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历史

历史上的大同
大同市,这座承载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古都,位于中国山西省的最北端,地理坐标东经112°34′至114°33′,北纬39°03′至40°44′之间。自古以来,大同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被誉为“三面临边,最号要害”,东连上谷,南达并恒,西界黄河,北控沙漠,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公元前三世纪,赵武灵王为了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置云中、雁门、代郡。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大同城西筑城武周塞内以备胡。
公元四世纪末,拓跋鲜卑控制了黄河流域以北大部分地区,迁都平城,历经七帝96年,大同成为当时我国北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佛教的中心,迎来了历史上的第一次繁荣。
之后的1500年,大同先后成为北魏京师、辽金陪都、元封西京、明立藩王、清颁重镇,历经江山更迭,几番易名,但始终不失为“北方锁钥”。大同的城防工事,如长城抗争,几番狼烟,更显“大同士马甲天下”。
1277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大同,赞叹这座城市的宏伟与美丽。1372年,朱元璋的第十三子朱桂藩镇大同,在南魏平城旧址重工业建云中城池,即今大同古城。
1438-1571年,明王朝对蒙古各族采取怀柔和亲政策,在大同三设马市,数辟月市,久立小市,应允鞑靼“通贡”,促进了长城内外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大同成为蒙疆胡族与中原地区经济交往的集散地和塞外商埠,再次出现难得的繁荣局面。
直到近代,大同的贸易依旧兴盛,吸引了全国众多的商贾巨子。大同市是国家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云冈石窟、华严寺、九龙壁、悬空寺等。
大同市的矿产资源同样丰富,特别是煤炭,已探明的煤炭总储量达376.9亿吨,是重要的优质动力煤生产基地。此外,大同还拥有铁、铜、铝、锌、磷以及石灰石、云母、石墨、大理石、花岗石等矿产。
大同市地处晋、冀、蒙交界处,是闻名全国的"煤都"。区位条件优越,交通通信便利,旅游资源声誉中外,工业基础雄厚。全市国土总面积14112.5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700--1400米之间,最高峰是阳高县六棱山主峰黄羊尖2420米,最低处为灵丘县冉庄河558米。
大同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且寒冷干燥,夏季短暂且温热多雨,春秋凉爽,温差较大。年均气温5.5℃,极端最高气温37.7℃,极端最低气温-29.1℃;年平均降雨量在400毫米;无霜期100~156天。
大同市土地广阔,主要农作物有玉米、谷子、莜麦、春小麦、黍子、马铃薯、胡麻、黄花菜、黄芪、甜菜、向日葵和蔬菜、瓜果等。大同的矿藏资源丰富,是我国著名的"煤都",煤炭储量大、质量好、热值高,已探明的煤炭总储量达376.9亿吨,是我国重要的优质动力煤生产基地。境内地下矿藏还有铁、铜、铝、锌、磷以及石灰石、云母、石墨、大理石、花岗石等。
大同市境内现存古建筑、古墓葬、古遗址2万余处,其中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0余处。大同是民族融合的大平台,在促进中华民族大融合上功绩卓著;是都城建设的里程碑,北魏平城的城市建设独具特色;是改革创新的大舞台,北魏平城时代的重大政治、文化改革,影响深远,荫及盛唐;是佛教中国化的先行者,佛教的政治化、本土化是从平城时代开始的;是古都艺术的新模式,无论是北魏时代的云冈石窟,还是辽金时代的华严寺、善化寺等,均堪称旷世精品,开创了大同模式;大同还是军事防御的大前沿。
大同是在中国历史上地位显著的古都、艺都、佛都、军都、融合之都、改革之都。大同是一座塞上古城,已有2300多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曾为两汉名郡、北魏京华、辽金陪都、明清重镇。早在夏商之际,即有居民在此定居。春秋初期,为我国少数民族“楼烦”占据。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倡导改革,“胡服骑射”,凭借武力驱逐匈奴,开拓疆土,设置云中、雁门、代郡。大同东北属代郡、西南属雁门郡。赵国名将李牧在这里镇守,此时的大同已成为赵国的边陲重镇。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全国设置36郡,大同属雁门郡。汉承秦制,大同是平城县所在地,仍属雁门郡。建安五年(200年),匈奴南犯,汉高祖亲率大军北征,被匈奴冒顿单于十万精骑围困于平城白登山(今大同城东五公里的马铺山),相持7日,用陈平的反间计,方才乘机逃脱,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白登之战”。之后,刘邦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从而促进了汉朝与北方少数民族的团结与和睦,其中著名的“昭君出塞”便是民族和睦史上灿烂的一页。东汉末期,游牧在嫩江流域、额尔古纳河畔的少数民族鲜卑拓跋部乘中原混战,匈奴分裂及受到汉民族先进生产方式和社会文明的影响,很快强大起来。他们克服九难八阻迁徙到呼伦贝尔草原,北魏登国元年(386年)建国称代,建都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北魏天兴元年(398年)建都平城(今大同)。平城作为北中国政治、军事和文化尤其是佛教的中心近100年之久。举世闻名的云冈石窟就是在这个时期开凿的。之后在辽河流域兴起的契丹、女真两个民族,先后建立了辽、金王朝。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于是大同由少数民族统治达200多年。辽、金两代大同称西京,由于皇室崇信佛教,大兴土木,在大同地区留下了为数众多的佛教建筑群。海内知名的华严寺、善化寺、觉山寺以及应县释迦木塔就是在这个时期创建的。元朝时,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奉元世祖忽必烈之命出使南洋诸国,曾路经大同。称赞大同是一座宏伟而美丽的城市,说这里的商业相当发达,各种物品都能制造,尤其是武器和其他军需品更加出名。明代,大同是万里长城的“九边”重镇之一。明洪武五年(1372年),大将军徐达任大同总兵,修建大同城垣,并屯兵镇守。驻军总数占全国总兵力的十分之一,当时有“大同士马甲天下”之称。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改封他的第十三子豫王朱桂为代王,封藩于大同,九龙壁就是当时代王府前的照壁。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攻克大同,在此休整后直捣京师,推翻了明王朝。清朝仍设大同府,清顺治五年(1648年),大同总兵姜镶降而复叛,大同惨遭“屠城之灾”,使这座曾经一度繁华的城市几乎成为一座空城。在以后的200多年里,大同又陆续重修,新建了楼阁寺观和街道。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逃难去西安路经大同,曾登大东街太平楼,纵览古城,称赞大同“可谓福地宝城”。1949年5月1日,大同和平解放,为察哈尔省省辖市。1952年,大同为山西省省辖市。

大同的来历?
东连上谷,南达并恒,西界黄河,北控沙漠。实京师之藩屏,中原之保障”。。曾发生上千次大小战事。大同境东的马铺山是汉代刘邦与匈奴奋战七昼夜的战场;金沙滩 (属于山西朔州市界)是杨家将血战的疆场。大同在历史上一直是...

大同的来历和含义
大同位于北方地区,是北方地区的中心城市。因为大同地理位置重要,成为了古代中国北方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以被称为“大同”。2、大同这个名字的含义也与它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有关。大同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山西大同,大同这个城市名字的由来
真理创造美好,美好的生活谁都想过。唯其如此,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就有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并给它定名为“大同”。现代社会也有很多人憧憬着“大同”的理想社会。

大同市的历史是怎样的?
久远的历史,瑰丽的文化,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大同 被誉为“塞外名城”的大同市位于山西省的最北端,处在内外长城之间,是山西第二大城市。这里三面环山,桑干河的支流御河纵贯南北。长期以来,人们对大同的认识止于煤都的富饶、云冈的瑰丽...

山西大同是哪朝都城?
北魏都城

古城大同的历史与变迁?
文化大革命 后,进一步的城市考古工作逐渐展开,历史时期地 方城 址的调查就是从大同城开始的[2]。80年代以来,省、市文物部门和当地学者作了许多调查、考证和研究工作①。2004年8月,大同市考古研究所与市博物馆联合组成平...

大同府的历史沿革
秦灭六国,在内地也设郡,大同仍属雁门郡。为了防备匈奴侵扰,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并征集民众修筑长城,在大同城西武周川上(今十里河谷)“筑城武周塞内,以备胡”(《水经注》)。西汉时,置平城县(因其地为战略要地,兵家必...

山西大同历史上作为北魏的都城在当时叫作什么名字
平城 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北魏中期都城。北魏平城是在汉朝的平城县之基础扩建而成。从北魏道武帝拓跋圭于天兴元年(公元398年)七月迁都至此,至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共建都于此97年之久,前后经历道...

山西大同的历史
[编辑本段]★山西省大同市 [编辑本段]概况 大同市是国家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大同战国属赵,汉置平城县,北魏建都,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置云中郡和云洲。辽重熙十三年(公元1044年)于今大同城建西京,十七年(公元1048...

大同的来历和含义
3. 此外,大同还是一个融合了多元文化的城市,拥有多样的宗教和文化传统。大同的云冈石窟、华严寺、善化寺等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不仅展示了大同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魅力,也吸引了全球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和探索。关于山西省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链接

星空游玩网特别说明:本站文章来自互联网交流,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本站对其准确性和真实性作任何担保
© 星空游玩网 联系邮箱: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