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地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野外地质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野外地质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一)一般观察和描述
在实习中对于每条实习线路都要进行详细的观察,每天出发后,在野外记录本上记录日期、地点、观察路线号。到达观察点后,首先是明确观察点的位置,在记录簿上记录观察点的点位和构造部位,写明主要的实习任务。然后进行如下三方面的观察和描述。
(1)露头描述:主要描述观测点附近的露头的出露情况、露头性质(是天然露头还是人工采石场)、露头规模、延伸情况、风化程度和植被覆盖等情况。
(2)地貌特征:主要描述观测点附近的地形特征,如山坡、山脊、沟谷和陡崖等特殊地形地貌,组成的岩性,地貌成因及其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3)地质现象的观察和描述。包括①地层岩性:主要是对地层和相关岩性的描述。首先应将观察点两侧的地层单元、产状、接触关系和时代略加说明,然后再分别描述其岩性特征。岩性描述应按照岩石学对各类岩石的描述要求进行。②构造特征:对发育有构造的地方,应描述各种构造的形迹、规模、性质、产状要素,并对其运动学和动力学特点进行分析判断,以及照相、素描等。③接触关系:对观察点附近地层单元之间的接触关系一定要加以交代,分为整合接触、平行不整合接触、角度不整合接触和断层接触。④产状:对有露头的观察点,一定要测量并记录产状。除了记明产状数据外,还必须注明是什么产状,如层理、片理、劈理、线理、节理、枢纽、断层面等。
(二)不同岩石地区的观察与描述方法
观测点上对岩石的描述,一般可以分为基本描述和补充描述。基本描述的内容主要有: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岩石的名称等。例如:浅灰色、厚层状、粗粒云母砂岩。再如:深灰色、化学结构、层理构造、厚层石灰岩,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又如:粉红色、粗粒等粒结构、块状构造花岗岩,主要矿物成分石英、长石、黑云母。但是,基本描述对野外实习或地质工作来说显得简单,不足以完全描述岩石的特征。因此,一般还需要进行补充描述,补充描述和基本描述的项目相同,不过更详细,它要求把所见到的岩石特征都描述出来。
例如:深灰色、化学结构、层理构造、厚层石灰岩,矿物成分为方解石(此系基本描述)。若再进行补充描述则可增加风化后的变化等,比如应记录“有时表面风化和经化学侵蚀呈灰褐色,层厚达50m,层面上有时有波痕等层面构造。矿物成分方解石在雨水的侵蚀下,在灰岩的缝隙中有时可以见到方解石的次生矿物文石”等内容。
在野外地质实习考察中,三大类岩石都会见到,它们的观察、描述应注意以下内容:
1.沉积岩野外观察和描述的内容
主要有颜色、矿物成分、结构、构造、风化、厚度和产状等。沉积岩的颜色,要注意观察区别原生色、继承色、次生色及颜色与沉积环境的关系;沉积岩的成分主要观察描述碎屑物的矿物成分,还要观察描述胶结物的成分(钙质、铁质、硅质、泥质等胶结物等);沉积岩的结构、成分(碎屑物、胶结物)、粒度、岩石名称,区别沉积岩的结构,确定其是角砾状、砾状、砂质、粉砂质、泥质、化学或生物化学结构;对于碎屑结构还要进一步观察碎屑物的情况如粒度、磨圆度等;观察胶结方式(基底胶结、接触胶结、孔隙胶结);沉积岩的构造,详细观察层理构造和层面构造,如:层理的类型、单层厚度、层面是否有波痕、雨痕、干裂、结核和化石等。如有化石还要进一步观察和描述化石的保存情况,并大致确定化石的类属;沉积岩体形状及其风化程度和风化时的变化,观察沉积岩体呈现的形状,如:层状、透镜状或透镜体,观察沉积岩的风化程度以及风化时出现了哪些变化;测定岩层厚度(或露头宽度)以及岩层的产状要素。
2.火成岩野外观察和描述的内容
火成岩的观察必须在露头的新鲜面上进行,主要观察和描述火成岩的颜色、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以及产状,然后确定火成岩的名称。
火成岩的颜色观察需要在新鲜面上进行。火成岩在地表极易风化,风化面上的颜色与新鲜面上的颜色有极大的差别。一般由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到酸性岩,其颜色由深到浅,超基性岩常呈黑色、黑绿色;基性岩常呈灰黑色、灰绿色;中性岩常呈灰、暗灰或灰白色;酸性岩常呈灰白、肉红色等。因此,根据岩石的颜色可以初步确定岩石的类别。火成岩的结构与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形态、晶粒大小等直接相关。观察火成岩的构造,观察并区别火成岩的块状构造、气孔构造、杏仁构造、流纹构造、流线构造和斑杂构造等,并根据岩石不同的结构和构造大致确定产状;火成岩的矿物成分观察时要区分火成岩的主要矿物和次要矿物,注意暗色矿物与浅色矿物的种类及其含量有无石英、橄榄石、长石等,注意火成岩风化后矿物成分的变化;确定火成岩的名称和产状,根据火成岩的主要矿物、次要矿物、暗色矿物等成分,以及岩浆岩的颜色、结构、构造等情况可以确定火成岩的名称。
3.变质岩野外观察和描述的内容
在野外观察和描述变质岩一般遵循从矿物成分、构造、结构到综合分析定名的步骤。首先观察变质岩的矿物成分,注意观察是否含有变质矿物,常见的变质矿物有石榴子石、绢云母、绿泥石、滑石、硅灰石、石墨、蛇纹石等,除这些变质矿物之外,还要观察石英、长石、云母、角闪石、磁铁矿、方解石、白云石等常见矿物的含量;然后观察变质岩的结构,注意区别变晶结构(等粒、斑状、鳞片状)与变余结构;对于变质岩的构造进行观察时,要观察是否具有片理构造(板状、千枚状、片状、片麻状构造)、块状构造、条带状构造与变余构造;最后是命名和采集标本,根据变质岩的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确定出变质岩的名称,并采集标本。
(三)地质构造的野外观察和描述方法
1.褶皱构造的观察和描述
确定岩层的岩性和时代,观察和确定褶曲核部和两翼岩层的岩性和时代;测量褶皱的产状,观察褶皱两翼岩层的倾斜方向、转折端的形态和顶角的大小,并测量或判断褶曲轴面及枢纽的产状,填写褶皱观测记录表(表7-4)确定褶皱构造类型并推断时代分析成因,根据褶曲的形态、两翼岩层和枢纽的产状确定出褶皱的类型,进一步分析推断褶皱的形成时代和成因。
表7-4 褶皱观测记录表


2.断层的观察和描述
观察、搜集断层存在的标志(证据),在岩层露头上寻找断层的迹象,找到断层破碎带、断层角砾岩、断层滑动面、牵引褶曲、断层地形(断层崖、断层三角面)等;确定断层的产状,测量断层两盘岩层的产状、断层面的产状、两盘的断距等;确定断层两盘运动方向,根据擦痕、阶步、牵引褶曲、地层的重复和缺失现象确定两盘的运动方向,上盘、下盘;上升盘、下降盘等;确定断层的类型,根据断层两盘的运动方向,断层面的产状要素,断层面产状和岩层产状的关系确定出断层的类型,其是正断层、逆断层;走向断层、倾向断层;直立断层、倾斜断层等。
对于破碎带也要进行详细的描述,测量断层破碎带的宽度,描述断层角砾岩、填充物质等情况。绘制素描图或照相,并采集标本。
表7-5 断层的野外识别


3.节理的观察和描述
对节理进行观察时首先要了解其地质背景,知道所在的地层及产状、岩性、构造部位等。将节理进行分类,划分主节理和一般节理,还可以根据节理之间的交切关系以及岩脉的切穿等关系分析其形成的先后顺序。观察节理的长度和密度,根据节理的产状和成因联系确定出节理系,然后,根据节理、断层和褶皱的伴生关系推断出节理类型,确定是走向节理、倾向节理或斜向节理;纵节理、横节理或斜节理。确定节理的力学类型,根据节理的形态和组合关系推断节理的力学类型,确定是张节理或是剪节理。张节理比较稀疏、延伸不远,节理不能切断岩层中的砾石。节理面粗糙不平呈犬牙交错状,节理开口呈上宽下窄状。剪节理常密集成群出现,节理面平滑,延伸较远,节理口紧闭。剪节理常由两组垂直的节理面呈“X”型组合。观测后填写节理观测记录表(表7-6)。为了进一步研究节理的发育情况,可以进行节理产状要素的测量,多处测量的数据可以编制节理玫瑰图。
表7-6 节理观测记录表


4.接触关系的观察和描述
观察岩层的接触时要注意对岩层接触界线的观察,如果是沉积岩与沉积岩、沉积岩与变质岩相接触,观察有无沉积间断、底砾岩、剥蚀面、古风化壳存在;上下岩层产状是否一致;然后判断岩层的接触关系。地层的接触关系主要有整合接触、平行不整合接触或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三种。
整合接触关系是一个地区在较长时期内处于构造运动稳定的条件,沉积盆地处于缓慢下降状态,接受沉积物一层层的连续沉积,这些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是整合接触关系。其特点是地层在时代上连续,在岩性和生物方面为渐变或递变关系,各地层的产状基本上一致。
平行不整合或称为假整合,上下两套地层之间缺失了一部分地层,岩性和生物方面为突变关系,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基本一致。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的形成过程为:地壳下降,接受沉积,地壳抬升,遭受剥蚀,形成沉积间断,然后地壳再次下降,接受沉积。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是该地区构造运动的反映,代表的构造运动过程是下降—上升—下降,上下两套地层之间有沉积间断,沉积间断面成为不整合面,或者剥蚀面。
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是上下两套地层之间缺失了一部分地层,岩性和生物方面为突变关系,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不一致。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的形成过程为:地壳下降,接受沉积,强烈的构造运动造成地壳抬升、褶皱、断裂等,遭受剥蚀,形成沉积间断,地壳再次下降,接受沉积。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是该地区构造运动的反映,代表的构造运动过程是下降—上升—下降,上升阶段的构造运动强烈,形成了褶皱、断裂等构造,地层的原始产状被改变,上下两套地层之间有沉积间断,沉积间断面成为不整合面。
如果是沉积岩和火成岩的侵入岩相接触,接触关系有两种情况:侵入接触关系和沉积接触关系。观察侵入岩中有无捕虏体、沉积岩中有无底砾岩、底砾岩的碎屑物有无侵入岩的成分,然后确定二者是沉积接触或侵入接触关系。
如果侵入岩中的捕虏体与上覆的地层一致,侵入岩与地层的接触面有起伏,存在烘烤现象,围岩在接触带存在接触变质现象;岩体有小分枝侵入围岩中,在岩体中存在与接触面大致平行的流动构造,在岩体边缘有明显的边缘相,边缘相的岩石结晶比中间相的要细小,则判断为侵入接触关系。侵入接触关系的形成过程是地壳接受沉积形成沉积岩—发生岩浆侵入作用—岩体侵入到沉积岩中。岩体的形成时间在沉积岩即围岩形成之后。
如果沉积岩的底部有底砾岩,而且底砾岩中有侵入岩碎屑成分,上覆沉积岩没有接触变质现象,岩体边缘没有边缘相,岩体顶部的岩脉、岩墙等被截断,则判断为沉积接触关系。沉积接触关系的形成过程是地壳下降接受沉积形成沉积岩—发生岩浆侵入作用—岩体侵入到沉积岩中—地壳抬升—遭受剥蚀—侵入岩出露地表—地壳再次下降—接受沉积—形成上覆沉积岩。岩体的形成时间在上覆沉积岩形成之前。

(一)野外地质观察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
要真实地反映地质体和各种地质现象的本来面貌,切忌主观性。只有坚持观察的客观性原则,才能保证获得真正的第一手资料。
2.系统性原则
要把地质体和整个地质填图过程作为一个系统,用整体的观点、联系的观点把握,切忌以局部代替全体。地质填图之所以选择一定的路线和观测点进行野外观察,其目的一方面是用一定的点、线密度来保证不同填图比例尺的精度要求;另一方面就是便于对野外观察、搜集的资料进行系统的归纳。系统性原则对观测点的要求:首先是对点的选择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次,在点上的观察应力求全面,充分收集第一手资料,特别是对新发现的重要地质现象,更应进行详尽的观察;第三,对观测点的观察应同路线观察联成一体,而不是孤立地进行,点与点之间的连续观察是取得观察资料的重要途径。这样才能使点的资料成为全局不可分割的部分,有效地提高野外资料的实用价值。
3.精确性原则
要把观察的结果在质和量上做到统一。在地质填图过程中,往往容易产生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导致在观察记录中,由于各种原因而出现本来可以避免的不精确的描述。为了提高精确性,必须强调要多侧面、全方位地进行观察,对每一现象都要取得足够的和尽量精确的数据。同时,要把定性观察和定量观察紧密地结合起来,定量观察是定性观察的前提,只有把定性观察建立在定量观察的基础上,定性观察才是有依据的、准确的。如对节理的描述,通常使用发育、较发育和不发育等术语,这是一个定性的、不精确的概念,如果注意测量在单位面积或单位长度内节理的条数,在这种定量基础上的定性描述,不仅让人信服,而且这种精确的观测描述将有助于深入地进行综合分析,收到许多有意义的效果。
(二)野外地质观察的内容
1.观测点上观察的内容
野外的地质现象由于错综复杂,所以观测点性质不同。根据观测的对象不同,观察的内容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基本观测点的观察和记录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观测日期、天气情况、观测人。
◎观测路线及起讫点。
◎观测点编号、性质及地理位置。
◎露头情况,包括露头的特点、风化情况、地貌特征。
◎观测点两侧地层的层位,岩石的类型、颜色、成分、结构、构造、含化石情况,以及地层的接触关系、产状和其他特征。
◎构造特点,包括褶皱、节理、断层及观测点所处的构造部位、所在岩性及其产状等。①对于褶皱观测点,应观测描述褶皱要素及其特征。②对于节理,应观测描述节理的产状,延伸情况、节理的密度、节理的特征(如节理面是否平直,粗糙还是光滑,张开还是紧闭,有无擦痕,擦痕的方向及其特点等)。节理相互切割的情况及组合特征,节理充填物的成分及特点等。③对于断层观测点,应观察描述断层存在的依据和特征,如地层的重复和缺失、构造中断、断层面或断层带的特征,断层构造岩特征,断层旁侧的派生构造情况,以及断层的组合特点、地貌特征等,还应测量断层面的产状、断层两盘相对位移的方向、断距或落差,最后确定断层的类型以及和其他构造的可能关系、形成时代等。
◎对于岩浆岩,应对其岩性、产状、与围岩的关系、形成时代等,进行观察记录。
◎对于水文点,按照简易水文地质调查的内容进行观察描述(详见第六章第六节)。
◎采集岩矿、化石及构造岩等标本并编号。
◎对重要地质现象进行野外素描或摄影。
2.观测线上的观察内容
为了保证观察的连续性和系统性,除了对观测点进行详细的观察描述以外,在点与点之间还要沿观测线进行连续的系统观察,并在前一观测点记录的后面,将该点至下一点的观察内容记录下来。但观察描述的内容可以适当简略,主要是注意观察岩性和岩性组合特征、产状及其变化规律。只有通过这种点、线结合的系统观察和描述,才能对地质现象有比例较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和整体性认识。同时,应及时勾绘路线信手剖面图,特别是在构造比较复杂和采用路线穿越法的情况下更有意义。
(三)野外地质观察的记录
1.地质观察记录的基本要求
◎实事求是、真实可靠。这是野外记录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即看到什么就描述什么,看到多少就描述多少,不能根据主观需要决定描述内容的取舍,避免人为的夸张和无根据的臆想。全部描述和记录工作都必须在野外进行,不能回到室内再做补记。
◎全面系统、重点突出。对观测点和观测线上观察到的地质现象,原则上都要进行全面的描述记录,不可轻易放过任何细微的地质现象,即使最常见的地质现象也应描述下来,但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一般来说,观测点上要重点描述,观测线上应适当简略;首次观察到的现象详细描述,多次重复的现象适当简略;出露好的地方要详细描述,出露差的地方需适当简略;重要的地质现象详细描述,一般常见的地质现象适当简略。
◎概念清楚、表达准确。文字描述要使用规范的术语、通用的符号和标准的计量单位。对专业名词要严格符合定义,避免术语含混不清,语言模棱两可,词不达意。
◎格式统一、字迹清晰。野外记录一般要求使用通用的野外记录簿和2H铅笔书写。书写时字迹要清晰,已经写上的文字不得随意涂抹、擦拭或撕页。如有错误需要更正,只能用铅笔轻轻划掉。删去不要的文字,应能辨认,便于以后查阅。记录的格式、顺序,以及所用的符号或代号前后要一致。
◎素描照相、图文对照。对重要的地质现象,如断层、小褶皱、接触关系、矿层或矿体等,除了要有详细的文字描述,还应绘制相应的素描图或照相。素描图必须写清图名、比例尺、图例、注明位置、方位等。照相应放置参照物作为比例尺,并统一编号,填写照相登记表。
2.地质观察的记录
野外观察内容的记录,通常使用专门的野外记录簿。野外记录簿在使用前应在首页填写上使用单位、使用人姓名、通讯地址,以及工作地区名称、使用日期和记录簿的统一编号。正式填图使用的野外记录簿;记有地质工作的原始资料和数据,属于国家机密,应当妥善保管,防止遗失,用后上交,统一存档。
(1)地质观察记录的格式
野外记录簿一般左面为方格纸,用来绘制信手剖面图或地质素描图,右面为横格纸,用作文字描述记录。记录簿的最后几页附有常用数据和有关换算表,供野外记录时查用。具体记录内容和格式可参考图5-8。
(2)几点说明
◎用作记录的右页横格纸右侧应留1~2cm空白,以便作注记。
◎路线名称只在每条路线开始时记录。
◎点号指整个填图区的统一编号,不能重复。
◎点位以特征的地形地物为标志,并记录后方交汇的数据。当两观测点距离较近时,也可用前一观测点点位作为标志,记录该点距前一观测点的距离和方位。
◎露头情况,应指出是天然露头还是人工露头,并评价该点的露头好坏。若为零星露头,应说明出露的范围。
◎地层分界点,要分别描述观测点两侧上覆与下伏地层的岩性,并说明出露的位置。断层点除描述两盘岩性外,还要详细描述断层的野外标志。

图5-8 野外记录簿记录格式图示

◎观测点编号、产状、样品、标本、化石等,均应单独占一行。
◎上一观测点记录结束后,应空出若干行,然后再进行下一点的记录,空行留做补记或批注。

1.地貌形态的观察和描述

野外地貌调查经常使用形态分析法,分析地貌地形特征,识别和了解各地貌单元以及相互间的联系和依存关系,揭示地貌的发育、发展规律。一般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开展,即形态的描述和形态的测量。

(1)形态描述。

对于不同等级的地貌,其形态特征是不同的,在空间的分布也是不同的。在观察的顺序应为从大到小、从点到面,第一步要判断视野内较大的地貌类型,然后判断地貌的组合类型。根据观察的地貌对象不同描述的重点也不同。如果观察基本的地貌类型,对于规模较小、形态简单的地貌,重点描述几何形态,比如坡积裙、洪积扇的扇形等。如果观察的是规模较大、形态复杂的地貌,如盆地、山地等,则重点描述平面轮廓、空间分布。如果观察的是地貌形态的组合,则要找出各类地貌形态的分界线,并在地形图上标出。

(2)形态测量。

对地貌的长、宽、高以及深度、坡度、切割的程度等进行观察和测量,定量的描述地貌的空间状态和几何形态。这些数据可以对地貌的发育和高程等级有具体的描述,具有重要的意义。测量的工具一般采用皮尺、罗盘,以及水准仪和气压计等,如果要求精度较高可以用经纬仪进行测量。

2.地貌组成物质的观察和描述

不同的物质组成,是地貌类型成因的体现。为了准确分析地貌类型的成因,只观测地貌形态是不够的。因为许多不同成因的地貌类型,可以具有相似的外部形态。在观测地貌形态的基础上,观察和分析地貌的组成物质对于确定地貌的成因是至关重要的。组成地貌的物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岩,一类是松散沉积物。大多数地貌体是有两者共同组成的。松散沉积物是第四纪沉积物或新生代沉积物,由于形成时代较新,胶结不紧,结构疏松。

完全由基岩组成的地貌,观察和记录的内容有基岩的岩性、产状、构造、风化程度和基岩与地貌体之间的关系,基岩的观察和描述方法与地质观察描述一致,进行完上述观察和描述内容之后分析其成因;对于有松散沉积物组成的地貌体,观察和记录的内容主要是沉积物,包括剖面位置、方向、分层、沉积物的颜色、沉积物的结构、化石、沉积物的层理和构造,还包括其成因类型,以及文化遗迹等。对于由基岩和松散沉积物共同组成的地貌体,需要观察描述两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对剖面进行整体上的宏观观察和分层,再在新鲜面上进行分层的观察、测量和描述。在观察和描述时,要对沉积物在剖面垂直方向上的上下层位关系进行观察和分析,还要追索各层水平方向上的延伸状况,详细观察和记录发生的侵蚀切割、构造转换、水平方向相变等情况。

然后观察沉积物的颜色、粒度组成及颗粒形态、层理和构造等。

沉积物的颜色沉积环境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沉积物的颜色。目前,国际上采用标准土壤色谱来确定沉积物的颜色,在野外调查主要采用标准土壤色谱对沉积物的颜色进行命名。在使用标准土壤色谱时要注意地下水及地表水的淋滤、浸染和沉积物中含水量的变化所造成的颜色变化和干扰。

沉积物的粒度组成和颗粒形态沉积物的粒度组成和颗粒形态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搬运营力以及沉积介质等条件,它们记录着沉积环境的多种信息。沉积物的颗粒组成通过划分粒级进行研究。沉积物粒级的划分有多种,一般采用十级划分方法,分别是砾(巨砾、粗砾、中砾、细砾)、砂(粗砂、中砂、细砂)、粉砂(粗粉砂、细粉砂)、黏土。它们的划分标准见表7-7。

表7-7 沉积物的粒级划分

沉积物中砾石的描述包括岩性、矿物成分和粒度以及磨圆度。磨圆度可以描述砾石颗粒的形态,反映了其搬运介质、环境和搬运的距离。砾石磨圆度一般定性的划分为五级:0级(棱角状,无磨圆);1级(次棱角状,砾石的原始形状基本保持,只有尖角和边棱有一定磨损,磨圆程度较差,在坡积物中较为常见);2级(次圆状,砾石的棱角明显磨圆,原始形状还可辨别出来,磨圆程度中等,冲洪积物中较为常见);3级(圆状,棱角不明显,原始形状在局部保留,磨圆程度较好,一般是远距离搬运或者长时间打磨形成的,在河流、湖泊、风沙等沉积物中较为常见);4级(极圆状,没有棱角,也无凹面,形状常常是椭圆形或者蛋形,磨圆度极好,在海滨、湖滨的沉积物中常见)。

沉积物的层理和构造沉积物的层理是不同粒度、成分以及颜色的物质组成的薄层反复交替出现而形成的。一些构造活动的迹象也保留在沉积物中,例如褶皱构造、断裂构造、扰动构造、滑动构造、卸荷构造、冰楔构造、枕状构造等,一些夹层具有特殊意义,在沉积物的观察描述时必须详细记录说明,具有特殊意义的夹层包括泥炭层、化石层、矿化层、盐类沉积层、古土壤层、烘烤层、灰烬层等。

3.地貌类型组合关系的观察和描述

地貌类型的组合有两种情况,同一种成因的地貌类型的组合和不同成因的地貌类型的组合。研究地貌类型的组合可以了解其空间的变化,了解各类地貌之间的接触关系,从中可以反映出地貌发育过程的许多信息,是野外地貌观察的重要的内容之一。同一种成因类型地貌的组合对于分析其成因是很重要的。属于这种情况的有很多,如在平原河流,河床、天然堤、阶地、河漫滩、牛轭湖等是同一成因形成的,冰斗、侧碛堤、终碛垄、冰槽谷、冰川扇等是山谷冰川地貌组合。在同一种成因地貌组合中各种地貌类型的特征形态和物质组成等都要详细观察和记录,如果遭到了破坏,只保留了其中很少的一部分,或者受到了强烈的风化作用,就必须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较多的观察,寻找充分的证据,用以恢复其原来的地貌。不同成因的地貌类型组合是多种地质营力综合作用的结果,比如在山麓地带、湖滨和海岸带、盆地里发育的地貌组合,各种地貌关系复杂,观察和描述时要注意区别。比如山麓地带一般是山地与平原的交界,两者的过渡关系复杂,连接山地与平原两大地貌单元的可能是陡崖、倒石堆、缓坡、坡积裙、洪积扇等。地貌组合关系反映了不同的地貌发育过程,在地貌单元交界地带的地貌组合关系是该地区地貌发育历史的记录。在地貌组合的观察描述中,必须搞清楚单个地貌的类型特征,并要分析各个地貌类型的交接情况、过渡特点、空间分布和组合特征等。

4.现代地貌过程的观察描述

观察现代地貌的目的是了解地貌过程的强度、速度、频度、作用方式、特点等,以分析其对人类的利害关系。在观察现代地貌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点周围的自然环境,包括自然地带、植被、土壤、地下水、地表水以及风化程度和类型等,这些自然环境条件是现代地貌发育的条件,过去的地貌发育过程与当时的自然环境条件相一致,如果自然环境发生了变迁,过去的地貌类型与目前的自然条件是不一致的,而未来的地貌发展趋势是以目前的自然环境和条件为基础的。对于现代地貌过程进行观察和测量,比如对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沙漠化、水库淤积、河床演变、海岸冲刷等的观察和测量,可以了解现代地貌过程的特征,还可以为预测地貌发展的趋势、判断其危险性和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5.地貌成因和地貌年龄的分析

为了揭示地貌过程的本质,预测地貌发展的趋势和方向,需要对地貌的成因进行分析。分析其成因的主要方面是确定主导营力和形成的过程,地貌的成因是较为复杂的,主导营力在不同等级的地貌发育过程中往往不同,而且同一等级的地貌以及相似的地貌形态其主导的营力也可能不同,有的主导营力是内营力,有的则主要是外营力,在野外地貌实习中要认真分析。比如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都有可能是外力作用形成的,两者构成了在形态特征以及空间分布方面有一定规律的统一的地貌过程的两个方面,从形态上可以初步确定其成因,进而从各个方面进行观察:对于堆积地貌,可从组成地貌的松散沉积物的特征方面分析其成因,因为一定的外营力形成的堆积物具有其特殊的形态和组成、岩性特征,这些特征包括颗粒大小、颗粒的形状、砾石的磨圆度、碎屑物的分选性、沉积物的层理特征等;而对于夷平面、冰蚀谷、侵蚀阶地等侵蚀地貌,需要分析其形态特征、沉积物特征、分布规律、地貌组合等,以及它们形成的地质条件、自然地理环境等。例如在分析第四纪冰川作用形成的冰川侵蚀地貌时,应观察分析冰斗、悬谷、冰槽谷、擦痕等侵蚀地貌类型,还要分析其冰川堆积物等地貌,综合分析这些地貌类型的物质组成、形态特征、地貌组合的特点,确定地貌成因。

在分析地貌的成因中一个较为重要的分析是对于地貌年龄的分析和确定,这也是地貌野外实习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地貌年龄有相对年龄和绝对年龄两种。绝对年龄是地貌形成至今的时间,重要通过在野外采集样品到实验室进行测定来确定,比较常用的测定方法有14C法、铀系法、钾-氩法、裂变径迹法、热释光法等。

相对年龄是地貌形成的相对先后,采用的方法有沉积物对比法、地貌高度法、地文期法、相关沉积法、风化程度对比法、地貌侵蚀与叠置关系法、生物地层法、考古地层学法等。

沉积物对比法是通过调查组成地貌的各种沉积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切割、叠置、相变等关系,确定其生成的先后次序。例如分析河流上叠(内叠)阶地,在这种阶地中较新的沉积物覆盖在较老的沉积物之上,根据叠置关系就可以确定沉积物组成的地貌的相对年龄。地貌高度法是确定地貌年龄较为普遍的方法,在阶地、古海岸线、夷平面、溶洞等地区常用该方法,这些地貌是在持续间歇性抬升、湖水面或者海水面间歇性下降而形成的层状地貌,层状分布的地貌形成时代越早,所在位置的高度越大,采用地貌高度法可以较为简便地将其地貌的相对年龄判断出来。地文期法对于确定地貌的相对年龄也是很好的一个方法,地文期是学者们研究划分的地貌发育阶地的时间表,在华北地区古近纪-新近纪以来的研究较为成熟,其他地区也有相应的研究,对于地貌发育的阶段进行了较为科学的划分,利用当地地文期的对比研究,可以确定地貌的年龄。风化程度对比法多用于热带地区、冰碛物分布区、玄武岩分布区等,利用岩石的风化程度确定地貌的年龄。风化一般有一定的顺序,多是由上向下、由外到内进行的,所以风化程度最彻底的地貌年龄较老,风化程度较弱的地貌年龄较新。



地貌调查、描述与分析
(二)地貌物质组成观察与描述 对组成地貌的物质,应详细地描述和测量。在岩层露头较好的地点,应详细描述岩石的名称、性质、结构、风化特征、产状要素、相邻层位的接触关系、各种构造现象、厚度及其对地貌的形成和发育的影响。(三)地貌成因及形成顺序分析 确定地貌成因的重要根据是地貌形态和空间分布的特征...

野外地质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1)露头描述:主要描述观测点附近的露头的出露情况、露头性质(是天然露头还是人工采石场)、露头规模、延伸情况、风化程度和植被覆盖等情况。 (2)地貌特征:主要描述观测点附近的地形特征,如山坡、山脊、沟谷和陡崖等特殊地形地貌,组成的岩性,地貌成因及其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3)地质现象的观察和描述。包括①地层岩性:...

野外考察中如何识别景观特征相似的地貌?
2. 地貌形态:不同的地貌类型,其形态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峡谷地貌的两侧山崖陡峭,谷底有河流流淌,而平原地貌则较为平坦开阔。观察地貌的形态,可以提供辨别地貌类型的线索。3. 形成过程:不同的地貌类型,其形成过程也会有所不同。例如,河流侵蚀形成的峡谷地貌,其形成过程中经历了长期的流水侵蚀作...

如何考察地貌
地貌的类型多种多样,野外考察大多是按选定的路线和观察点逐段进行的。在观察点上的观察与分析,内容尽管会因地而异,但基本要求却有许多相同之处。1.地貌形态的描述与测量 在每一个观察点上,都应尽可能地站在较高的位置上,纵观全局,先要确认那些大的地貌单位,如山地,平原、盆地等,再辨认次一...

如何描述地形特征
描述地形地势特征 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 。典型用语:以× × 地形为主 。2、地势起伏状况、地形倾斜方向和走势、区域极值(地势最高值、最低值)。典型用语:× × 方向高,× × 方向低。3、(多种地形条件下)主要地形分布 ,空间排列方式。4、海拔状况,(剖面图中)重要...

野外地质观察与记录
全部描述和记录工作都必须在野外进行,不能回到室内再做补记。 ◎全面系统、重点突出。对观测点和观测线上观察到的地质现象,原则上都要进行全面的描述记录,不可轻易放过任何细微的地质现象,即使最常见的地质现象也应描述下来,但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一般来说,观测点上要重点描述,观测线上应适当简略;首次观察到的...

观察地貌的顺序
地貌观察的顺序: 观察地貌时,宜选择一个视野比较广阔的地方,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进行观察。一般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如山地、平原等;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如山岭、河谷等;最后描述河岸、陡崖等更小的地貌特征。也可利用地形图、遥感影像或无人机等辅助观察。地貌观察的内容:1....

野外宏观观察
野外观察发现较大规模的岩溶洞穴,常常发育在块状、巨厚、厚层状的碳酸盐岩中。这与上述任美锷等(1983)[3]的描述是一致的。以下地区显现了这种在块状、厚层状石灰岩中,岩溶现象十分发育的客观事实。 (1)贵州省独山南部地区 贵州工学院地质系岩溶科研队提到:“在对野外岩溶洞穴发育状况观察时,常常看到,在一套厚层...

野外断层观察及描述
野外认识断层及其性质的主要标志是:①地层、岩脉、矿脉等地质体在平面或剖面上突然中断或错开。②地层的重复或缺失,这是断层走向与地层走向大致平行的正断层或逆断层常见的一种现象,在断层倾向与地层倾向相反,或二者倾向相同但断层倾角小于地层倾角的情况下,地层重复表明为正断层,地层缺失则为逆断层。...

地貌特征可以从哪些方面描述
描述地形特征可以从地形类型、地势起伏状况、地形倾斜方向和走势、区域极值(地势最高值、最低值)、海拔状况,主要地形分布,空间排列方式等方面进行。地形类型包括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地貌常以成因一形态的差异,划分成不同的类型。同一类型具有相同或近似的特征。如大的地貌类型中有构造类型...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链接

星空游玩网特别说明:本站文章来自互联网交流,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本站对其准确性和真实性作任何担保
© 星空游玩网 联系邮箱: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