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陵的陵墓建筑 南京明孝陵陵墓是哪一年建造的?

南京明孝陵陵墓是哪一年建造的?

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合葬墓,因马皇后谥“孝慈”,故名孝陵。明孝陵坐落在南京市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2003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南京的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
明孝陵从洪武14年(1381年)正式动工,至永乐3年(1405年)建成,历时25年。先后用工10万,护陵驻军有5千多人。那时候陵园内亭阁相接,享殿中烟雾缭绕,松涛林海,养长生鹿千头。鹿鸣其间,气势非凡。因屡遭兵火,现仅存神烈山碑,下马牌坊,大金门,四方城及神功圣德碑,神道保留了六种石兽,狮、獬豸、骆驼、麒麟、马和象,每种两对每种两跪两立六种24只,神道石柱二,文臣武将各四。
神道上石兽 体量巨大
石翁仲武将、文臣各2对,共8尊 3米多高。
明孝陵陵寝制度既继承了唐宋及之前帝陵“依山为陵”的制度,又通过改方坟为圜丘,开创了陵寝建筑“前方后圆”的基本格局。陵宫布局设计和方城明楼、宝城宝顶等建筑形式,开创了中国明清帝王陵寝建设规制的先河,此后一直规范着明清两代500余年20多座帝陵的建筑格局,在中国帝陵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因此被誉为中国帝陵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明孝陵的神道蜿蜒曲折,整体布局呈现出了“北斗七星”的形状,这种不拘一格的神道布局,在中国帝王陵寝中具有唯一性。


  明十三陵,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明十三陵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距离天安门约五十公里。十三陵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两位太监。截止2011年,已开放景点有长陵、定陵、昭陵、神路。
  十三陵是从北迁的永乐皇帝开始之后的明代十三个皇帝的坟墓。而之前的两个皇帝,朱元璋和马皇后合葬于当时的都城南京,为现在的明孝陵,第二个皇帝建文帝是朱元璋的孙子,在明成祖攻占南京的靖难之役中失踪。

  明孝陵坐落于江苏省南京市钟山南麓玩珠峰下,为明朝(公元1368年至1644年)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作为中国明陵之首的明孝陵壮观宏伟,代表了明初建筑和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直接影响了明清两代500多年帝王陵寝的形制。依历史进程分布于北京、湖北、辽宁、河北等地的明清帝王陵寝,都是按南京明孝陵的规制和模式营建的。
  史料记载,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下令建陵。第二年8月,马皇后去世,9月葬入此陵墓,定名为“孝陵”。孝陵之名,取意于谥中的孝字,有“以孝治天下”之意,一说是马皇后谥“孝慈”,故名。明孝陵永乐3年(1405年)建成,历时25年。明皇室先后调用军工10万,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明孝陵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形制参照唐宋两代的陵墓而有所增益。建成时围墙内享殿巍峨,楼阁壮丽,南朝七十所寺院有一半被围入禁苑之中。陵内植松十万株,养鹿千头。因屡遭兵火,明孝陵除陵寝地宫外,现仅存神道、下马牌坊、大金门、四方城等。
  墓区的建筑大体分为两组:第一组神道部分,从下马坊起,到孝陵正门;第二组是主体部分,从正门到宝城、明楼、崇丘为止。现存建筑有神烈山碑、禁约碑、下马坊、大金门、四方城及神功圣德碑、孝陵殿、大石桥等。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做了31年皇帝的朱元璋去世,礼葬孝陵。朱元璋及皇后合葬的地宫俗称“宝城”,是一个直径约400米的圆形大土丘,它的四周有条石砌成的石壁,其南边石壁上刻有“此山明太祖之墓”7个大字。宝城厚实坚固,依山势高低起伏,下砌巨石,上用明砖垒筑,厚约1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陵墓之一。历经600余年的风雨之后,近年来宝城墙体出现了局部坍塌,墙面剥落,个别地方因为地基沉降逆向撕裂而形成巨大裂缝。南京市文物部门先后投资300多万元,采用东南大学古建筑专家的保护方案,按照修旧如旧的要求,对墙体进行了维修,如“缝合”裂缝,整平“墙面”,对变形的墙体进行修补和防水防渗漏“手术”。为方便游客一睹“龙脉”真容,还修建了一条青石板游览步道,让游客能登上宝顶看到明孝陵全貌。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会副会长、东南大学建筑学教授刘叙杰说:“明孝陵代表着明初皇家建筑的艺术成就,是中国陵墓建筑和陵墓文化的缩影。”明孝陵从起点下马坊至地宫所在地的宝顶,纵深达2600多米,沿途分布着30多处不同风格、用途各异的建筑物和石雕艺术品,整体布局宏大有序,单体建筑厚重雄伟,细部装饰工艺精湛,凝聚了当时政治家、艺术家和建筑师们的才智。

明孝陵处于山清水秀的环境之中,周围山势跌宕起伏,山环水绕,人文与自然景观浑然天成。陵园规模宏大,格局严谨。孝陵建筑自下马坊至宝城,纵深2.62公里,陵寝主体建筑当年建有红墙围绕,周长2.25公里。
明孝陵经历了600多年的沧桑,许多建筑物的木结构已不存在,但陵寝的格局仍保留了原恢弘的气派,地下墓宫完好如初。陵区内的主体建筑和石刻有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包括下马坊、大金门、神功圣德碑、神道、石像路石刻等,都是明代建筑遗存,保持了陵墓原有建筑的真实性和空间布局的完整性。
墓区的建筑大体分为两大部分:第一组神道部分,从下马坊起,到孝陵正门;第二组是主体部分,从正门到宝城、明楼、崇丘为止。
沿神道依次有:下马坊、禁约碑、大金门、神功圣德碑碑亭、御桥、石像路、石望柱、武将、文臣、棂星门。过棂星门折向东北,便进入陵园的主体部分。这条正对独龙阜的南北轴线上依次有:金水桥、文武方门、孝陵门、孝陵殿、内红门、方城明楼、宝顶等建筑。陵寝建筑都是按中轴线配制,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 第一部分是蜿蜒曲折的陵墓神道。自下马坊至孝陵正门(文武方门),包括下马坊、神烈山碑、大金门、神功圣德碑及碑亭(俗称四方城)、神道石刻和御河桥。  简介图片下马坊下马坊是一座二间柱的石牌坊,面阔4.94米、高7.85米,坊额上刻“诸司官员下马”6个楷书字,告示进入明孝陵的官员必须下马步行,以示对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尊敬。 神烈山碑神烈山碑位于下马坊东边36米处,是明嘉靖十年(1531年)立,正面阴文双钩浅刻“神烈山”3字,原有碑亭,现已不存在,仅存四角石柱础。神烈山碑是明嘉靖十年改钟山为神烈山时而立。再向东17米处有一块卧碑,为“禁约碑”,是明崇桢十四年(1641年)立,碑文刻禁止损坏孝陵及谒陵的有关9条禁约。 大金门大金门位于下马坊西北750余米处,是孝陵的第一道正南大门。大金门原为黄色琉璃瓦重檐式建筑,现存砖石砌筑的墙壁,下部为石造须弥座,面阔26.66米,进深8.09米,墙壁辟有3个券门洞,中门较高为5.05米,左右两门高4.25米。 神功圣德碑及碑亭神功圣德碑及碑亭,在大金门正北70米处,是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十一年(1413年)为朱元璋撰述的歌功颂德碑及碑亭。神功圣德碑亭建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建筑平面为正方形,故俗称“四方城”,内置明成祖朱棣为其父朱元璋所立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楼顶已毁。原碑亭为砖石砌筑,平面呈正方形,亭子的结构顶部已荡然无存,现仅存四壁,每壁各有一个宽5米的拱形门洞,外观如一个城堡,故俗称“四方城”。 神道石刻四方城向西北行约100米过御河便进入神道。明孝陵神道的最大特点在于建筑与地形地势的完美结合。其不同于历代帝陵神道成直线形,而是完全依地形山势建造为蜿蜒曲折的布局。而且在每一段落的节点处安放石像生来控制空间,形成一派肃穆气氛。石像生下铺垫有完整的六朝砖,使其600年来没有下沉。神道由东向西北延伸,两旁依次排列着狮子、獬豸、骆驼、象、麒麟、马6种石兽,每种2对,共12对24件,每种两跪两立,夹道迎侍。
这些石兽体现了皇家陵寝的礼仪要求,各有寓意:狮为百兽之王,显示帝王的威严,它既是皇权的象征,又起到镇魔辟邪的作用;獬豸是一种神兽,独角、狮身、青毛,秉性忠直,明辨是非,它能用角抵触有罪的人;骆驼是沙漠与热带的象征,它表示大明疆域辽阔,皇帝威镇四方;大象是兽中巨物,它四腿粗壮有力,坚如磐石,表示国家江山的稳固;麒麟是传说中的“四灵”即麟、龟、龙、凤之首,它是披鳞甲、不履生草、不食生物的仁兽,雄的叫麒,雌的叫麟,象征“仁义之君”和吉祥、光明;马,在古代是帝王南征北战、统一江山的重要坐骑。
明孝陵神道的6种石兽中,以象为最大,重达80吨,当时为了将这些石兽运抵明孝陵,冬季时,在路面上洒水结成冰,再用粗大的竹、木作滚轴,一路上用人力推滚的办法来完成运输任务。这段神道现俗称为石像路,全长615米。石兽的尽头,神道折向正北,至棂星门,长250米。这段神道置石望柱和石人,2根望柱呈六棱柱形,高6.6米,其上雕刻云龙纹。通常望柱均置于神道的最前面,而明孝陵的望柱则置于神道中间,这也是朱元璋的独特之处。石望柱之后是东西相对而立的翁仲,有武将、文臣各2对,共8尊,高各为3.18米,石人石兽的体型都很巨大,是明代石刻的艺术珍品。 棂星门神道向北18米的尽头为棂星门,存石柱础6个,已重新修复。从遗迹看,棂星门应是三开间的建筑。过棂星门折向东北275米,即到御河桥,也称金水桥。 御河桥御河桥为石砌桥,原为5孔,现存3孔,桥基和河两边驳岸的石构件均是明代原物。通过御河桥向北,顺缓坡而上,便是陵寝的主体建筑。 第二部分明孝陵寝主体建筑。自正门至崇丘,包括文武方门(即正门)、碑殿、享殿、大石桥、方城、明楼、宝顶等,筑有围墙。  简介图片文武方门文武方门是孝陵的正门,原为5个门洞,3大2小,中间3个为拱形门洞,两边2个为长方形门洞。庑殿顶上盖黄色琉璃瓦。清朝同治年间改建为一个门洞,上嵌清石门额,阴刻楷书“明孝陵”3字。1999年重新进行修复,恢复了明代时大门的原貌。现为五门,黄瓦、朱门、红墙,正门上方悬挂长方形门额,竖书“文武方门”4个鎏金大字。正门东侧立有一块“特别告示”碑,此碑是清宣统元年(1909)所立,以六国文字书写,警示保护孝陵的注意事项。碑亭后原建有两御亭,西边叫宰牲亭,东边的称具服殿。 碑殿碑殿原为孝陵享殿前的中门,即孝陵门,原为5个门洞,后被毁。碑殿是清朝时改建的,是一歇山顶,三开间,红墙小瓦建筑,南北正中各开一门,亭内立有5块碑刻。根据《中山陵史话》等书籍记载,这里曾有明孝陵的一道中门,但毁于战火,清代在中门的基础上改建碑殿,并竖立了五座高大的石碑。正中有一块大石碑,下有驮碑龟趺。其驮碑龟趺与众不同,脖子出奇地短。 治隆唐宋碑碑殿中石碑上书「治隆唐宋」四个鎏金大字,碑高3.85米,宽1.42米,厚度0.38米。「治隆唐宋」的意思是颂扬明太祖治国方略超过了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这是清康熙皇帝1699年第三次下江南谒陵时御题。这是因清朝刚统治中国,康熙执政初,汉人不服满人统治,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康熙深知,光靠高压政策是不行的,还须依靠汉人。所以,康熙在6次南巡中,5次拜谒明孝陵。此碑由曹雪芹的祖父、当时的“江宁织造”郎中曹寅刻立。在“治隆唐宋”碑左右还有清朝乾隆皇帝诗碑各一块,东西有卧碑两块,东边一块刻载康熙帝第一次谒陵纪事,西边一块刻记康熙帝第三次谒陵情形。 享殿孝陵的主要建筑孝陵殿,即享殿,位于碑殿之后。原明代孝陵殿毁于战火,尚存三层汉白玉须弥座台基,通高3.03米,台基上有大型柱础64个。台基四角有石雕螭首,大殿前后各有3道踏垛,尚存6块浮雕云龙山水大陛石。大殿基长57.30米、宽26.6米,可见当时该建筑之宏大。原殿中供奉朱元璋及马皇后神位。
现存地表建筑为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两次重建的三小间享殿,现殿内是“明孝陵史料陈列室”。享殿后是一片纵深100余米、宽数十米的空地,是当年露天祭祀的场所,中间有甬道,两边林木茂盛。甬道尽头有石桥,称大石桥,又称升仙桥,意思是过了此桥即为“仙界”。桥北是一座宽75米、高16米、进深31米的城堡式建筑,称方城。 方城方城是孝陵宝顶前面的一座巨大建筑,外部均用巨型条石建成,东西长75.26米,南北宽30.94米、前高16.25米、后高8.13米,底部为须弥座。方城正中为一拱门,中通圆拱形隧道。由54级台阶而上出隧道,迎面便是宝顶南墙,用13层条石砌筑。沿方城左右两侧步道即可登上明楼。 明楼明楼在方城之上,为重檐歇山顶,上覆黄色琉璃瓦,东西长39.45米,南北宽18.47米,南面开3个拱门,其余三面各开1个拱门,每扇门上面的门钉为9行,每行9颗,以显示九五之尊。方城明楼以北为直经400米左右的崇丘即是宝顶,也称宝城,为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寝宫所在地。 宝顶宝顶近似圆形,是一个直径约400米的圆形大土丘,即朱元璋和马皇后合葬的地宫,周围砌有砖墙。宝城厚实坚固,依山势高低起伏,下砌巨石,上用明砖垒筑,厚约1米;在南边石壁上于民国时期刻有「此山明太祖之墓」七个大字。1998年至1999年,南京市文物局等有关部门采用先进的精密磁测,证实朱元璋墓的地宫就在这下面,埋葬深厚,保存完好,从没有被盗过。 石像生武将 明孝陵石像生共18对,其中文臣3对、武将3对、站卧马各1对、站坐麒麟各1对、站卧象各1对、站卧骆驼各1对、站坐猊各1对、站坐狮子各1对。另有望柱1对。所有石雕像均以整块石料雕成。不刻意追求形似,而注重神似,其风格粗犷、雄浑、朴拙、威武,气度非凡。这组石雕对称地排列在神道两侧,南北长800多米,构成威武雄壮的长长队列,使皇陵显得更加圣洁、庄严、肃穆。孝陵石像生是明代陵寝中规模最大、最具特色的一组。 御河五龙桥 南京地区雨量充沛,钟山主峰的雨水主要经独龙阜孝陵陵宫区域排泄,明孝陵必须建有完善的排水系统,才能确保陵宫的安全。因此,孝陵陵区内设有外御河、内御河和宝城御河三条排水系统。
这三条御河在规划和设计上可谓独具匠心,它将陵域划分成导引区、神道区、前朝区和后寝区,同时通过三组御河桥,将这四个区连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并且使整个陵域更为完美,更富有生机。御河桥中的第一组介于碑亭和神道石刻之间,为砖构单曲拱桥,霹雳之水由桥下西流,御桥旧址犹存,桥非原貌,今称虹桥。第二组桥位于神道尽头,是直通陵宫的桥梁,一字排列5座,又称五龙桥。它与陵宫处于同一南北中轴线上,桥身作石构单曲拱桥样式,5座石桥与正北方200米处的5孔陵宫门一一对应。仅存中间3座,桥身起券,两侧有散水螭首和护栏望柱。这组御河桥的桥基和两岸石堤为明代原物,护栏是1995年重新修复的。
桥下御河河道已实施清理改造工程,流经御桥的河水清澈不绝。第三组御桥处于方城之前,石造单券拱桥,长57.5米,宽26.6米,两侧石栏、螭首多残毁,但桥身体量宏大,结构牢固,做工细腻,是明初桥梁建筑中的杰作。过了这座御桥便是朱元璋长眠之地,因此称其升仙桥。除三条御河外,陵宫地下还建有巨大的涵道,以增加雨季的泄洪量。陵宫内则建有地下排水管道,地面建筑周围均以砖铺设散水和明沟,享殿台基四周有数十个向外悬挑的精美的散水螭首,陵宫宫墙外也以砖铺设散水,并以砖石砌建挡土墙。明孝陵的整个排水体系和细部设施,既具有实用性,又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既充分利用原有河道,又将其艺术地融入陵区的布局之中,高度体现了南方多水地区建筑规划上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治隆唐宋碑 治隆唐宋碑,御碑亭中陈列着五块碑,正中一块刻“治隆唐宋”四字,为康熙皇帝手书。碑高3.85米,宽1.42米。“治隆唐宋”的意思,是颂扬明太祖治国方略超过了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作为清朝皇帝的康熙如此诏示天下,一方面表示了他对朱元璋的尊重和钦佩之意,另一方面也是有其良苦用心的。康熙一生中六次南巡,五次拜谒明孝陵,行跪九叩大礼。“治隆唐宋”就是他1699年(康熙三十八年)第三次下江南谒陵时所题,并由曹雪芹的祖父、当时的“江宁织造”郎中曹寅立碑。他是想借此笼络人心,以缓和汉满矛盾,加强其统治。从中亦可看出康熙的雄才大略。 明东陵遗址 对于明东陵排水沟,南京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是这样说,因东陵寝园内没有祭祀配套设施,如神库、具服殿、神厨等建筑,因此可以推论这砖构排水沟建筑可能与东陵祭祀设施有关。 六国文字碑 该碑是由清政府所立,意在对喜好在明孝陵“涂鸦”的外国游客以警示,以六国文字书写。
碑文的大概意思是“鉴于明孝陵内御碑及附近古迹历年破坏、毁损情况严重,端方总督大人下令竖立围栏对其加以保护。有人越栏参观或者可能对前述御碑及陵区古迹造成损坏之行为,一律禁绝”。
清代末年,国门被打开以后,慕名而来的游客尤其是外国游客越来越多。在这些洋人中,有一些显然喜欢在明孝陵的建筑和石刻上乱涂乱画,令当时的地方政府很是困扰。
下令立碑之人为端方,其当时的身份为两江总督,根据管辖范围,这位两江总督所管辖的是江苏、安徽、江西三省,出当时洋人们的涂鸦行为已经让当时的政府忍无可忍。针对这种情况,两江总督拿出了两个“方子”:一是让两江洋务总局和江宁府在明孝陵设立“六国告示碑”,明确警告素质不高的老外游客们不要乱涂乱画;二是将明孝陵神道内的石刻全部装进木栅笼,这样一来,就将文物与不文明的洋人们隔绝开来,没有再顺手涂鸦破坏的机会。尽管如此,在明孝陵神功圣德碑上,还是能看到疑似清末俄国人留下的刻字。 从1997年开始,文物工作者利用精密磁测等高科技手段对明孝陵进行了长达6年的考古勘探,地宫经探测被认定位于明孝陵圆形宝顶下面,地宫建筑面积根据探测结果竟达4000多平方米,几乎是已发掘的定陵地宫面积的3倍。明孝陵地宫的具体形制还不能清楚知道,但从明孝陵现存建筑、明故宫建筑遗存上大量使用石料作为建筑基座的现象,以及已经发掘的定陵地宫全部用石材构筑的实例可以推断,孝陵地宫应该也是全部用石材构筑的大型殿宇式地下建筑。
文史专家大胆猜测了地宫殿堂的设计,参照生人居住的宫殿,因此一般应有主次之分,大跨度条石起券的拱券门作为明孝陵建筑的主要特征在地宫中也许会继续使用,主大殿应布置成厅堂的样式,摆放一些祭祀用品,并设一大缸,缸内盛香油,点长明灯。后殿作为地宫的主要部分,按照惯例应是摆放皇帝、皇后棺椁及各种随葬品的地方,朱元璋与马皇后的灵柩就停放在后殿的棺床上。
对于一位开国皇帝而言,地宫里随葬各种金银玉器、龙袍锦缎、仪仗用具及生活冥器应该是毋庸置疑的。当然所有的推测都只是猜想,真正的地宫谜底,只有待日后的发掘才能知晓。
明孝陵地宫历史上没有一次能够盗掘成功。之所以至今保存完好,是明孝陵的特殊防盗措施、历史机缘以及地理位置共同决定的。
经过勘探,明孝陵所在的独龙阜原本是一座坚固的石头山。有些皇陵是从上往下扒开一个深穴,建好后再封起来,但明孝陵却是横向凿入山体,从内部掏空建玄宫。这种横穴式的方法虽然工程浩大,但十分坚固。在没有炸药的情况下,古代盗墓贼从顶部向下打盗洞根本行不通。横穴式设计使墓道成为盗墓贼的唯一通道。为了隐藏好墓道,修建明孝陵的工匠也是费尽心机。通过精密磁测,考古人员探测到,墓道并不是人们想象中在正中间,而是偏在一边,这种反常规的设计让许多盗墓贼无功而返。
除了横穴和侧墓道,考古人员还在明孝陵宝顶高高的封土堆下发现了厚厚一层圆润的鹅卵石。鹅卵石本来应当出现在低洼的山涧中,它们现在出现在独龙阜的山头上只有一个原因——这是人们背上来有意铺设的,不仅便于雨水迅速渗透到宝顶排水设施中流出去,更为重要的是防盗。这类似于古代一种流沙防盗法,当盗墓贼挖开一个洞时,鹅卵石就会从四面八方滚落下来把洞填满。这也是现在连盗掘的痕迹都很难找到的原因。
虽然明孝陵采用了三大有效的盗墓措施,但是如果遇上像东陵大盗孙殿英那样握有重兵和炸药的军阀,也难逃一劫,幸运的是,历史机缘却让明孝陵逃脱了这些大贼的魔爪。虽然明代以后南京城屡经战火,但每个新政权无一例外地对明孝陵加以保护。清朝建立后,通过保护明孝陵,有效消除了江南地区的抗清思想。甚至康、乾二帝每次下江南必定要来明孝陵祭拜,康熙还在陵前立了“治隆唐宋”的石碑。洪秀全、孙中山在南京成立政权后的第一件事也是祭拜明孝陵,以示推翻满清、恢复中华的决心。
明孝陵躲过贼手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离南京城太近了,只要一有风吹草动,城里立即会知道,这让盗掘活动不可能延续太长时间,只有无功而返。



明孝陵处于山清水秀的环境之中,周围山势跌宕起伏,山环水绕,人文与自然景观浑然天成。陵园规模宏大,格局严谨。孝陵建筑自下马坊至宝城,纵深2.62公里,陵寝主体建筑当年建有红墙围绕,周长2.25公里。
明孝陵经历了600多年的沧桑,许多建筑物的木结构已不存在,但陵寝的格局仍保留了原恢弘的气派,地下墓宫完好如初。陵区内的主体建筑和石刻有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包括下马坊、大金门、神功圣德碑、神道、石像路石刻等,都是明代建筑遗存,保持了陵墓原有建筑的真实性和空间布局的完整性。
墓区的建筑大体分为两大部分:第一组神道部分,从下马坊起,到孝陵正门;第二组是主体部分,从正门到宝城、明楼、崇丘为止。
沿神道依次有:下马坊、禁约碑、大金门、神功圣德碑碑亭、御桥、石像路、石望柱、武将、文臣、棂星门。过棂星门折向东北,便进入陵园的主体部分。这条正对独龙阜的南北轴线上依次有:金水桥、文武方门、孝陵门、孝陵殿、内红门、方城明楼、宝顶等建筑。陵寝建筑都是按中轴线配制,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 第一部分是蜿蜒曲折的陵墓神道。自下马坊至孝陵正门(文武方门),包括下马坊、神烈山碑、大金门、神功圣德碑及碑亭(俗称四方城)、神道石刻和御河桥。  简介图片下马坊下马坊是一座二间柱的石牌坊,面阔4.94米、高7.85米,坊额上刻“诸司官员下马”6个楷书字,告示进入明孝陵的官员必须下马步行,以示对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尊敬。 神烈山碑神烈山碑位于下马坊东边36米处,是明嘉靖十年(1531年)立,正面阴文双钩浅刻“神烈山”3字,原有碑亭,现已不存在,仅存四角石柱础。神烈山碑是明嘉靖十年改钟山为神烈山时而立。再向东17米处有一块卧碑,为“禁约碑”,是明崇桢十四年(1641年)立,碑文刻禁止损坏孝陵及谒陵的有关9条禁约。 大金门大金门位于下马坊西北750余米处,是孝陵的第一道正南大门。大金门原为黄色琉璃瓦重檐式建筑,现存砖石砌筑的墙壁,下部为石造须弥座,面阔26.66米,进深8.09米,墙壁辟有3个券门洞,中门较高为5.05米,左右两门高4.25米。 神功圣德碑及碑亭神功圣德碑及碑亭,在大金门正北70米处,是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十一年(1413年)为朱元璋撰述的歌功颂德碑及碑亭。神功圣德碑亭建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建筑平面为正方形,故俗称“四方城”,内置明成祖朱棣为其父朱元璋所立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楼顶已毁。原碑亭为砖石砌筑,平面呈正方形,亭子的结构顶部已荡然无存,现仅存四壁,每壁各有一个宽5米的拱形门洞,外观如一个城堡,故俗称“四方城”。 神道石刻四方城向西北行约100米过御河便进入神道。明孝陵神道的最大特点在于建筑与地形地势的完美结合。其不同于历代帝陵神道成直线形,而是完全依地形山势建造为蜿蜒曲折的布局。而且在每一段落的节点处安放石像生来控制空间,形成一派肃穆气氛。石像生下铺垫有完整的六朝砖,使其600年来没有下沉。神道由东向西北延伸,两旁依次排列着狮子、獬豸、骆驼、象、麒麟、马6种石兽,每种2对,共12对24件,每种两跪两立,夹道迎侍。
这些石兽体现了皇家陵寝的礼仪要求,各有寓意:狮为百兽之王,显示帝王的威严,它既是皇权的象征,又起到镇魔辟邪的作用;獬豸是一种神兽,独角、狮身、青毛,秉性忠直,明辨是非,它能用角抵触有罪的人;骆驼是沙漠与热带的象征,它表示大明疆域辽阔,皇帝威镇四方;大象是兽中巨物,它四腿粗壮有力,坚如磐石,表示国家江山的稳固;麒麟是传说中的“四灵”即麟、龟、龙、凤之首,它是披鳞甲、不履生草、不食生物的仁兽,雄的叫麒,雌的叫麟,象征“仁义之君”和吉祥、光明;马,在古代是帝王南征北战、统一江山的重要坐骑。
明孝陵神道的6种石兽中,以象为最大,重达80吨,当时为了将这些石兽运抵明孝陵,冬季时,在路面上洒水结成冰,再用粗大的竹、木作滚轴,一路上用人力推滚的办法来完成运输任务。这段神道现俗称为石像路,全长615米。石兽的尽头,神道折向正北,至棂星门,长250米。这段神道置石望柱和石人,2根望柱呈六棱柱形,高6.6米,其上雕刻云龙纹。通常望柱均置于神道的最前面,而明孝陵的望柱则置于神道中间,这也是朱元璋的独特之处。石望柱之后是东西相对而立的翁仲,有武将、文臣各2对,共8尊,高各为3.18米,石人石兽的体型都很巨大,是明代石刻的艺术珍品。 棂星门神道向北18米的尽头为棂星门,存石柱础6个,已重新修复。从遗迹看,棂星门应是三开间的建筑。过棂星门折向东北275米,即到御河桥,也称金水桥。 御河桥御河桥为石砌桥,原为5孔,现存3孔,桥基和河两边驳岸的石构件均是明代原物。通过御河桥向北,顺缓坡而上,便是陵寝的主体建筑。 第二部分明孝陵寝主体建筑。自正门至崇丘,包括文武方门(即正门)、碑殿、享殿、大石桥、方城、明楼、宝顶等,筑有围墙。  简介图片文武方门文武方门是孝陵的正门,原为5个门洞,3大2小,中间3个为拱形门洞,两边2个为长方形门洞。庑殿顶上盖黄色琉璃瓦。清朝同治年间改建为一个门洞,上嵌清石门额,阴刻楷书“明孝陵”3字。1999年重新进行修复,恢复了明代时大门的原貌。现为五门,黄瓦、朱门、红墙,正门上方悬挂长方形门额,竖书“文武方门”4个鎏金大字。正门东侧立有一块“特别告示”碑,此碑是清宣统元年(1909)所立,以六国文字书写,警示保护孝陵的注意事项。碑亭后原建有两御亭,西边叫宰牲亭,东边的称具服殿。 碑殿碑殿原为孝陵享殿前的中门,即孝陵门,原为5个门洞,后被毁。碑殿是清朝时改建的,是一歇山顶,三开间,红墙小瓦建筑,南北正中各开一门,亭内立有5块碑刻。根据《中山陵史话》等书籍记载,这里曾有明孝陵的一道中门,但毁于战火,清代在中门的基础上改建碑殿,并竖立了五座高大的石碑。正中有一块大石碑,下有驮碑龟趺。其驮碑龟趺与众不同,脖子出奇地短。 治隆唐宋碑碑殿中石碑上书「治隆唐宋」四个鎏金大字,碑高3.85米,宽1.42米,厚度0.38米。「治隆唐宋」的意思是颂扬明太祖治国方略超过了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这是清康熙皇帝1699年第三次下江南谒陵时御题。这是因清朝刚统治中国,康熙执政初,汉人不服满人统治,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康熙深知,光靠高压政策是不行的,还须依靠汉人。所以,康熙在6次南巡中,5次拜谒明孝陵。此碑由曹雪芹的祖父、当时的“江宁织造”郎中曹寅刻立。在“治隆唐宋”碑左右还有清朝乾隆皇帝诗碑各一块,东西有卧碑两块,东边一块刻载康熙帝第一次谒陵纪事,西边一块刻记康熙帝第三次谒陵情形。 享殿孝陵的主要建筑孝陵殿,即享殿,位于碑殿之后。原明代孝陵殿毁于战火,尚存三层汉白玉须弥座台基,通高3.03米,台基上有大型柱础64个。台基四角有石雕螭首,大殿前后各有3道踏垛,尚存6块浮雕云龙山水大陛石。大殿基长57.30米、宽26.6米,可见当时该建筑之宏大。原殿中供奉朱元璋及马皇后神位。
现存地表建筑为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两次重建的三小间享殿,现殿内是“明孝陵史料陈列室”。享殿后是一片纵深100余米、宽数十米的空地,是当年露天祭祀的场所,中间有甬道,两边林木茂盛。甬道尽头有石桥,称大石桥,又称升仙桥,意思是过了此桥即为“仙界”。桥北是一座宽75米、高16米、进深31米的城堡式建筑,称方城。 方城方城是孝陵宝顶前面的一座巨大建筑,外部均用巨型条石建成,东西长75.26米,南北宽30.94米、前高16.25米、后高8.13米,底部为须弥座。方城正中为一拱门,中通圆拱形隧道。由54级台阶而上出隧道,迎面便是宝顶南墙,用13层条石砌筑。沿方城左右两侧步道即可登上明楼。 明楼明楼在方城之上,为重檐歇山顶,上覆黄色琉璃瓦,东西长39.45米,南北宽18.47米,南面开3个拱门,其余三面各开1个拱门,每扇门上面的门钉为9行,每行9颗,以显示九五之尊。方城明楼以北为直经400米左右的崇丘即是宝顶,也称宝城,为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寝宫所在地。 宝顶宝顶近似圆形,是一个直径约400米的圆形大土丘,即朱元璋和马皇后合葬的地宫,周围砌有砖墙。宝城厚实坚固,依山势高低起伏,下砌巨石,上用明砖垒筑,厚约1米;在南边石壁上于民国时期刻有「此山明太祖之墓」七个大字。1998年至1999年,南京市文物局等有关部门采用先进的精密磁测,证实朱元璋墓的地宫就在这下面,埋葬深厚,保存完好,从没有被盗过。 石像生武将 明孝陵石像生共18对,其中文臣3对、武将3对、站卧马各1对、站坐麒麟各1对、站卧象各1对、站卧骆驼各1对、站坐猊各1对、站坐狮子各1对。另有望柱1对。所有石雕像均以整块石料雕成。不刻意追求形似,而注重神似,其风格粗犷、雄浑、朴拙、威武,气度非凡。这组石雕对称地排列在神道两侧,南北长800多米,构成威武雄壮的长长队列,使皇陵显得更加圣洁、庄严、肃穆。孝陵石像生是明代陵寝中规模最大、最具特色的一组。 御河五龙桥 南京地区雨量充沛,钟山主峰的雨水主要经独龙阜孝陵陵宫区域排泄,明孝陵必须建有完善的排水系统,才能确保陵宫的安全。因此,孝陵陵区内设有外御河、内御河和宝城御河三条排水系统。
这三条御河在规划和设计上可谓独具匠心,它将陵域划分成导引区、神道区、前朝区和后寝区,同时通过三组御河桥,将这四个区连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并且使整个陵域更为完美,更富有生机。御河桥中的第一组介于碑亭和神道石刻之间,为砖构单曲拱桥,霹雳之水由桥下西流,御桥旧址犹存,桥非原貌,今称虹桥。第二组桥位于神道尽头,是直通陵宫的桥梁,一字排列5座,又称五龙桥。它与陵宫处于同一南北中轴线上,桥身作石构单曲拱桥样式,5座石桥与正北方200米处的5孔陵宫门一一对应。仅存中间3座,桥身起券,两侧有散水螭首和护栏望柱。这组御河桥的桥基和两岸石堤为明代原物,护栏是1995年重新修复的。
桥下御河河道已实施清理改造工程,流经御桥的河水清澈不绝。第三组御桥处于方城之前,石造单券拱桥,长57.5米,宽26.6米,两侧石栏、螭首多残毁,但桥身体量宏大,结构牢固,做工细腻,是明初桥梁建筑中的杰作。过了这座御桥便是朱元璋长眠之地,因此称其升仙桥。除三条御河外,陵宫地下还建有巨大的涵道,以增加雨季的泄洪量。陵宫内则建有地下排水管道,地面建筑周围均以砖铺设散水和明沟,享殿台基四周有数十个向外悬挑的精美的散水螭首,陵宫宫墙外也以砖铺设散水,并以砖石砌建挡土墙。明孝陵的整个排水体系和细部设施,既具有实用性,又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既充分利用原有河道,又将其艺术地融入陵区的布局之中,高度体现了南方多水地区建筑规划上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治隆唐宋碑 治隆唐宋碑,御碑亭中陈列着五块碑,正中一块刻“治隆唐宋”四字,为康熙皇帝手书。碑高3.85米,宽1.42米。“治隆唐宋”的意思,是颂扬明太祖治国方略超过了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作为清朝皇帝的康熙如此诏示天下,一方面表示了他对朱元璋的尊重和钦佩之意,另一方面也是有其良苦用心的。康熙一生中六次南巡,五次拜谒明孝陵,行跪九叩大礼。“治隆唐宋”就是他1699年(康熙三十八年)第三次下江南谒陵时所题,并由曹雪芹的祖父、当时的“江宁织造”郎中曹寅立碑。他是想借此笼络人心,以缓和汉满矛盾,加强其统治。从中亦可看出康熙的雄才大略。 明东陵遗址 对于明东陵排水沟,南京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是这样说,因东陵寝园内没有祭祀配套设施,如神库、具服殿、神厨等建筑,因此可以推论这砖构排水沟建筑可能与东陵祭祀设施有关。 六国文字碑 该碑是由清政府所立,意在对喜好在明孝陵“涂鸦”的外国游客以警示,以六国文字书写。
碑文的大概意思是“鉴于明孝陵内御碑及附近古迹历年破坏、毁损情况严重,端方总督大人下令竖立围栏对其加以保护。有人越栏参观或者可能对前述御碑及陵区古迹造成损坏之行为,一律禁绝”。
清代末年,国门被打开以后,慕名而来的游客尤其是外国游客越来越多。在这些洋人中,有一些显然喜欢在明孝陵的建筑和石刻上乱涂乱画,令当时的地方政府很是困扰。
下令立碑之人为端方,其当时的身份为两江总督,根据管辖范围,这位两江总督所管辖的是江苏、安徽、江西三省,出当时洋人们的涂鸦行为已经让当时的政府忍无可忍。针对这种情况,两江总督拿出了两个“方子”:一是让两江洋务总局和江宁府在明孝陵设立“六国告示碑”,明确警告素质不高的老外游客们不要乱涂乱画;二是将明孝陵神道内的石刻全部装进木栅笼,这样一来,就将文物与不文明的洋人们隔绝开来,没有再顺手涂鸦破坏的机会。尽管如此,在明孝陵神功圣德碑上,还是能看到疑似清末俄国人留下的刻字。 从1997年开始,文物工作者利用精密磁测等高科技手段对明孝陵进行了长达6年的考古勘探,地宫经探测被认定位于明孝陵圆形宝顶下面,地宫建筑面积根据探测结果竟达4000多平方米,几乎是已发掘的定陵地宫面积的3倍。明孝陵地宫的具体形制还不能清楚知道,但从明孝陵现存建筑、明故宫建筑遗存上大量使用石料作为建筑基座的现象,以及已经发掘的定陵地宫全部用石材构筑的实例可以推断,孝陵地宫应该也是全部用石材构筑的大型殿宇式地下建筑。
文史专家大胆猜测了地宫殿堂的设计,参照生人居住的宫殿,因此一般应有主次之分,大跨度条石起券的拱券门作为明孝陵建筑的主要特征在地宫中也许会继续使用,主大殿应布置成厅堂的样式,摆放一些祭祀用品,并设一大缸,缸内盛香油,点长明灯。后殿作为地宫的主要部分,按照惯例应是摆放皇帝、皇后棺椁及各种随葬品的地方,朱元璋与马皇后的灵柩就停放在后殿的棺床上。
对于一位开国皇帝而言,地宫里随葬各种金银玉器、龙袍锦缎、仪仗用具及生活冥器应该是毋庸置疑的。当然所有的推测都只是猜想,真正的地宫谜底,只有待日后的发掘才能知晓。
明孝陵地宫历史上没有一次能够盗掘成功。之所以至今保存完好,是明孝陵的特殊防盗措施、历史机缘以及地理位置共同决定的。
经过勘探,明孝陵所在的独龙阜原本是一座坚固的石头山。有些皇陵是从上往下扒开一个深穴,建好后再封起来,但明孝陵却是横向凿入山体,从内部掏空建玄宫。这种横穴式的方法虽然工程浩大,但十分坚固。在没有炸药的情况下,古代盗墓贼从顶部向下打盗洞根本行不通。横穴式设计使墓道成为盗墓贼的唯一通道。为了隐藏好墓道,修建明孝陵的工匠也是费尽心机。通过精密磁测,考古人员探测到,墓道并不是人们想象中在正中间,而是偏在一边,这种反常规的设计让许多盗墓贼无功而返。
除了横穴和侧墓道,考古人员还在明孝陵宝顶高高的封土堆下发现了厚厚一层圆润的鹅卵石。鹅卵石本来应当出现在低洼的山涧中,它们现在出现在独龙阜的山头上只有一个原因——这是人们背上来有意铺设的,不仅便于雨水迅速渗透到宝顶排水设施中流出去,更为重要的是防盗。这类似于古代一种流沙防盗法,当盗墓贼挖开一个洞时,鹅卵石就会从四面八方滚落下来把洞填满。这也是现在连盗掘的痕迹都很难找到的原因。
虽然明孝陵采用了三大有效的盗墓措施,但是如果遇上像东陵大盗孙殿英那样握有重兵和炸药的军阀,也难逃一劫,幸运的是,历史机缘却让明孝陵逃脱了这些大贼的魔爪。虽然明代以后南京城屡经战火,但每个新政权无一例外地对明孝陵加以保护。清朝建立后,通过保护明孝陵,有效消除了江南地区的抗清思想。甚至康、乾二帝每次下江南必定要来明孝陵祭拜,康熙还在陵前立了“治隆唐宋”的石碑。洪秀全、孙中山在南京成立政权后的第一件事也是祭拜明孝陵,以示推翻满清、恢复中华的决心。
明孝陵躲过贼手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离南京城太近了,只要一有风吹草动,城里立即会知道,这让盗掘活动不可能延续太长时间,只有无功而返。



朱元璋墓地在哪
明孝陵作为中国明皇陵之首,代表了明初建筑和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直接影响明清两代五百余年20多座帝王陵寝的形制,依历史进程分布于北京、湖北、辽宁、河北等地的明清皇家陵寝,均按南京明孝陵的规制和模式营建,在中国帝陵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故而有“明清皇家第一陵”的美誉。

南京明孝陵游玩攻略
2、碑亭:碑亭内保存着明成祖朱棣为明孝陵所立的御碑,是明孝陵的重要历史遗迹。3、棂星门:棂星门是明孝陵的主要入口,门洞上方刻有“棂星门”三个大字。4、长生鹿苑:长生鹿苑是明孝陵内的一处园林,种植着名贵的花卉和树木,还有人工湖和假山,别有一番风味。5、宝城:宝城是明孝陵的主体建筑之一...

明孝陵经历600多年保存完好,为何没人敢盗朱元璋的墓?
明太祖朱元璋的明孝陵位于南京的山上。据传说这个地方风水特别好,经历了25年的时间才完成了建造工作,那么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有不少的皇帝坟墓被挖掘,那么为什么明孝陵经过了600多年的时间,为何完好无损的呢?虽然有人想要盗掘这个坟墓,但是始终没有成功,那么原因在哪呢?下面就来分析一下。从这个坟墓的...

明孝陵是怎么毁掉的
其次,人为因素也是导致明孝陵受损的重要原因。在明清两代,明孝陵虽然受到皇家保护,但仍难以避免受到战争、盗窃和破坏的影响。例如,清朝咸丰年间,太平天国运动波及到明孝陵,导致陵墓内的文物和建筑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毁。此外,一些历史悠久的建筑和石刻在城市化和现代化过程中被破坏或拆除,如明孝陵内的...

明孝陵是谁的陵墓?
明孝陵。坐落在今南京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及马皇后的陵墓。早在洪武九年(1376),朱元璋选中了这块风水宝地作为陵墓,第二年便动工建造。洪武十五年(1382)马皇后死,即葬于此。至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元璋崩,就合葬在这座陵墓之中。

带孩子去明孝陵玩,应该如何做攻略?
参观主要景点:明孝陵的主要景点包括神道、石象路、方城、明楼等。神道两侧排列着石雕动物和官员像,是了解明代雕塑艺术的好去处。石象路则是一条蜿蜒的古道,两旁有各种石刻动物。方城是陵墓的主体建筑,而明楼则是陵墓的最高点,可以俯瞰整个景区。参与教育活动:明孝陵有时会举办一些针对儿童的教育活动,...

朱元璋的墓葬在了哪里?
门票七十,死后还不忘收刮民脂民膏,哈哈哈,玩笑啦,毕竟要给守陵人发工资。)朱元璋的墓从来没有被盗过,一方面可能因为他是伟大的帝王,受人民的爱戴与敬仰;一方面可能是墓地位于城中心地带,管理好。不过太平天国时期,由于战乱明孝陵的地面建筑曾经荡然无存,但是地下完好,地表建筑之后重建。

南京传统建筑有哪些
南京的传统建筑,不同的时代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点。在南京的当代建筑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金陵饭店。明清时期,以明孝陵为代表的陵墓建筑为主,民国时期,南京涌现出一批具有国内外影响力,代表了中国建筑最高成就的建筑作品,这些建筑大多“穿西装,带瓜皮帽”,中西合璧,建筑材料采用西方的花岗岩、混凝土...

明清皇家陵寝的明朝皇陵
作为中国明陵之首的明孝陵壮观宏伟,代表了明初建筑和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直接影响了明清两代500多年帝王陵寝的形制,依历史进程分布于北京、湖北、辽宁、河北等地的明清帝王陵寝,均按南京明孝陵的规制和模式营建,在中国帝陵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故而有“明清皇家第一陵”的美誉。明孝陵坐落在南京市紫金山南麓独龙...

朱元璋的陵墓是谁修建的
第二年8月,马皇后去世,9月葬入此陵墓,定名为“孝陵”。孝陵之名,取意于谥中的孝字,有“以孝治天下”之意,一说是马皇后谥“孝慈”,故名。明孝陵永乐3年(1405年)建成,历时25年。明皇室先后调用军工10万,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明孝陵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形制参照唐宋两代的陵墓而有所...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链接

星空游玩网特别说明:本站文章来自互联网交流,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本站对其准确性和真实性作任何担保
© 星空游玩网 联系邮箱:电邮