渐渐地,发现寺中僧人圆泽颇有文才,为人又纯正,故结为莫逆之交。闲时,两人游山玩水,追古寻幽,遣兴抒怀,常有诗词歌赋相和。

有一次,两人同游峨嵋山。李源本想从荆州沿三峡到峨嵋山。圆泽觉得这样不好,认为从首都长安斜谷路过去更为方便。李源坚决不答应,说:"我已下决心谢绝人世,更无追求仕途的欲望,岂可再提到什么京师长安呢!"

圆泽沉默良久,说:"行止本不由人定,那就随你所愿吧。"于是两人从荆州入四川。路过南浦这个地方时,他们看见一位妇女,背负瓦瓮在汲泉水。只见她外穿旧衣,内着锦裆,身怀六甲的样子。圆泽平静地对李源说:"她就是我要托身转世的所在。"

李源不明白圆泽的话,忙问:"你说什么?"

圆泽说:"这位妇人姓王,我本该成为她的儿子,已经怀了三年了,因为我迟迟不来投胎,所以她一直做不了母亲,养不了儿子。今天既然遇上了,看来已无法躲避。你当念佛号助我速生。"

圆泽香汤沐浴后,对李源说:"我与你交往深厚,彼此知心,今天大限已到,就此别过。三天之后,你要到我投身的家里来,那时正在为新生儿沐浴。新生儿就是我的再生,我那时将以笑为验。还有请你记住,十三年后,我们还会在杭州灵隐天竺相见。"

李源知道圆泽所说非妄,心生悲戚之心,不得不与圆泽诀别。圆泽说罢趺跏坐化了。那边厢王姓妇女生下了儿子。三日后,李源依嘱到圆泽投胎的家里看他,果然,那小儿正被沐浴着,他见李源来,冲着他咧开嘴笑起来。

自从圆泽转世后,李源无心去峨嵋山,返身隐居于惠林寺。于日升月落之间,十三个春秋过去了。李源不忘旧约,只身从洛阳前往杭州,欲在灵隐天竺与圆泽相会。天竺道上,观不尽诱人景色,听不尽溪泉淙淙。但李源无心赏景,他只想看到前世的好友圆泽。边走边想:他真能践约吗?他还像自己那样记住今天这个日子吗?他会不会早忘了十三年前的盟约了?可他一刻都不敢忘!心心念念记着这个前世今生的约,圆泽会不会因为隔了世而淡忘了呢?来到葛源亭畔,正在寻思间,只听有人在隐隐约约地叫喊他:"李源,李源!"

他源循声望去,只见涧水对岸,有一牧童,梳着菱髻,骑在牛背上,唱着竹枝词,一见是他,便朝他挥手相喊:"李源,李源!"李源仔细一看,发现这牧童形貌酷似前世的圆泽,便知圆泽是真的守约的。转世为牧童的圆泽坐在牛背上,对着他唱了一首竹枝词:

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用论。
惭愧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

李源知道圆泽虽身是隔世之身,然旧日性情没有变,一时间百感交集,晃似前世的圆泽朝他走来了,他问:"你身体好吗?"

圆泽笑着说:"李公,你是个守信用的人!可惜你的尘缘未了,我们无法再续前缘了,请你继续勤加苦修。"说完又唱道:

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
吴越山川寻已遍,却回烟棹上瞿塘。

唱罢,牧童拂袖隐入烟霞而去。

故事到此,嘎然而止。余音缭绕,悲凄哽咽。人世难得一知音,高山流水,心心相印。谁知在最不能离别的情况下,生生地永诀了。此情此意何以堪!何以遣!好不容易捱到十三个年头,相约会面的日子终于来了,谁知此身已非彼身,一转眼已成百年身了!人是故人,身已非他,话是故人语,却凄凉难抑: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阴阳两世人,自然走不到一块。心向往之,而身不能至。一方隐入烟霞而去,另一方多了一层悲凉与伤感。三生盟约,却只能一生受用!

有人看了这个故事,会问:明明是两生,如何说成三生?有两种见解或者说法:其一是,所谓的"三生",即指李源见的第一次是圆泽的本身,第二次见的是圆泽的后身,第三次见的则是圆泽化入烟霞而去的化身;其二是,李源与圆泽相见不过两生,就是前身与后身。根据宋赞宁禅师的解释,圆泽后来又为比丘,故称三生。这个解释有些牵强,但可列为一说。然不管如何,三生石的名称就这样定了下来。

从这个故事来看,好象"三生石"这个名称是从唐朝开始叫起来的。而其实,远在此之前,就已存在了。南朝诗谢灵运曾写过一首《三生石》诗,诗存于《灵隐寺志》,诗曰:

四城有顿踬,三世无极已。
浮欢昧眼前,沉忧贯终始。
壮龄缓前期,颓年迫暮齿。
挥霍梦幻顷,飘忽风雷起。
良缘殆未谢,时逝不可俟。
惊拟灵鹫山,尚想祗洹轨。
绝溜飞庭前,高林映窗里。
禅室栖空观,讲宇析妙理。

这说明三生石在谢灵运时早就存在了,并非从唐朝开始。李源在历史上实有其人,《太平广记》载有他的事迹。这则故事可能是后人根据佛教因果轮回的实质,将石三生与李源的事迹牵附在一起,演变出这么一个故事来。如同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把两个朝代的人或事牵扯到一块儿,演化出一个千古悲剧来一样。

原来的故事说的是两位男人之间的深厚友谊与隔世之约。其实到了后来,三生石的意义已成情人间的盟誓证物了。一对有情人,站在"三生石"前,定会许下三生盟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愿望是美好的,誓言是感人的,但海誓山盟如同窗前的浮云,一转眼就飘过去了。当一身孤寂再次来到三生石前,轻轻抚摸着那块字迹模糊,经风历雨的石头,不就是抚摸自己心灵上因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而留下的伤痕么!一段千古佳话,比附于一块普通的石头之上。而这块石头躺在乱草丛中,几被枯叶覆盖住。举目四顾,一派萧瑟,寒鸦点点处,无有人影。是不是再也没有人相信"三生石"的盟约了?是不是千古爱情没有了可以践约的所在——一块普通石头不足以动人心魄?是不是所有的"海枯石烂"成了"海誓山盟"的终结之所?当初圆泽化入烟霞,把李源十三年的美好期待都打破了:辛辛苦苦等待来的相见,却是如此之结局!令人想起"相见争如不见"的诗句来。圆泽唱着"却回烟棹下瞿塘"就不知所终了,可见得有情人再见容易相处难。"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许得几世呢?恐怕连一世都难呢!

面对这块普通却不甚平凡的石头,人们禁不住要问:人间真的有轮回吗?情人之间真有因缘之说吗?如若有,那么,何以会在诺言面前毁了约;何以会情人反成了仇人?"三生石"的故事越精彩越迷离,后人的疑惑就越稠密。今人张春耘先生到过三生石前,回去之后写了首诗:

山前庙后独愁索,哲学自己陷迷惑。
不知前世谁是我,此生过后又为何!
生老病死痛折磨,更有相思无人说!
人有一辈苦已多,怎堪三生为践约!
三生石前问一声,人间哪里修正果!

问石石不语,问山山无声。惆怅东栏一枝雪,人生看得几清明?于恍惚之间,一阵钟声剪空而来,不落言诠地划破心中的迷团,好似佛祖从远处传来声音:情是妄念,四大皆空,万物皆无。
所以,面对三生石,说什么便都是云烟一朵了。

杭州三生石在那个庙里面
杭州三生石位于杭州市西湖区天竺路112号法镜寺内。三生石”位于杭州西湖的灵隐寺,寺中三生石的传说,代表了“前世、今世、后世”的三生石。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爱情——宝黛的爱情就是从三生石畔的前生开始的。三生石位于杭州三天竺法镜寺后之莲花峰东麓,是清初古吴墨浪子《西湖佳话》中所言“西湖十六...

我还想起来了,所说的三生石的故事中"三生"也各有所指吧?哪三生啊?还是...
大概是在冯梦龙的“三言”中,我最早知道“三生石”的故事。也许是西湖人文景观太丰富了。“三生石”在杭州是没有任何名气的,问了好几位杭州朋友,竟也不知“三生石”究竟在何处。好在天竺倒是常去游览的,我想附近居民总该知道吧!7月的一天,我终于在三天竺(法镜寺)后右侧的一块废弃的茶园寻...

三生石,彼岸花的由来
上面这首《三生石》诗系明代的袁宏道所写,写的是杭州灵隐与下天竺法镜寺之间那块“三生石”的故事。这则故事古老而伤感:话说唐时洛阳名士李源,字子澄,是一位学富五车的饱学之士。其父名李橙。唐玄宗末年,发生安禄山之乱,李橙死于乱军之手。李源见父亲已死,悲痛万分,复见世事纷扰,遂绝意仕途,发愿为父守孝,至...

三生石在哪个地方?
三生石位于杭州西湖的灵隐寺。三生石位于杭州西湖的灵隐寺。寺中三生石的传说,代表了前世今世后世的三生石。法镜寺旁边有一片茶林,茶林旁边的小径有一块指示牌,沿着指示牌指引的方向往山上走,不到五分钟就可以到达三生石。三生石前面有一座殿宇风格的建筑,名字叫三生堂,三生堂的右侧不远处就是...

三生石在哪个景区有
对于三生石,我们经常在电视剧中看见,那么现实生活中,真的是有三生石的吗?其实是有的,在一些景区内就是有三生石景观的,小编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西湖三生石“三生石”位于杭州西湖的灵隐寺,寺中三生石的传说,代表了前世、今世、后世的三生石。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爱情——宝黛的爱情就是从...

三生石的传说
只是不知道那不定的风往哪里吹?是归来,还是离去?三生石,缘定三生的盟约过杭州灵隐寺前那块写着“咫尺西天”的照壁,往前行去,入天竺,道旁有清可见底的小溪。行不多远,便见路边有一座小石桥,过桥,由小路上山,石阶上杂草丛生,最特别的是,夏秋之季,石阶上有很多很长的有着黄黑相间花纹的“百足虫”,象蜈蚣一类...

三生石是什么?
“三生”源于佛教的因果轮回学说,后成为中国历史上意涵情定终身的象征物。三生石的“三生”分别代表“前生”“今生”“来生”,很多人的爱情是从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开始的,而相爱之后人们又一定会期待“缘定三生”。

谁知道'三生石'的事?谢谢
三生石,缘定三生的盟约 过杭州灵隐寺前那块写着“咫尺西天”的照壁,往前行去,入天竺,道旁有清可见底的小溪。行不多远,便见路边有一座小石桥,过桥,由小路上山,石阶上杂草丛生,最特别的是,夏秋之季,石阶上有很多很长的有着黄黑相间花纹的“百足虫”,象蜈蚣一类的“长虫”,似乎趴在石阶上是在乘凉。只五六分钟...

杭州灵隐寺以及飞来峰的传说有哪些?
三生石传说讲述了有情的男女在“三生石”上刻下两个人的名字,就可以“缘订三生”,三生三世都可以在一起。飞来峰的传说讲述了灵隐寺的济公和尚算知有一座山峰就要从远处飞来,于是他跑到村里劝大家赶快离开,但没有人理睬他。最后,山峰飞来,压没了整个村庄,人们才明白济公抢新娘是为了拯救大家,...

什么叫三生石
三生石的“三生”分别代表“前生”“今生”“来生”,很多人的爱情是从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开始的,而相爱之后人们又一定会期待“缘定三生”。“三生”源于佛教的因果轮回学说,后成为中国历史上意涵情定终身的象征物。三生石位于杭州三天竺寺,传说唐李源与僧 圆观 友善,同游三峡 ,见妇人引汲, 观曰...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链接

星空游玩网特别说明:本站文章来自互联网交流,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本站对其准确性和真实性作任何担保
© 星空游玩网 联系邮箱: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