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16位皇帝,为啥“十三陵”只有十三位?

大明王朝是由朱元璋所建立的,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一步一步打败所有对手,结束了元朝的统治。明朝开国初期非常强盛,但由于宦官当道,国力迅速衰败,只经历了200多年就结束了。明朝共有16位皇帝,为啥“十三陵”只有十三位,那三位去哪了?

十三陵





十三陵是位于北京的明朝皇帝陵墓,其中埋葬着明朝13位皇帝和众多的妃子,而在历史上明朝有16位皇帝,有三位并没有葬在北京的明朝皇陵中。




第一位就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朱元璋从南方起家,扫平了北方,但是他本身还是喜欢南方的水土,因此将明朝的都城定在了南京,朱元璋也是在南京逝世,因此他的陵墓建在了南京,也就是今天的明孝陵。整个陵墓规模恢弘,周围单是寺庙就有30多座,其中亭台楼阁建设的都非常华丽,相当气派。




第二位就是朱允炆,朱允炆是朱元璋的孙子,朱元璋晚年在选择继承人问题上出现了失误,间接导致了天下的混乱。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选择绕过自己其他几个儿子,将皇位直接传给了年纪尚小的孙子朱允炆。这引起了燕王朱棣的不满,他即刻起兵夺回皇位,而朱允炆当然不是朱棣的对手,有人说他逃跑了,有人说是被朱棣秘密杀死了,总之朱允炆没能进入明朝皇陵当中。




第三位是明代宗朱祁钰,朱祁钰的皇帝生涯有些特殊,他是从哥哥明英宗朱祁镇手中继承来的。当时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变中被俘虏,国不可一日无主,在大臣们的支持下,朱祁钰登基。但后来哥哥朱祁镇回来了,他的位置就变得很尴尬,后来朱祁镇恢复了皇位,朱祁钰就被软禁了,并且又成了王爷,死后自然也没有按照皇帝身份下葬。



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也在南京驾崩,皇陵位于凤阳,建文帝不知所踪,永历皇帝死时,北京早已陷落,因此就成了十三陵的格局。

因为有三个人没有在陵墓,第一个就是朱元璋,葬在南京,第二个是他的孙子朱允炆,结局惨败,第三就是朱祁钰,降成王爷

明十三陵是永乐皇帝朱棣迁都北京以后才开始建造的,所以朱元璋和朱允炆没有葬入。景泰帝朱祁玉的帝位是从哥哥手里夺来的,所以不能进十三陵。

明朝一共16位帝王,为什么明代皇陵叫做十三陵?
当时很多人都会疑问,为什么明朝有16位皇帝,可是明朝的皇陵为何会叫“明十三陵”,而不是叫“明十六陵”呢?其实很简单,因为明朝16皇帝中有3位皇帝的陵墓并不是葬在这里,所以正因为“明十三陵”所葬的只有13位皇帝,所以它才叫“明十三陵”。那么没有葬...

明朝有16位皇帝为什么只有13位皇帝被葬在十三陵?
所以明朝有16位皇帝只有13位皇帝被葬在十三陵。明十三陵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距离天安门约五十公里。十三陵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

明朝有十六位皇帝,为何明十三陵只葬了十三位?
朱棣就发动了叛乱,朱允炆最终被一把大火烧死在了皇宫里。还有一个是朱祁玉,他本来是没有资格做皇帝的,只不过是他哥哥朱祁镇因为作战失败,在瓦剌当了俘虏,后来朝廷的人动劝太后,让朱祁玉登上了帝位。朱祁玉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才当上了皇帝。可是后来他的哥哥朱祁镇被救了回来,他却想继续做...

明朝有十六位皇帝,为什么陵墓却叫“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也成为了一个景点,但是明朝有十六位皇帝,之所以被称为明十三陵,主要因为其余的三位皇帝的陵墓没有埋在北京,因此只能叫明十三陵。先介绍一下明十三陵,明十三陵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其中埋葬了明朝十三个君王,分别是长陵安葬明成祖朱棣,献陵安葬明仁宗,景陵安葬明宣宗,裕陵...

明朝有16位皇帝,为什么却只有十三陵
十三陵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两位...

明朝十六帝为何只有十三陵?
明朝十六帝有两位葬在别处,一位下落不明,其余十三位都葬在天寿山,所以称“明十三陵”。明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寝的总称,依次建有长陵(明成祖)、献陵(明仁宗)、景陵(明宣宗)、裕陵(明英宗)。茂陵(明宪宗)、泰陵(明孝宗)、康陵(明武宗)、永陵(明世宗)、昭陵(...

明代一共有16位皇帝,而皇陵被叫做“十三陵”,这是为何?
中国古代习用土葬,以秦始皇陵为代表。明清的陵墓都是选择群山环绕的封闭性环境作为陵区,将各帝陵协调地布置在一处。增设牌坊、大红门、碑亭等,建筑与环境密切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庄严肃穆的环境。不过,一个问题来了,对于明朝来说,一共有16位皇帝,却只有“明十三陵”,另外三位皇帝的陵墓在哪里呢...

为什么明十三陵只有十三个皇帝?
后英宗被放回,在心腹党羽的策划下,英宗复辟,又坐了皇帝。朱祁钰被害死,英宗不承认他是皇帝,将其在天寿山区域内修建的陵墓也给捣毁了。而以“王”的身份将他葬于北京西郊玉泉山。明朝十六帝有两位葬在别处,一位下落不明,其余十三位都葬在天寿山,所以称“明十三陵”。

明朝明明16位皇帝,为什么皇陵却叫做明十三陵?
在北京昌平区的天寿山麓近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坐落着中国乃至全球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明十三陵。自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称帝,到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末代皇帝朱由检在煤山自缢殉国,整个大明王朝共享国276年,历16帝。 目前位于十三陵内的皇帝陵寝依次为:成祖...

明朝有16个皇帝,为什么只有明13陵?
明太祖朱元璋 陵寝在 南京 明惠帝朱允文,由于“靖难之役”,被朱棣赶下去了,生死不详,所以没有陵寝 明代宗朱祁钰,“土木堡之变”中继位,后明英宗被放回后,于1457年被赶下皇帝位,然后被贬为王,死后是以亲王礼制葬在了颐和园西侧的金山口。所以明朝十六皇帝,只有十三陵。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链接

星空游玩网特别说明:本站文章来自互联网交流,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本站对其准确性和真实性作任何担保
© 星空游玩网 联系邮箱: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