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在碑派书法上有怎样的特色,其代表作有哪些? 碑派书法

碑派书法

  碑学包括汉魏碑版、墓志造像和摩崖题记,碑派书法的特点是简约、厚重、大气、生拙。碑派书法的形成,是书法向隶书和篆书的笔法回归,它引发了整个近现代书法风格的变革。碑学是书法结体和谋篇上向汉魏取法的革新运动。

  隶书又称八分书,郑板桥楷书参隶意戏称”六分书”,也是表明自家书风的来历。隶书庄严而舒展,一直作为树碑立砖的书体。发展到唐代,善于写隶书的人越来越少,而且受楷书的影响,唐代隶书变得圆润油滑,没有什么美学价值了,汉代隶书所具有的雄浑大气慢慢绝迹。直到清末书法的振兴,汉碑才重现生机,存世的汉代碑刻文物,也就成了书法家研习的范本。

  相比之下,王羲之实现了魏晋书法由隶到楷的演变,字体极其秀美匀称,被广泛认可。到了唐太宗时期,二王书法得到的大力推广,加速了书法大一统的局面。自此以后,书法的面貌不再是唐朝以前的风格多样,更没有魏晋时期的奇趣横生。相沿到宋元,世人皆以二王为法帖,后世称为”帖学”。帖学书法延习到明清,人人写字都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被称为馆阁体,帖学风气大坏。馆阁体书法,被当时有识之士讥之为”装如算子(象算盘珠子一样整齐)”,书法家的创作受到极大束缚,帖派书法也走到了穷途末路。如果眼光仍然局限在二王书法,上不出董其昌,下不及雕版印刷,书法就谈不上是什么学问了,这种状况必须变革。

  宋代兴起的金石考证学,到清乾隆嘉庆两朝达到鼎盛。对于出土的钟鼎吉金篆刻文字的考证和传世碑版的研究,为书法找到了一条出路。翁方纲和桂馥两位大学者,对两汉金石隶书缪篆深入研究、著书立说,并身体力行地把古文字融入书法作品,在当时的文人学士中产生了很大影响。人们开始尝试和学习汉代重要碑刻上的字体和风格,翁方纲取法《史晨碑》;桂馥擅长《礼器碑》、《乙瑛碑》书体;孙星衍篆书取法秦李斯,还有王澍等学者都由古代碑版入手,形成了鲜明的书法风格。著名画家和篆刻家当中,都也出现了分书名家,比如石涛写隶书被秦祖永《桐阴论画》赞为”大江之南,无出其右”;金农研习《华山碑》创”漆书”,提倡”同能不如独诣”,认为书法要有个性;郑板桥创六分书,”怒不同人”;汪士慎和高凤翰等善于写篆书和分书的名家,在书法结体和变形上都有所突破,形成独特的风格趣味,对后来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篆刻艺术的兴旺也促进了碑学书法的发展,从篆刻名家程邃开始,到丁敬创立浙派,一时间名家辈出,高手如云,邓石如、黄易、奚冈等为代表,都精通各体书法,要刻好印必须写好书法,所以篆刻的崇尚秦汉,也使他们的书法趋向于秦汉碑体。尤其邓石如”好《石鼓文》、《泰山刻石》、《敦煌太守碑》《天发神碑》,五年篆书成,乃学分书,临《史晨碑》、《受禅》等五十本,三年分书成...其分书遒丽纯质,变化不可方物”,在此基础上,邓石如创造了新的用笔方法,帖学书写时是顺拖所以线条光滑,邓石如根据篆刻刀法,用毛笔顶纸而上,产生了摩崖石刻的金石效果,打破了赵孟頫帖学”千年不易”的说法,继承和开启了二王以后就绝迹的碑版书风,堪称划时代的突破。因此邓石如书法一面世就引起了轰动,人们惊呼:”千数百年无此作矣”。

  唐宋元明,历代书家都用帖学的方法写篆书和隶书,十分油滑,显然是行不通的,碑学的兴起,对笔法进行改革,邓石如用笔”悬腕双钩,管随指转”,刘石庵”使笔如舞滚龙,左右盘解,管随指转”,何绍基”回腕高悬,通身力到”,他们的书法迥异时流,独领风骚。包世臣的著作《艺舟双楫》对碑派书法做了深入研究和论述。乾隆后期的碑学逐渐成熟并向多样化发展,著名书法家无不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赵之琛、何绍基、伊秉绶、陈鸿寿都是一时之国手,这一时期的书法强调”莫可忘拙”,用生拙取代巧媚,剔除矫柔造作的习气。这启发了后人,一旦名家成为教条,强迫后人屈服,艺术就变得麻木和冷血,成了死搬硬套。

  碑派书法发展到康有为时,已经十分兴旺,”迄于咸、同,碑学大播,三尺之童,十室之社,莫不口北碑,写魏体”(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对碑学理论做了更完善的论述,这本书对现代和当代书法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碑派书法经康有为发展到徐生翁和于右任,逐渐达到了”大巧若拙”的境界。

  当代书法分为两派,一派继承沈尹默宏扬二王精神的书风,略显保守;另一派继承于右任的书法精神,提倡淳朴生拙。现在两派有趋同的倾向,就是既尊碑,又尊二王,取长补短,在书法的本质上达成统一认识。从入法度到出法度,去雕饰尚自然,是时下书坛流行的书风。

康有为最著名的书是《大同书》。领导震惊中外的戊戌维新运动和撰写《大同书》,是康有为对中国近代历史和中国文化思想宝库最重要的贡献,是值得后人怀念的。
《大同书》全书共30卷,约20万字,分为10部,甲部《入世界观众苦》,乙部《去国界合大地》,丙部《去级界平民族》,丁部《去种界同人类》,戊部《去形界保独立》,己部《去家界为天民》,庚部《去产界公生业》,辛部《去乱界治太平》,壬部《去类界爱众生》,癸部《去苦界至极乐》。
康氏以民主主义的平等精神和某些社会主义的空想,用他的彩笔,勾画出一幅人类未来社会的美景--大同世界的蓝图,它具有进步意义和深远的影响。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一书中将《大同书》的内容曾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1.无国家,全世界置一总政府,分若干区域。
2.总政府及区政府皆由民选。
3.无家族,男女同栖不得逾一年,届期须易人。
4.妇女有身者入胎教院,儿童出胎者入育婴院。
5.儿童按年入蒙养院及各级学校。
6.成年后由政府指派分任农工等生产事业。
7.病则入养病院,老则入养老院。
8.胎教、育婴、蒙养、养病、养老诸院,为各区最高之设备,入者得最高之享乐。
9.成年男女,例须以若干年服役于此诸院,若今世之兵役然。
10.设公共宿舍、公共食堂,有等差,各以其劳作所人自由享用。
11.警惰为最严之刑罚。
12.学术上有新发明者及在胎教等五院有特别劳绩者,得殊奖。
13.死则火葬,火葬场比邻为肥料工厂。
尽管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了许多独到的精辟的见解,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放出异彩,但由于当时社会条件及康氏在政治实践上坚持改良的限制,使他这一独特的见解只能成为一种乌托邦的空想。正如毛泽东指出的:"康有为写了《大同书》,他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到达大同的路。"

康有为不仅在理论上张扬阐发碑学思想,在实践上也是成就卓然的碑派书法大家。其书法早年师法二王、欧、颜、苏、米、赵等,光绪八年(1882)入京师,购得汉魏六朝唐宋碑版数百本,从此浸淫日深,“于是幡然知帖学之非”(《广艺舟双楫》),遂专学北碑。其于北碑,大抵主于《石门铭》,参以《经石峪》、《六十人造像》及《云峰山石刻》,又见张裕钊书而大悟笔法,进而溢为行草,洗涤凡庸,独标风骨,形成取境补拙,气势开张、分行疏宕、纵横恣肆的雄放风格。有《得青岛旧提督楼诗轴》、《祝寿赋卷》、《七言诗轴》等作品传世。



康有为的书法
康有为在书法艺术方面所作的贡献,绝不比他在政治舞台上的作为逊色。他是继阮元、包世臣后又一大书论家。他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所著的《广艺舟双楫》从理论上全面地系统地总结碑学的一部著作,提出“尊碑”之说,大力推崇汉魏六朝碑学,对碑派书法的兴盛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北京大学教授陈玉龙曾...

碑派书法
碑派书法经康有为发展到徐生翁和于右任,逐渐达到了”大巧若拙”的境界。当代书法分为两派,一派继承沈尹默宏扬二王精神的书风,略显保守;另一派继承于右任的书法精神,提倡淳朴生拙。现在两派有趋同的倾向,就是既尊碑,又尊二王,取长补短,在书法的本质上达成统一认识。从入法度到出法度,去雕饰尚...

从南到北的丰碑:从康有为到徐悲鸿和萧宪
对清代绘画影响较大的四大天王,在书法上也起到了脱俗的作用。王思他的家乡在江苏南部。当初,如果徐悲鸿在书法上向王思靠拢,他会不会更精通?借助四王之美到北碑之糙,或许能取得更大的成就。徐悲鸿如此,萧宪也不例外。身在江南,她也更有资格发展成铁血。而且,作为一个女书法家,学习康有为狂放不羁...

康有为在书法领域的“变法”太过偏激吗?
康有为 他于1889年所著的《广艺舟双楫》从理论上全面地系统地总结碑学的一部著作,提出“尊碑”之说,大力推崇汉魏六朝碑学,对帖学作全面否定,提出“卑唐”,将唐朝数百年来书家创作一笔抹杀。我始终觉得康有为太过偏激。他在《广艺舟双楫》中肉麻地吹捧大权贵翁同和父子的书法成就以取悦翁。

康有为曾经盛赞什么体有什么
康有为的书学成就 康有为在书法艺术方面所作的贡献,绝不比他在政治舞台上的作为逊色。他是继阮元、包世臣后又一大书论家。他于光绪十五年所著的《广艺舟双楫》从理论上全面地系统地总结碑学的一部著作,提出“尊碑”之说,大力推崇汉魏六朝碑学,对碑派书法的兴盛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书写上以平长...

康有为是书法家吗?
康有为(1858年——1927年),广东南海人,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后易号更生,世称“南海先生”。书法论著有《广艺舟双楫》,提出尊魏卑唐主张。倡导北碑运动,对清末书风颇具影响,打破了几千年来帖学一统天下的格局,对二王传统帖学构成了强有力的冲击,形成了近现代书坛碑派书法创作的主流形态...

请简述历代书法家字体特点
王羲之的书法特点 书圣王羲之,以其冠绝古今的书法艺术,成为中国书法艺术星空中最耀眼的辰星。他的书法,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历代许多著名的书家几乎无不深受其遗泽。王献之的书法特点 收藏鉴定王献之书法可将其和王羲之比较,父子在书法上各有千秋,羲以真行为显,献则以行草为能。“二王”最有...

名家书法常识
5.近代书法名家有哪些 近代的书法上承清末,依然深受康有为的理论的影响,在康有为“北碑南帖” 的“抑帖扬碑”理论的牵引下,碑派书法继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许多人依然追随 着康有为的理论,在碑版中寻找新的艺术资源,并通过各种大胆尝试开创具有自己特色的艺术创造力,但是却没有产生重要的“碑派书法”大师。 康有为...

碑派是哪个时代出现的新兴的书法艺术流派
碑派书法初始于宋代,清中叶以后,帖学衰微,金石大盛而碑派书法兴起,经郑燮、金农发其机,阮元导其源,邓石如扬其波,包世臣助其澜,始成巨流。所以康有为说“碑学之声,始于帖学之坏”。碑学包括两个方面,一指北碑,二专指魏碑。清代碑学盛行后,其缺点是矫枉过正,对碑派、帖派书风差异特性讲...

碑派是哪个时代出现的新兴的书法艺术流派
碑派书法初始于宋代,清中叶以后,帖学衰微,金石大盛而碑派书法兴起,经郑燮、金农发其机,阮元导其源,邓石如扬其波,包世臣助其澜,始成巨流。所以康有为说“碑学之声,始于帖学之坏”。碑学包括两个方面,一指北碑,二专指魏碑。清代碑学盛行后,其缺点是矫枉过正,对碑派、帖派书风差异特性讲...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链接

星空游玩网特别说明:本站文章来自互联网交流,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本站对其准确性和真实性作任何担保
© 星空游玩网 联系邮箱: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