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瓜叶的来历 福建地瓜的由来

福建地瓜的由来

福建地瓜(番薯)由来J.B.埃德蒙等认为甘薯起源于墨西哥以及从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到秘鲁一带的热带美洲。A.von 洪堡援引哥马拉记载:哥伦布初谒西班牙女王时,曾将由新大陆带回的甘薯献给女王。16世纪初,西班牙已普遍种植甘薯。西班牙水手把甘薯携带至菲律宾的马尼拉和摩鹿加岛,再传至亚洲各地。甘薯传入中国通过多条渠道,时间约在16世纪末叶,明代的《闽书》、《农政全书》、清代的《闽政全书》、《福州府志》等均有有关记载。清陈世元《金薯传习录》中援引《采录闽侯合志》:“按番薯种出海外吕宋。明万历年间闽人陈振龙贸易其地,得藤苗及栽种之法入中国。值闽中旱饥。振龙子经纶白于巡抚金学曾令试为种时,大有收获,可充谷食之半。自是硗确之地遍行栽播。”还说:“以得自番国故曰番薯。以金公始种之,故又曰金薯。”又据:陈振龙 6世孙陈世元及其子陈云,先后以甘薯传种于鄞州(浙江宁波)、胶州、青州(山东省青岛、益都一带)、豫州(河南朱仙镇一带)各地,渐次在浙江各地传播,时为清乾隆二十年前后。以上史实证明甘薯系在16世纪末叶从南洋引入中国福建、广东,而后向长江、黄河流域及台湾省等地传播。目前中国的甘薯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占世界首位。

红薯,又称甘红薯、芋头、红蓣、紫蓣、番薯、甘薯、山芋、地瓜、线苕、白薯、金薯、甜薯、朱薯、枕薯、红苕等,旋花科一年生植物,不同地区人们对它的称呼也不同,河南人称其为红薯,北京人叫白薯,山东人和东北人称为地瓜,上海人和天津人称山芋,江苏南部称为山芋,而苏北徐州地区称为白芋,安徽北方大部分地域和苏北地区的丰县附近称为红芋,安徽西南部安庆也称为“红芋”,,而安徽中南部合肥六安一带则称之为芋头,陕西、湖北、重庆、四川和贵州称其为红苕,浙江人称其为番薯,江西人称为红薯、白薯、红心薯、粉薯之类,不一而足,福建、广西称其为红薯或地瓜。同一地区不同区域人们对它的称呼也不尽相同,比如山东大部分地区虽称其为地瓜,但鲁南枣庄、济宁附近的当地人又习惯把它叫作“芋头”,而真正的芋头则被叫作“毛芋头”。

番薯(本草纲目,福建、浙江、广东)甘藷(植物名实图考),甘储、甘薯、朱薯、金薯、番薯、番茹(本草纲目拾遗),甘藷、番薯、红山药、朱薯、唐薯(农政全书等),玉枕薯(台湾府志),山芋(江苏),地瓜(辽宁、山东),山药(河北),甜薯、红薯(山西、河南),红苕(四川、贵州),白薯(北京、天津),阿鹅(云南彝语)

形态特征


红薯
一年生草本,地下部分具圆形、椭圆形或纺锤形的块根,块根的形状、皮色和肉色因品种或土壤不同而异。茎平卧或上升,偶有缠绕,多分枝,圆柱形或具棱,绿或紫色,被疏柔毛或无毛,茎节易生不定根。叶片形状、颜色常因品种不同而异,也有时在同一植株上具有不同叶形,全缘或3-5(-7)裂,裂片宽卵形、三角状卵形或线状披针形,叶片基部心形或近于平截,顶端渐尖,两面被疏柔毛或近于无毛,叶色有浓绿、黄绿、紫绿等,顶叶的颜色为品种的特征之一;叶柄长短不一,长2.5-20厘米,被疏柔毛或无毛。聚伞花序腋生,有1-3-7朵花聚集成伞形,花序梗长2-10.5厘米,稍粗壮,无毛或有时被疏柔毛;苞片小,披针形,长2-4毫米,顶端芒尖或骤尖,早落;花梗长2-10毫米;萼片长圆形或椭圆形,不等长,外萼片长7-10毫米,内萼片长8-11毫米,顶端骤然成芒尖状,无毛或疏生缘毛;外面无毛;雄蕊及花柱内藏,花丝基部被毛;子房2-4室,被毛或有时无毛。开花习性随品种和生长条件而不同,有的品种容易开花,有的品种在气候干旱时会开花,在气温高、日照短的地区常见开花,温度较低的地区很少开花。种子1-4粒,通常2粒,无毛。


地理分布

中国分布
主要分布于中国北京、山东、河南、天津、河北、东三省、内蒙古、云南、四川、湖北、甘肃、安徽、福建、陕西、湖南等地。

世界分布
分布于南美洲及大、小安的列斯群岛,全球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主产于北纬40°以南)。

生长习性

温度
喜暖怕冷,低温对其生长有害,当气温降到15℃,就停止生长,

低于9℃,薯块将逐渐受冷害而腐烂;在18~32℃范围内,温度越高,红薯生长速度越快,超过35℃则对生长不利。块根形成与膨大的适宜温度是20~30℃,以22~24℃最适宜。

水分

红薯
图册 10张
地上部和地下部产量都很高,茎叶繁茂,根系发达,生长迅速,蒸腾作用强,红薯需水量较大。土壤相对含水量在生长前期和后期保持在60-70%为宜,生长中期是茎叶生长盛期和薯块膨大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以保持在70~80%为宜。

光照
红薯喜光喜温,属不耐阴的作物。光照不足,叶色变黄,严重的脱落,没有叶子。受光不好的一般减产20~30%。红薯是短日照作物,每天日照时数在8~10小时范围内,能诱导红薯开花结实。

土壤
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强,耐酸碱性好,能够适应土壤pH4.2~8.3的范围。

生长繁殖

一年生草本,地下部分具圆形、椭圆形或纺锤形的块根,块根的形状、皮色和肉色因品种或土壤不同而异。茎平卧或上升,偶有缠绕,多分枝,圆柱形或具棱,绿或紫色,被疏柔毛或无毛,茎节易生不定根。叶片形状、颜色常因品种不同而异,也有时在同一植株上具有不同叶形,通常为宽卵形,长4-13厘米,宽3-13厘米,全缘或3-5(-7)裂,裂片宽卵形、三角状卵形或线状披针形,叶片基部心形或近于平截,顶端渐尖,两面被疏柔毛或近于无毛,叶色有浓绿、黄绿、紫绿等,顶叶的颜色为品种的特征之一;叶柄长短不一,长2.5-20厘米,被疏柔毛或无毛。

聚伞花序腋生,有1-3-7朵花聚集成伞形,花序梗长2-10.5厘米,稍粗壮,无毛或有时被疏柔毛;苞片小,披针形,长2-4毫米,顶端芒尖或骤尖,早落;花梗长2-10毫米;萼片长圆形或椭圆形,不等长,外萼片长7-10毫米,内萼片长8-11毫米,顶端骤然成芒尖状,无毛或疏生缘毛;花冠粉红色、白色、淡紫色或紫色,钟状或漏斗状,长3-4厘米,外面无毛;雄蕊及花柱内藏,花丝基部被毛;子房2-4室,被毛或有时无毛。

开花习性随品种和生长条件而不同,有的品种容易开花

地瓜长的什么样子,人人皆知。但地瓜是从哪里来的?很多人是不知道的;还有地瓜叶有什么好处?一样也是很多人不知晓。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高中毕业回乡务农,有一位“右派分子”(被错划的)问我:地瓜为什么也叫番薯?我说这事真的不知道。这位“右派分子”知识面很广,后来他告诉我,有关地瓜的一些故事:
他说“番”字当头,这说明地瓜的故乡不在中国。1963年,郭沫若先生以地瓜为题,曾赋《满江红》词一首:
“我爱红苕(tiáo),小时候,曾充粮食。明代末,经由吕宋(菲律宾),输入中国,三七○年一转瞬,十多亿担总产额。一季收,可抵半年粮,超黍(shǔ)稷(jì)。原产地,南美多。输入者,本是福州原籍。挟藤篮试密航,归来闽海勤耕植。此功勋,当得比神农,人谁识?”
郭老的诗证明了地瓜的这段历史。地瓜又名番薯,它原产于拉丁美洲,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传入欧洲,又经西班牙人传至摩洛哥、菲律宾。在明朝万历21年即1593年5月,福建长乐人陈振龙由菲律宾把地瓜引进到中国(注:明朝万历1573---1620年)
陈振龙是中国引种番薯第一人。陈振龙(约1543~1619年),福建省长乐县青桥村人。二十岁前中秀才,后乡试不第,遂弃儒从商,到吕宋岛(今菲律宾)经商。他见当地种有朱薯,耐旱易活,生熟都可食,有“六益八利,功同五谷”。他不顾西班牙政府不许朱薯出口的禁令,将薯藤绞入船吸水绳中,渡海带回福州培植。
这一年,闽中大旱,五谷少收,振龙叫其子陈经纶上书福建巡抚金学曾,申报吕宋朱薯可以救荒。金允试种,试种成功,金闻讯大喜,于次年传令遍植,解决闽人缺粮问题。
闽人感激金学曾推广之德,将朱薯改称金薯,因其是由外国引进的,所以又称番薯。为纪念陈振龙引进薯种和金学曾推广种植的功绩,在福清县建立报功祠。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福州人何则贤亦在乌石山建“先薯祠”,后祠被废。现在的“先薯亭”,于1957年所建。

接下来,说说地瓜叶的好处。
地瓜叶俗称番薯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C和铁、铝等,可作蔬菜用,比其它的叶菜类营养成分高,是优良且富营养的深绿色蔬菜。
地瓜叶的功效与作用:
一般膳食纤维,能促进胃肠蠕动、预防便秘、减少痔疮、大肠癌的罹患率;又可增加饱食感,减少热量摄取,有助於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同时能降低胆固醇,增加油脂的排出及防止血管硬化等,有益人体健康。而地瓜叶的纤维质地柔细,没有苦涩味,入口滑润又不伤胃,是优良的膳食纤维;尤其地瓜叶热量低,容易有饱足感,也是减肥的好食物。
地瓜叶不但营养丰富,而且具有食疗作用,民间常利用它来止血,例如胃出血、痔疮出血等内出血,具有清凉退火的功效。用法很简单,只要将地瓜叶洗乾净,放在果汁机里,加少量的水打汁,再用纱布过滤约200cc,加一点蜂蜜或甘蔗汁即可饮用。
地瓜叶的吃法:就是用开水将地瓜叶烫熟,拌佐料或沾酱油,就是一道美味爽口的凉拌地瓜叶了。

我国关于红薯的来源
一般普遍认为,番薯的引入中国,源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明时,多年在吕宋(即菲律宾)做生意的福建长乐人陈振龙同其子陈经纶,见当地种植一种叫“甘薯”的块根作物,块根“大如拳,皮色朱红,心脆多汁,生熟皆可食...

红薯的来历?
红薯是一种产量高,适应性强的粮食作物,在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种植。红薯又称为甘薯,地瓜,甘储,朱薯,金薯,番茹,红山药,玉枕薯,山芋,甜薯,红薯,红苕,白薯,阿鹅,萌番薯等。红薯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地下部分呈现...

地瓜和红薯是一个东西,它的两个名字是怎样得来的?
2、地瓜的由来 红薯是花科类的植物,地瓜则是豆署类、草藤本植物,两者有着很大的区别。地瓜是这一类植物的别称,由于人们的不了解,所以大多数用来称呼番薯。这类植物跟红薯有些相似,都是生长在地下的,可是叶子和根茎...

我认为地瓜就是凉薯,而不是红薯。那么地瓜也不是薯类的统称或俗称。求...
地瓜在不同地方指的是不同作物,甚至不是农作物,北方把红薯叫做地瓜,而南方叫的地瓜,不是红薯,四川人说的地瓜,是另一种作物,北方没有,下图是四川人说的地瓜:这是一种豆科植物的根,学名是豆薯,也叫凉薯,凉薯...

拔丝地瓜的来历与典故
听过拔丝芋头这道菜的人肯定会听过拔丝地瓜这道菜名,不仅仅是因为其制作方式相同,在味蕾上的味觉体验也是相似,只不过其主要食材不一样而已。那么,拔丝地瓜的来历与典故是什么呢?且随我一起去 饮食文化 中看看吧!拔丝...

福建地瓜的由来
福建地瓜(番薯)由来J.B.埃德蒙等认为甘薯起源于墨西哥以及从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到秘鲁一带的热带美洲。A.von 洪堡援引哥马拉记载:哥伦布初谒西班牙女王时,曾将由新大陆带回的甘薯献给女王。16世纪初,西班牙已普遍种植甘薯。...

红薯的来历
红薯 图册 10张 地上部和地下部产量都很高,茎叶繁茂,根系发达,生长迅速,蒸腾作用强,红薯需水量较大。土壤相对含水量在生长前期和后期保持在60-70%为宜,生长中期是茎叶生长盛期和薯块膨大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以保持在...

五三红薯的来历
请问你是想问五三红薯的来历是什么是吗?五三红薯的来历是:五三红薯是红薯品种,全称是553红薯,是由北京553系原华北农科所选育,所以就叫553红薯,也有的就叫五三红薯。产量表现:北京553品种产量较高,春薯高产田亩产4000公斤...

为何说红薯是偷进中国的,它的由来有什么故事?
我们经常吃的红薯,口感非常好,但是我们都不知道即食红薯是偷渡来的。也就是说,其实红薯在我国的由来是有一个故事的。红薯发源于美洲,所以说红薯本来就不是我国发明的产物,她的第一次种植,其实也是印第安人种植成功的,...

地瓜和红薯是一样的吗?
番薯即红薯。北方人多称地瓜,四川人称为红苕,客家人则惯常谓之番薯也。一直以来,我总以为它的正名是红薯,俗称番薯,查证之后始知,恰恰相反。番薯之名为番,必有它的来历,果然,番薯非我国所古有,直到了明朝的中叶,...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链接

星空游玩网特别说明:本站文章来自互联网交流,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本站对其准确性和真实性作任何担保
© 星空游玩网 联系邮箱: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